沈得霞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往的英语听力教学方式与课堂听力教学状况存在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学生对听力资料的信息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师需要不断对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探索,以此来切实提高听力教学的效率,支架式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搭建支架,将学生引入创设的学习情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激发,并逐渐开始主动探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互相协作学习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为学生答疑解惑,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完成知识体系的坚实建构。
【关键词】英语教学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方式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支架搭建,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依照“最邻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围绕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主题搭建理论概念框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划分为多个阶段性目标,并设计阶段性目标所对应的阶段性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当以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为基本依据,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打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维度,并以此来确定本节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教师依据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层层递进关系、知识点的类型划分及特征等进行支架类型的合理选择,以此作为支撑为学生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在听力课堂之前,教师搭建的“脚手架”应当学生疑难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而逐步“拆解”,教师应当将整体上来看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分解,并适当设计与课堂主题相关的听力活动,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学习的知识,还可以设计学生互动的课堂环节,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感知学习,以更轻松的听力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主题听力材料练习中,教师可以将“A trip to Japan”作为范例,即“日本旅行”。教师在正式入题时可以向学生提问:“If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abroad,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y?”,学生在简短的几分钟内可以组织语言并相互讨论,而后主动、自由地表达想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会将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旅行经验或是描述性词汇结合起来。如果恰好有学生回答想去日本旅行时,教师可以借机继续追问学生选择日本的理由,利用学生的讲述对日本著名的景点进行简单的回忆与介绍,而后自然地过渡到听力的主题练习,通过这样的导入形式打消学生对听力的紧张情绪,也有利于降低听力的难度,适当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
二、情境设置,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借助讲述故事、提出问题或者实际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等诸多形式,将学生引入疑虑、好奇的情绪与惯性思维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在通过问题创设情境时,应当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够勾起学生的挑战欲,并且可以保证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参考当代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话题进行问题情景的设置,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由此产生学习兴趣与动力。仍然以“A trip to Japan”为例,如果教師日常观察发现学生对日本旅行并没有太浓厚的兴趣,而以往的英语知识对当下的听力需求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此时教师就要提供适当的帮助。教师还可以在正式听力练习前向学生展示有关日本景色的影像资料,以视频的形式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与名胜古迹,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例如,下面要播放的听力材料可能会是视频中提到的哪些内容?哪些标志性词汇会在听力材料中出现?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的大脑在短时间内被激活,进一步激发对听力材料的兴趣。创造情景是为了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学习探索,在后续的探索环节中,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程度的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把握自身的能力与特点寻找到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最终完成独立解决问题的目标。在此之前,教师应当为学生设定适当的研究目标,并提出合理且具有引导性的建议。在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探索进度与情况,在进度卡住时要适时给予合理的引导。如果必要教师还应当向学生做出示范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听力资料中的词汇不会是学生完全熟悉的,那么对于一些陌生的词汇,学生就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并加强听力技巧的训练。
三、协作学习,注重过程评价
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能力与水平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创建良好的组内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在互动协作中搭建知识框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加全面、灵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例如,在“How to keep fit”听力材料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完成一份有关健康的问卷调查,教师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可以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开展限时自由讨论,并进行内容记录,讨论的问题要围绕着“If you want to keep fit,what can you do?”,讨论时间结束后各个小组安排一名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学生经过小组内的协商与探讨,共同分析集体的思维成果,完成各自对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协作学习结果进行积极评价。“支架式教学”的参与主体比较多,其中包括教师、学生个体、学习小组等,评价方式也相对多样化,分别是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学习小组内的互相评价、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在“支架式教学”效果评价环节中,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习小组内的互相评价,后者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别人学习的帮助情况、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等。评价内容的维度既注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的效果评价环节兼具全面、开放、多元的特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综合发展同样重视。除此之外,“支架式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评价,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并非简单的甄别筛选。
总体而言,“支架式教学”围绕着知识体系建构,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则是肩负多重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削弱,而是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掌控能力。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听力内容,并且全面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等,将“支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运筹帷幄,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优化听力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