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领导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主要着力点

2020-09-22 10:05王瑾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9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新时代

王瑾

[摘  要]群众工作能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是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面对群众工作环境复杂化、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化、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等新挑战,针对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失语、“为官不为”、号召力凝聚力不强、遇到复杂问题手足无措等突出问题,应着力提高沟通对话能力、化解矛盾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09-0046-05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1]群众对党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信任不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取决于领导干部能否履行好教育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焕然一新。与此同时,面对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挑战,领导干部普遍面临“本领恐慌”,群众工作能力与时代的要求、伟大事业的需要仍有一定差距。领导干部如何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群众工作新变化新特点,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已成为全党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群众工作环境复杂化。一是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社会逐渐转向陌生人社会。在传统熟人社会,熟悉是社会信任的基础,而在陌生人社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們更加独立,更加注重追求自身利益,由此容易产生信任危机;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时,获得群众信任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二是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受众范围扩大。尤其是一些敏感事件,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在网上持续发酵,如果被一些用心不良之人利用,造谣生事、歪曲事实、误导群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这大大增加了做群众工作的难度。

(二)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阶层也日益丰富,广泛出现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职业和阶层,原有的农民、工人等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文化素质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各社会阶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思想观念更多变、更具差异性,民主、平等、竞争、政治参与等意识越来越强烈。另外,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管理带来压力,城市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配置难以满足需求。

(三)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人民群众不仅在物质上期盼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而且在精神上也期盼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针对不同需求,对症下药。同时,一些群众在反映合理合法利益诉求时采用不合法的方式,甚至有些法治观念淡薄的群众为了不合理的利益诉求无理取闹,这些都给领导干部带来极大挑战。

总之,新时代群众工作环境、对象、手段等全方面地发生了变化,给群众工作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

二、“本领恐慌”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瓶颈

(一)沟通能力欠缺。群众工作好不好,关键要看沟通能力行不行,能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与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2],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官僚主义思想作祟,以不平等的姿态与群众沟通。有些领导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尤其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官”小“谱”大,盛气凌人,不屑与群众讲话。甚至有的为了“留痕”,带上记者以“做秀”的姿态与群众沟通,对群众毫无情感。二是官腔严重。有些领导干部不会讲群众语言,照本宣科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有些甚至只会讲大话、空话、套话。三是不敢与群众沟通。有些领导干部考察调研蜻蜓点水,进村不下乡,下乡不入户,不熟悉群众生活,与群众沟通害怕露怯,没有底气。四是沟通形式单一,沟通效果欠佳。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有些领导干部依然囿于传统的交流方式,忽视了网络、媒体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故步自封,对于学习网络技能持抵触情绪。

(二)化解矛盾能力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化解矛盾能力薄弱,表现为:一是发现不了矛盾。有些领导干部没有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意识不到潜在性矛盾,盲目乐观,一旦出现问题就茫然失措,摸不到头脑。二是不敢触碰矛盾。有的领导干部做“老好人”,善于和稀泥,对存在的矛盾不敢说不敢讲,怕得罪人;有的做“聋哑人”,遇事装聋作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对;有的“打太极”,遇到问题上推下卸;有的抱着“宁可不干事,千万别出事”的心态,认为干事创业有丢“乌纱帽”的风险,只求职业生涯“安全着陆”;有的缺乏魄力,瞻前顾后,既想干事创业,又怕失败被问责,既想主动作为解决矛盾,又怕被人说闲话。三是不会解决矛盾。有的领导干部面对矛盾不知如何下手,有的甚至“拆东墙补西墙”,抓不住根本问题,导致小问题酿成大矛盾。

(三)号召力凝聚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日益呈现出去组织化、去集体化的倾向,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长,给组织动员群众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部分领导干部表现出明显的凝聚力号召力不强的问题。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重“实绩”轻“思想”。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与其和群众讲大道理,不如直接解决实际问题更实在,不愿意不善于做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不全面深入地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甚至认为解决问题才是“硬杠杠”,党务工作可有可无。二是工作方法上重“给予”轻“需求”。有的领导干部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但是没有问计于民,没有急人民之所需,久而久之,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就受到影响,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弱化了号召力凝聚力。

(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不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而国际国内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国际国内问题互相激发,利益问题和思想问题互相交织,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老问题互相渗透,网络问题与现实问题互相呼应,党面临的执政环境越来越复杂。在复杂局势面前,领导干部的驾驭能力呈现出明显不足:一是思想准备不足。有的领导安而忘危,满足于过去已有的成绩,对风险挑战缺乏前瞻预判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一筹莫展、惊慌失措,甚至酿成失控的局面。二是抓不住重点。有的领导干部分不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无法集中优势资源和精力打开突破口。三是决策拖沓。驾驭复杂局面是一场与时间的比赛,然而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做到分秒必争,过分顾虑个人得失和外界的评价,缺乏决断力。

三、领导干部应提高“四大能力”,破解四大难题

(一)着力提高沟通对话能力,破解在群众面前失语的问题。增进群众感情是激发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内生动力。首先,尊重群众是增进感情的基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其核心就是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其历史主体地位。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领导干部就越要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利益诉求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益。其次,走进群众是增进感情的保障。毛泽东曾说:“如果我们的党员,一生一世坐在房子里不出去,不经风雨,不见世面,这种党员,对于中国人民究竟有什么好处没有呢?一点好处也没有的。”[4]领导干部要主动沉下去,亲身体验群众疾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拉近与群众的感情。下访接待群众是了解民情的重要方法。要坚持并完善下访接待群众的制度,形成通民情、知民意的便捷渠道,真正了解群众所需作盼。

“線上”和“线下”相结合加强沟通技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社会矛盾和群众利益诉求在网络上有着充分体现,领导干部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学会“键对键”交流。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网络语言。善于利用官方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尤其应注重自媒体在网络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如通过微博、微信等与群众交流,回应群众关切、回答群众疑惑、解除群众忧虑。对于网络上的谣言和不实言论,领导干部要及时发声,不能做潜水看客、听之任之。对于不熟悉网络、网络未覆盖的部分偏远地区的群众,线下“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而且,线下交流更具有现场感,有利于领导干部根据群众真实反映及时调整沟通策略。“面对面”交流,领导干部要扮好三个角色。一是善做“贴心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5]要在涉及群众菜篮子、米罐子、钱袋子中找话题,找准与群众良性互动的切入口与共鸣点,倾听群众心声。二是善做“布道者”。与群众沟通,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向群众讲清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大家福祉的密切相关性。三是善做“读心人”。在沟通中要注意把握群众心理。由于所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群众的心理大不相同。领导干部要经常俯身基层,用心吃透群众心思,以达到更优的沟通效果。

以清正廉洁作风和担当实干精神赢得群众信任。首先,以廉洁赢得人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其次,以实干赢得拥护。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6]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着力提高化解矛盾能力,破解“为官不为”的问题。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发现矛盾的及时性。“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7]领导干部要见微知著,善于抓“小”,善于发现深层次矛盾;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通过基层调研和深度思考,及时发掘深层次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研判事物发展的趋势,强化防范重大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矛盾,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抓住问题的“牛鼻子”,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坚定不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紧紧抓住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人居环境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特别是要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快推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落实到城乡社区,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同时,要善于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依靠群众智慧群众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一是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群众身处实践第一线,对政策贯彻效果看得最清楚、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更透彻、对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的感受更深刻,因此群众提出的解决方法往往更有效。二是深入总结基层经验。基层是事业发展的大舞台,也是探索创新的试验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探索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三是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表达和汇集分析机制,畅通和拓宽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企业家等制度。

(三)着力提高组织动员能力,破解号召力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做好宣传工作获取群众广泛支持。宣传工作既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把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做好宣传工作是关键。当今社会,群体分化越来越突出,从“海归”“海待”到

“蚁族”,从“北漂”到“散户”,任何群体都不能被忽视。只有把各群体都摸透了,才能针对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开展有说服力的政治宣传。要创新宣传渠道,运用好网络、文艺、故事、先进典型等手段推进宣传教育向纵深延伸、广度覆盖,坚持不懈地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大众化、通俗化工作,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切实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做好思想工作获得群众深刻认同。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才能筑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首要的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次,要善于从思想上“疏导”群众。把握群众思想脉搏,采用交流疏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其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科学认识问题、正确对待问题。

维护好群众利益获得群众衷心拥护。群众是否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决定其是否拥护我们党的重要因素。进入新时代,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各级领導干部必须解答好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把群众的痛点和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领导干部既要有“谋大事”的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等,又要有“办小事”的热情,为群众解决好为了一张身份证、一纸证明信、一枚印章等“跑断腿”的难题,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踏实。

(四)着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破解遇到复杂问题手足无措的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第一时间把握复杂局面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营养。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并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领导干部要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比如如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下保障就业增长,如何准确把握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如何保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在的问题等,都需较高的辩证思维能力。

增强执行力,当机立断处置复杂局面。要增强决策力。在面对复杂局面的关键时刻,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正确决策方向,果断决策。一方面,明确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适用范围。面对复杂局面,尤其是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广泛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防止个人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临机应变。对于比较棘手的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必须把握时机,快速决断。在事件的初始阶段就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做好应急机制。领导干部要善于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和超前准备,形成科学的应急机制,化被动为主动。对于非常的复杂局面,就要采取非常的手段,打破常规,运用创新思维,为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实践历练,有力掌控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部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基层历练中积累经验。领导干部经过实践的反复历练,驾驭复杂局面才会得心应手。尤其是年轻干部要主动到矛盾多、条件差、困难大的基层磨练自己。基层往往矛盾比较集中、任务比较棘手、工作难度比较大,是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比如征地拆迁、招商引资、扶贫攻坚、信访维稳等都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更能历练干部。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9-01-01.

[2]要让群众信任 决不仅仅靠权力[N].人民日报,2005-05-30.

[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4][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839.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1.

[6]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

■ 责任编辑:沈  洁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新时代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