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祁型磊
食品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具有丰富的食品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加快食品产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湖北省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稳”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重要抓手。本文对湖北省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思路供参考。
食品是湖北省第三大支柱产业,也是传统支柱产业。湖北具有发展食品产业的比较优势,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湖北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规模总量快速扩张
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食品资源非常丰富,多年来湖北的粮、油、水产、生猪、水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6058亿元,同比增长8.3%,居全国第7位,占全省工业比重达14.3%,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7%。2019年1-11月,湖北食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5%,实现利润372.2亿元,同比增长16.3%。
二是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加工、水产品、优质白酒、高档卷烟和畜禽蛋肉成品生产基地,已形成以粮油加工、食品制造、饮料(酿酒)、烟草味主体的食品产业体系。
三是品牌优势逐步凸显
湖北培育了劲牌、安琪酵母、黄鹤楼香烟、萧氏茶叶、周黑鸭等一大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的产品,涌现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名加工企业和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园等产业集群。
四是销售流通不断创新升级
湖北拥有武商集团、中商集团、中百集团等食品流通上市企业,以及良品铺子等食品流通骨干企业,湖北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3509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1508家。近年来,电商平台及食博会、楚食博览会等展会推介会开展地如火如荼。
一是总量规模方面,预计到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可突破15万亿元,在工业体系中保持最高占比。据此推算湖北可达到万亿元以上,但目前只有6000多亿,总量规模有待提升。
二是业态发展方面,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2-3倍,我国发达地区比值达到1.75:1,湖北仅为1.18:1,反映出资源转化不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同时,食品工业增长过度依赖烟草行业的局面尚未改观,调结构、动能转换任重道远。
三是品牌市场方面,湖北食品企业二元分化现象明显,龙头企业不够强,90%以上为小型企业,品牌影响力较弱,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产品集中于中低端,品牌附加值普遍不高,“卖自己的货,贴别人的牌”的情况比较普遍。2018年湖北白酒产量65万千升,跃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四川、江苏,但利润排全国第五,主打白酒单瓶价格偏低。湖北茶叶资源丰富,但本地茶叶每斤均价不超过50元,而福建、广东很多茶商到湖北建种植基地或采购深加工,每斤售卖均价在120元以上。
四是市场占有方面,法国葡萄酒年产量占世界1/6,新西兰控制了全球40%的乳制品供应,湖北总体上走出去布局建厂、扩大市场的企业偏少,散、弱、小的问题依然突出,湖北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还有较大潜力和提升空间。
当前食品产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伴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民群众对食品的健康性、方便性、营养化和安全水平更加关注,对食品的消费从生存型消
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健康、高品质的食品。湖北食品行业应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做到“四个更”:
一是全力以赴调整结构
农业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各类食品农业生产。从湖北情况看,粮、油、猪、鱼、菜、烟、果、茶等八大产业,具有发展基础和一定比较优势,可作为全省食品产业的主导产业。要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建成一批高标准食品农业基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提高食品生产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全力以赴稳投资
把抓食品工业项目投资作为工作重点,加快补齐食品工业投资不足的短板。加大力度实施新一轮技改工程,突出食品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谋划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新的增长点。食品企业应抓住机遇,围绕两化融合、智能化改造积极谋划项目,提升竞争力。
三是全力以赴稳生产
抓好日常经济运行精准调度,做好重大节假日等需求旺盛时期的协调服务,解决食品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支持食品工业企业做多做大做强。
一是把食品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总书记要求,要健全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食品安全战略思想上来,用心领会,用力落实。
二是以更大力度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加快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和全过程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广泛推行“餐饮单位+超市+合作社”“种养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可溯源直供直销采购模式,严格把控餐饮原辅料质量安全。推进监管大数据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能力,以“严密监管+社会共治”确保“四个最严”落到实处。
三是督促落实企业主责排风险
要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把好原料采购关、生产过程关、出厂检验关,强化生产过程记录,明确关键风险点,完善预防和控制措施,打造“放心食品”。
一是更多关注市场消费需求
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更大力度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主动适应消费需求,提升供给质量水平,瞄准细分市场,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盲点,不断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功能,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二是更多关注品牌效应
要坚持发掘传统品牌资源和培育新品牌相结合,引进知名品牌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提升质量档次和加强品牌宣传相结合,发挥优势品牌企业引领作用,提升湖北酒、饮料、精制茶、乳制品以及小龙虾、富硒食品等产业的美誉度,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知名品牌。
三是更多关注融合发展和新业态
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加快构建“互联网+食品”商贸流通新格局,促进传统食品产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
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食品行业空间布局将更加优化,食品企业将持续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售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中。湖北特别是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要发挥优势,着眼全球资源配合,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湖北聚集,广泛开拓市场,增创发展新优势。
二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积极推进食品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全面提升食品产业的整体水平。要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招商、产业链招商。要吸引境外、省外食品大企业大公司来湖北投资兴业,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向外投资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交流合作。
三是积极完善公共服务
支持开展本地产品进商超、进社区活动。协调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让农户分享“互联网+”的红利,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发展格局。健全食品安全检测、物流等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销对接。
湖北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问题,印发了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重要的健康食品生产基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经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应把食品产业纳入全省工业总体规划,抓紧做好食品工业“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制定食品加工万亿产业发展、白酒行业振兴等方案,指导全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食品行业协会加强与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部门责任
发改部门应认真做好食品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和指导工作,争取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食品产业项目,优先挤进国家重大规划,鼓励企业加大重点项目投入。
财政部门应在整合资金、盘活企业上做文章,设立食品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相关专项资金安排向食品生产基地和骨干食品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税务部门应对发展前景看好的食品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农业部门应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丰富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商务部门应引导省内商场、超市和酒店宾馆采购和销售湖北食品,积极引进食品企业落户湖北,推进食品工业和商贸流通创新发展。
三是理顺管理体制
首先是理顺领导体制,探索按产业链分工的领导机制,大力整合管理资源,加强统筹协调。其次是整顿执法秩序,提倡集中联合执法。其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明确职责,为加快食品产品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