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2 09:15李鑫刘东苗李卓亚张含成巧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腕管康复训练依从性

李鑫,刘东苗,李卓亚,张含,成巧梅

(1.河南省人民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2.互联智慧医学科)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而表现出的一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正中神经分布区即桡侧3个半手指(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的疼痛及麻木感,更有较严重患者麻木感向手部或前臂放散,同时晚期可伴发鱼际肌萎缩[1]。该疾病通常只发生在成年人,女性患病几率是男性的3倍,常首发于优势手,影响正常生活。中度以上腕管综合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若无法得到足够的术后康复理疗、护理支持等,将影响治疗效果[2]。传统的术后康复训练要求患者及家属在医院内开展,增加患者住院天数及经济负担,因此大部分患者不愿参与,术后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故本研究尝试通过微信平台对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开展院外康复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行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⑴确诊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⑵行腕管综合征标准化手术治疗;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⑴严重的认知障碍、既往有精神病史等不能配合测评者;⑵合并有其他神经损伤的患者;⑶无法使用微信平台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 22~69岁,平均(36.2±5.9)岁。观察组 60例,男22例,女 38例;年龄 20~65岁,平均(35.3±6.7)岁。两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嘱患者坚持做康复训练,定期复诊,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解难答疑。观察组建立微信群,定期发布腕管综合征术后康复知识,并接受答疑解惑,每天在群里对每位患者布置康复任务,并由专门护士督促完成,并记录反馈信息。

成立微信康复训练小组:小组成员共8名,其中护士长负责微信群的管理工作;康复医师1名,负责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主治医师2名,负责患者病情咨询及随访功能评定;骨干护士3名,负责每天定时在线为患者提供护理支持,每周进行一次信息统计反馈。

建立微信平台:建立名为“腕管综合征康复训练”的微信群,患者出院时,邀请患者及家属加入微信群。微信群每天定点推送腕管综合征术后康复训练知识,并转载腕管综合征相关专业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预防、治疗及预后的了解,使其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制定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功能康复训练方案,主要为术后1~2 d进行被动功能训练,按摩指端,可做指端屈伸活动,每次10~20次,每日3次。同时患手可轻微活动,以握拳伸指活动为主。术后3~7 d,可进行主动功能训练,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时间和频次,具体方法为:⑴手指抓空训练,掌心向上,然后握拳与手指平伸,如此交替10~15次;⑵分次合指训练,五指伸展,示值、中指、环指和小指分开进行数数,循环10~15次;⑶拇指训练,拇指分别与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碰触,循环10~15次。术后3周可做患肢被动肘关节屈伸运动及腕关节背伸、掌屈、前臂的旋前和旋后、拇指外展和内收等主动运动,并根据患者情况增加屈伸幅度,直至关节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将以上训练方法制作成宣教视频定期在微信群内分享,并在线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1.3 评价指标

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评估:于患者出院后90 d进行,分为完全依从:患者遵医嘱坚持功能训练;部分依从:基本能遵医嘱坚持功能训练,偶尔有未按要求频次或时间完成训练;不依从:出院后不能坚持功能训练,其中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均记计为依从。

麻痛数值评分(numbness numerical score,NRS):为患者自评表格[3],患者口头描述或划线:0表示无疼痛;1~3为轻微疼痛(轻微影响日常活动);4~6为中等疼痛(明显影响日常活动);7~10为严重疼痛(功能障碍,难以自理)。

日常生活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价[4]。包括进食、修饰、穿衣、如厕、洗澡、床椅转移、步行、上下楼梯、大小便控制10项内容。总分100分,得分0~40分为重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无需依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出院后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完全依从42例,部分依从16例,不依从2例,依从性96.67%;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26例,不依从12例,依从性80%。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握力改善程度观察组为(0.360±0.215)kg,高于对照组(0.495±0.253)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观察组的NRS评分及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 1)。

表1 两组NRS麻痛数值评分、日常生活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NRS麻痛数值评分、日常生活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RS麻痛评分 日常生活评分术后第1天 术后第90天 术后第1天 术后第90天观察组 4.56±0.57 63.96±0.77 60.59±5.33 98.92±2.37对照组 4.09±0.82 46.43±0.69 59.87±6.49 93.44±3.06 t值 2.365 3.520 0.330 2.157 P值 0.301 0.001 0.610 0.023

3 讨论

腕管综合征是外科常见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的康复期较长,然而常规的康复指导仅通过出院宣教及电话随访进行,缺少专业指导及监督,导致患者出现训练方式、强度、频率错误;无法缓解疼痛,影响患者心理及术后康复;伤口护理不到位导致感染;患者对饮食营养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无法提供必需的营养支持等问题。随着微信的普及,在医学领域也开始通过微信为患者提供随访、延续性护理等[5]。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生动、形象、专业的宣教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和学习,同时为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进行专业化个体化指导,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6]。

本研究尝试借助微信平台对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NRS麻痛数值评分、日常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9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痛症状改善及日常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微信平台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疼痛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康复训练指导使腕管综合征术后的宣教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有利于提高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缓解患者麻痛症状,促进手部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腕管康复训练依从性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超声引导下的腕管松解术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论述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治疗
手指麻痛 要当心腕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