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类出版社如何出版教辅图书

2020-09-21 13:47苗瑞敏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出版出版社对策

苗瑞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小学教学体系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减负”政策下如何选择教辅图书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非师范类出版社而言,在出版中小学教辅图书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出版过程中如何顺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如何确保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使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保障是目前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出版过程中,由于同质化现象制约品牌的形成、教育资源局限性、市场乱象以及出版授权等问题,導致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书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非师范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能够顺利出版高质量教辅图书。

关键词:非师范类;出版社;教辅图书;出版;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4-0-02

教辅图书是指教学辅导资料,主要包括同步讲解类、作业类、考试类,其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及教研员等。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在出版时充分考虑教辅图书的实用性。另外,由于教辅图书主要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在出版时出版社应考虑图书的科学性、广泛性、专业性和时效性。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辅图书出版的市场越来越广,很多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图书时不断扩大出版范围和类型,通过出版教辅图书扩大出版社的经济效益[1]。

一、非师范类出版社出版教辅书时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现象制约品牌的形成

目前在我国图书市场,教辅图书的内容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是通过认真对比各类教辅图书的内容后会发现大部分教辅图书的内容大同小异,甚至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极个别教辅图书有自身的特点,真正创新的教辅图书很少。特别是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由于缺少师范类出版社的教育资源优势,非师范类出版社在选题资源和作者资源方面都相对薄弱,出版的教辅图书同质化较为严重,使非师范出版社陷入出版困境,缺乏自身特色,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

(二)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出版的专业化程度

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由于对教育教学行业了解程度较少,在出版过程中调研较少,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出版的内容和类型无法满足和适应目前中小学教学的需求。同时,由于很多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资源较少,对课改内容和考试大纲解读不够透彻,导致在出版发行相关图书时偏离核心考点。另外,非师范类出版社相比于专业师范类出版社而言,在联系有关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时难度较大,不利于高质量教辅图书出版,无法达到预期的出版效果,导致家长或者学生在选择教辅图书时,会避开此类图书,不利于非师范类出版社转型和发展,降低出版社的经济效益[2]。

(三)教材原创授权影响出版的范围

在过去只要具有出版教辅资质的出版社都可以出版教辅图书,这些教辅图书往往都能够与教学内容配套使用。然而,随着出版发行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教材原创出版社认为其他出版社在出版与其配套的教辅图书时存在侵权行为。例如,原创出版社认为,教辅图书的目录与教材内容目录相接近,就存在侵权行为,教材目录是教学指导书的核心内容,其结构和编排都是作者的劳动体现,而出版社在出版发行教辅图书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对应教材内容使用教辅图书,在目录编排过程中沿用教材目录,导致出现侵权现象。尤其是针对非师范类出版社而言,在出版教辅图书时,难免在出版过程中其内容与原创教材内容相接近,导致存在侵权嫌疑[3]。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别出版社出版教辅的范围。

(四)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较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学习习惯、阅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在选择教辅图书时,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图书。在选择相关教学辅导资料的时候除了对其内容进行选择外,更多的学生对教辅资料的便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不断改变,数字化学习模式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阅读和学习时,采用数字化阅读模式,通过电子书、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数字化出版模式对传统出版冲击较大,使得传统教辅图书在出版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样,对非师范类出版社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如何将教辅图书出版与现代化技术相互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是目前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发行教辅图书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五)市场乱象

由于学生对教辅图书的需求量较大,很多出版社在出版发行教辅图书时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出现良莠不齐、品种杂乱现象,在出版发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导致我国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存在各种市场乱象,对教辅图书的质量、定位和目标重视程度较低,一些出版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出版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出版内容陈旧,也导致造教育教学资源巨大浪费。另外,由于盗版现象猖獗、教辅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定价不合理等,导致市场乱象严重,甚至导致出版社之间出现不正当竞争关系,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秩序[4]。

二、非师范类出版社如何出版教辅图书

(一)完善出版制度,优化出版内容

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发行教辅图书时,首先需要完善出版制度,优化出版内容。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不断优化自身的出版发行能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目标,结合素质教育进行出版。在出版过程中,需要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出版发行和品牌定位,针对不同学生对不同教辅图书的需求,有侧重点地进行出版发行。另外,在发行教辅图书过程中,还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完善出版制度,优化出版内容,对市场走向作出前瞻性预测,从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5]。

(二)扩大教育资源获取能力,提高出版专业程度

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发行教辅图书时,为提高自身的专业程度,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获取能力,通过与师范类出版社、高校合作,掌握最新的考试动态和教改内容,通过引入专业化出版人才,提高出版专业程度。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对作者能力进行严密考核,对编辑、审校环节进行严格审核,从而有效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同时,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選择专业的作者,对教辅图书的出版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在邀约作者时,需要对作者的身份、学历、资历等进行审核,在选择作者时,应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及作者对教学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从而确保教辅图书的质量[5]。

(三)取得教材社的授权

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发行相关教辅图书时为避免出现侵权现象,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应积极与原创教材出版社取得联系,通过合作等方式取得教材原创授权,避免在发行过程中侵犯原创教材出版社的核心利益,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取得教材原创授权时,需要明确授权范围,避免在出版过程中出现超纲现象,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6]。

(四)改变出版方式,引入数字出版

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发行相关教辅图书时,应紧密与时代相互结合,在出版和发行过程中改变出版方式引入数字出版,在传统出版模式基础上,积极转型,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结合数字出版,提高自身的出版能力,扩大经营范围。在出版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尤其是在数字化背景下,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发行教辅图书时,应主动改变出版思维,转变出版思路,勇于迎接和应对挑战,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数字出版的经济效益等,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教辅资料的出版方向。另外,除了在出版方面引入数字化出版模式以外,在教辅图书内容方面、形式上都应进行积极转型,利用数字化模式改进自身发行能力[7]。

(五)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

非师范出版社为提高自身的出版能力,加强教辅图书的出版能力,使教辅图书在出版发行过程中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加强图书质量,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能力。首先明确版权意识,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坚决打击盗版,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图书市场准入制度,为教辅图书出版和发行营造良好的环境[8]。同时,非师范类出版社为有效提高自身的出版发行能力,使自身出版的教辅图书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管理,营造品牌效益,在出版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出版能力、编辑能力以及校对能力,打造畅销的图书品牌。同时,完善自身的营销能力,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合理、合法地进行市场推广,通过加强与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的合作关系,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另外,配合工商部门,优化自身的定价,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图书市场得到净化[9]。

三、结语

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由于同质化现象制约品牌的形成、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出版的专业化程度、教材原创授权影响出版的范围、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较大、市场乱象等原因导致出版社在出版教辅图书时困难重重,尤其是对非师范类出版社而言,由于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等原因,导致出版的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出版的内容相比起专业师范类出版社而言精准程度较低。为提高非师范类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在出版过程中,非师范类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应针对上述问题改进自身的出版问题,通过完善出版制度、优化出版内容,扩大教育资源获取能力、提高出版专业程度,取得教材社的授权,改变出版方式、引入数字出版,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措施有效提升自身的出版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出版效率,使教辅图书在出版发行过程中能够满足学生对教辅资料的需求,对学生学习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玉霞.文科教辅图书质检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刍议[J].科技传播,2020,12(8).

[2]牛春玲.教辅图书编辑如何应对新时代新变化[J].采写编,2020(2).

[3]王成凤.英语教辅图书常见编校质量问题与对策[J].采写编,2020(2).

[4]苏瑾.浅谈数字化时代教辅图书的策划与营销[J].国际公关,2020(3).

[5]周济.在创新驱动机制下教辅图书编辑的专业化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3(33).

[6]李冰洁.二维码与上目录教辅图书的融合初探[J].出版参考,2019(7).

[7]刘义平.教辅图书出版中的编辑和发行关系探讨[J].传播与版权,2019(3).

[8]洪浩敏.浅谈图书出版中教辅编辑专业化发展[J].文化产业,2018(23).

[9]胡晓.中小学教辅图书市场及出版特点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8(6).

猜你喜欢
出版出版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我等待……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