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煌
摘 要:文化自信是促进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专业嵌入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提升高职学生对学习文化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文化自信;专业嵌入;思政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4-00-0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实现国家富强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而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教育事业乃至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践行者,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
一、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一)积极表现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说:“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学生通过学校学习、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对提高自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初步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文化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处世、修身甚至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总体来说,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的自信。
(二)消极表现
大多数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底子薄,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度不高,尤其涉及思想政治文化课的内容,不喜欢主动积极去学习,从个人而言,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积淀显得不足。学校在培养目标上过度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轻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学生对理论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的效果不佳。
二、高职院校专业嵌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专业嵌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是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1]。虽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但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之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既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只侧重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教学。当今的教学理念更加侧重跨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一种融合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有所创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都要有所突破。因此,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上,要注重如何把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理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学习渠道,同时提升了学生思想修养,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专业嵌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途径
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道德重建相对滞后,拜金主义盛行,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不良文化的侵袭,必然对大学生群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金钱至上、沉溺网络游戏、道德堕落等,对于这种状况,大学教育有责任采取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融入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从这个角度说,可以认为这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建构性意义;另一方面,学科的融合,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使人興趣广泛、思路开阔,强调对精神的追求,可以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学习,进而促进心灵成长和批判精神的形成,可以让大学生更加关注人的生活质量、人际生活存在的价值、人类的存在状态,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工具性作用[2]。
三、专业嵌入思政实践课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可行性分析——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陶瓷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无时不刻呈现在大众面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位于瓷都德化,德化的支柱产业为陶瓷产业,学院围绕陶瓷产业构建了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和工艺品商贸三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学院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会耳濡目染陶瓷文化,学院正好利用德化作为陶瓷主要产区独特优势,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内涵,以陶瓷为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成为可能。
(一)欣赏陶瓷产品,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陶瓷产品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是人们价值取向与审美理念的体现,其造型、纹饰、工艺特征等承载了人们的智慧,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造型、纹饰以及工艺技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陶瓷文化所反映的人文精神是那个时代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缩影,如陶瓷观音,反映着慈祥处世、共生共荣、救苦救难的民族文化精神。传统陶瓷文化彰显了我国古代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使中华文明映现出独特魅力和炫目风采。陶瓷文化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强调寄情于景、以景怡情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生活感悟,因而陶瓷不仅仅是器物,它早就成为人们表达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所以,有学者这么评价陶瓷文化,中国陶瓷艺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3]。欣赏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从内心中得到升华,从思想上认知陶瓷文化。
(二)体验陶瓷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国陶瓷艺术体现了圆满与中和之美。”陶瓷是人们以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的重要体现,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见证。陶瓷因其晶莹剔透的质感和赏心悦目的视觉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美誉,陶瓷莲花纹、陶瓷香炉、陶瓷人物图案等陶瓷装饰艺术、陶瓷造型艺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著名的唐三彩的彩绘艺术具有技法成熟、笔法流畅、自然生动等特点,展示了唐代民间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宋、元、明、清各朝代的陶瓷都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从地域上看,不同的地域所生产的陶瓷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景德镇陶瓷以青瓷为主,具有瓷质优良、品种多样、造型丰富等艺术特点;德化陶瓷以白瓷为主,具有晶莹如玉、质地坚密、釉面滋润等艺术特点,有“象牙白”“猪油白”等美称。陶瓷不仅反映着创造者的工匠精神、创造意识、技术水平、审美观念,还反映着相应时代整个社会的工匠精神、创造意识、技术水平、审美观念。正因为工匠精神和创造意识,陶瓷制作才能够精益求精,才能在那种简陋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制作出质量上乘、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陶瓷产品。
(三)参与陶瓷创作,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觉
按胡塞尔说法,意识具有多义性,他最关心的意识是作为间向性的体验,体验具有对对象的指向性[4]。很显然,意识除了抽象的理论思维外,还同实践相关联。所以意识的意向性是同经验主体的实践经验不可分离。陶艺创作的意识体验实际上是创作者心理上对陶艺作品的综合反映,它包含着经验主体所具备的文化积淀、教育背景,人生经历、艺术技能等[5]。而这些恰恰也是创新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国传统陶瓷历来注重分工明确,一件陶瓷至少要经历数十位工匠之手,有的甚至“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在突出个人特点方面很受限制。我们呼唤陶艺的现代意识,其目的就是要唤起、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个人的独立创作精神,甚至包括烧砀方式上。为此,真正的陶艺家必须亲自从陶艺媒介(泥、釉、火)中,采用试错法去发掘其所需要表达的元素,找出适合自己的语汇,来表达他自己的体验,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
四、陶瓷文化嵌入思政实践教学,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结合各地的特色文化、结合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抽象的词句说教工作,而是蕴藏着深厚的生活道理。在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中,结合当地的特色陶瓷文化进行思政教育,才能让学生更深体会到我国璀璨的文化与文明成果,增强文化自信。陶瓷自古是我国进行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陶瓷文化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追求,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陶瓷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传承与发展陶瓷文化,有利于人们了解陶瓷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助力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一)充分利用德化的陶瓷文化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陶瓷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德化陶瓷博物馆是了解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陶瓷文化的认识。古代陶瓷生产遗址是古代陶瓷生产的文明成果的重要见证。德化是我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有很多古代陶瓷生产遗址,其中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物和烧制工具,让人们看到白瓷的精美:瓷质的特性、造型的雅致、纹饰的丰富、种类的丰富。碗、盘类器物让人们见证了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与生活方式。窑炉结构较为完整,是龙窑的典型代表。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是德化人民创造精美陶瓷的重要凭证,反映了德化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源头,对于研究德化古代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物质文化水平等都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带领学生深入考察古代陶瓷生产遗址,才能让学生体会古代陶瓷文明成果,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
(二)考察当代陶瓷生产企业,了解当代陶瓷文化与文明成果
陶瓷生产企业居于社会生产的第一线,是改革创新的直接实践者和生产技术的应用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考察当代陶瓷生产企业,了解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对陶瓷文化的继承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让学生了解陶瓷生产的流程,陶瓷企业文化,以及陶瓷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
(三)多形式开展陶瓷文化体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了解陶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将陶瓷文化引入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陶瓷文化个性化体验与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陶瓷文化的魅力,如开展“以瓷绘心、以瓷铸魂、以瓷明志、以瓷载道等为主题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去思考传统文化与陶瓷艺术的结合,增进学生对陶瓷艺术创作的了解,增强陶瓷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将陶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增强文化自信创造良好氛围
陶瓷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篇章,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是重塑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释放它的活力,展现它的魅力,有助于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将陶瓷文化呈现在文化墙上,校园增设陶瓷雕塑,举办毕业生作品展,学生获奖作品展,校友陶瓷作品展等一系列展览,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熏陶。将陶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大学生体会陶瓷文化,体会陶瓷文化反映的文明成果,为文化自信提供环境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挖掘德化陶瓷文化内涵,把德化陶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认识德化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让学生认识到德化陶瓷的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窑炉作坊建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认识到德化陶瓷以白瓷为主,瓷质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认识到德化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崇文尚德、包容善化、传承创新、敢拼敢赢”的德化精神,成为激励德化人民不断奋勇前进的人文精神和高贵品质,进而让学生因此产生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陶瓷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人民改造世界的重要文明成果。传播陶瓷文化,有利于促进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生活,增强生活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促进文化的全面复兴,促进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嵌入陶瓷文化,考察陶瓷文化资源和陶瓷生产企业,多形式开展陶瓷文化体验实践活动,把陶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罗强.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理论观察,2014(12).
[2]李斌雄.用先进文化的自觉自信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J].人民论坛,2017(8).
[3]刘志农.论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J].中国陶瓷,2010(5).
[4]曹春生,韩建敏.现代陶艺意识观表达之基奠[J].消费导刊,2009(16).
[5]邓和清.试论陶艺的現代意识[J].中国陶瓷,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