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用户特征的趣味性产品设计探析

2020-09-21 08:51冯艺张钰雯余继宏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计原则产品设计趣味性

冯艺 张钰雯 余继宏

摘 要:文章通过对儿童用户特征和趣味性产品设计方法的探析,强调儿童产品设计应回归设计本源,从儿童的实际使用角度考虑产品设计的需求,满足儿童用户特征的发展,最终实现儿童类趣味性产品设计的人性化、趣味性、功能性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儿童用户特征;趣味性;设计原则;产品设计

注:本文系2019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时尚家居产品设计”(DA19204)研究成果。

儿童是需要特别关爱的人群,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在儿童产品设计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不仅要思考是否满足了儿童的视觉审美,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自我意识[1],同时也需要增加产品的趣味性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一、儿童用户特征分析及儿童产品现状分析

(一)儿童用户的界定

儿童的年龄范围定义在1-15岁,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家庭教育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图1),因此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设计师在做儿童产品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展开儿童产品设计。本研究的定位人群为处于4-7岁年龄段的幼儿,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比较喜欢模仿,同时游戏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很多成年人认为幼儿是自己的一个缩影,其实并不是这样,幼儿在生理、心理和认知上都有着他们独特的地方,所以幼儿的产品与成人的产品在特性和功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二)4-7岁幼儿的生理特征分析

幼儿时期的发育相比于婴儿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神经发展已经到了后期,但大脑皮层中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其中兴奋的发展过程相对占据优势,其生理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但在行动过程中动作协调性并不高。同时,此年龄阶段的幼儿新陈代谢较快,常表现为易疲劳也易恢复,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

(三)4-7岁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幼儿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好动,爱玩游戏;其次,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2];再次,他们喜欢被夸奖,不喜欢被责备;最后,乐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集体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没有太多学习压力与烦恼,好奇心却很重,所以心理特征容易和生理表现产生冲突。游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投其所好,使其在玩乐中学习、成长,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四)4-7岁幼儿认知能力分析

第一,视觉发展特征。幼儿早期的立体视觉已经形成,他们能够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体量等特征。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幼儿在6-7岁时空间视觉也逐渐形成,有了前后远近的概念。当空间视觉发育完全,视觉的发展变化将趋于稳定,但因性别不同,男女生对颜色的喜好也会稍有差别。

第二,听觉发展特征。听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使人们在接受信息时能够在不接触事物的情况下更快地捕捉到对象,是个体发育仅次于视觉的重要能力之一。幼儿时期的听觉记忆逐渐增强,能依次说出物体的名称并开始学习简单的常见字词。

第三,触觉发展特征。除了视觉和听觉,触觉的发展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时期由于他们心理的发展特点,喜欢靠近长辈,通过身体的接触获得安全感,如喜欢通过爸爸妈妈的抚摸和拥抱来得到满足。幼儿通过触碰来感知周围的事物,探索事物的真实性,满足好奇心,从而锻炼他们认知事物的能力[3]。

(五)幼儿期儿童产品现状分析

国内幼儿产品的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产品种类也丰富多彩,主要分为生活用品、家具、玩具三大类。

1.幼儿生活用品

专门用于幼儿的电器、护具、护肤品、服装、食品等组成了幼儿的主要生活用品,这类用品是幼儿接触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产品。由于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很多成年人的用品并不适合幼儿使用,因此儿童产品的设计要从产品安全性,幼儿生理、心理特性等方面来考虑。

2.幼儿家具

幼儿用的床、桌椅、板凳、柜子等组成了幼儿家具。儿童家具设计中尤其要注意产品的细节处理,特别是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如儿童家具圆角的设计可以防撞伤,儿童衣柜和抽屉门板内部安置阻尼器可以防止夹伤幼儿手部,小的配件换成较大体积的部件设计可以防止幼儿吞食等。

3.幼儿玩具

幼儿玩具从材料上可以划分为木质、塑料、布绒三大类,从功能上来划分主要有实用功能玩具(工具类)、教育功能玩具(益智类)、娱乐功能玩具(交通工具类)、陈设功能玩具(玩偶类)[4]。幼儿玩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体现趣味性,这就要求设计玩具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颜色、声音、操作难易程度等诸多因素。

二、儿童产品趣味性设计方法分析

(一)趣味性设计的界定

趣味性,就是被某一事物所吸引,可以让人心生愉悦,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感受。而趣味性设计是以一种有趣的形式,借助样式、色彩、图案等媒介,实现趣味性情感传达、引发快乐体验的设计方法。它通过产品的设计表达一定的情趣和意味,使用户感到愉快,从而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5]。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唐纳德·诺曼提出产品趣味性设计包括三个层次,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图2)。

人们在物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逐渐追逐精神乐趣,趣味性设计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乐趣的追求。不同的个体对精神满足的需求不同,设计师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以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幼儿的趣味性需求主要表现为本能层次及行为层次的趣味性,而反思层面的趣味因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阶段表现并不明显。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他们的情感需求,从造型、色彩等方面着手,迎合他们的喜好,这样不仅可以在产品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可以通过好的设计产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二)趣味性設计的方法

设计师张剑曾把产品的趣味性称为“镌在产品上的微笑”。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打破原有的风格,通过不同方式来增加产品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创意、夸张、个性、幽默等(表1)。

(三)儿童趣味性产品设计原则

儿童趣味性产品设计原则可以分为功能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情趣化原则、益智性原则、成长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七种(表2)。

三、结语

本文对儿童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儿童产品设计现状,提出趣味性设计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趣味性设计方法及设计原则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讨。只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儿童产品市场才能够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梓琳,李世国.移动端儿童娱教软件交互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6):48-54.

[2]曹洁,倪春洪.基于儿童群体特征需求的导视系统设计[J].包装工程,2018(24):65-69.

[3]陈艳艳. 趣味性设计在儿童玩具车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9.

[4]王金瑶,徐倩,杨亚萍.传统材料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7(15):96-97.

[5]宗亚琪,初晓玲.童装图案的趣味性设计方法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9(1):43-46.

[6]刘子建,李欣.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9(8):197-203.

[7]孙俊秋.儿童餐具的情趣化设计研究[D].青岛大学,2018.

[8]罗碧娟,晋诗宁.儿童产品的可成长性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22):189-193.

作者简介:

冯艺,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张钰雯,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余继宏(通讯作者),博士,东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理论、家具与文化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原则产品设计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青花·木 产品设计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