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空间改造的艺术村保护与更新

2020-09-21 08:51贾金琨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改造乡村振兴

贾金琨

摘 要:随着中央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后,乡村振兴也日益成为了社会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广西南阳镇古岳村项目的分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阳镇古岳村的特点及问题,对艺术村公共空间改造为切入点的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公共空间;乡村振兴;艺术村;改造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南阳古岳文化艺术村公共空间的营造探索研究”(2020KY65022)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还指出要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环境。中央在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后,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各阶层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而打造文化艺术村也成为了乡村改造与振兴的主要趋势。

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对乡村建设的推进,都在考验着设计者。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解决才是农村改造的关键所在,恰当的切入点,能让少数民族村落发挥出它所独有的特点并不断更新,从而带动农村发展,实现美丽宜居乡村环境的建设。以南阳镇古岳文化村为例的改造,与大多数少数民族村落一样面临着保护与更新问题。在古岳艺术村改造中,要针对典型岭南乡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点,提出以公共空间改造为主的更新模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以公共空间改造为主的发展模式,探讨艺术村的复兴之道。

一、古岳艺术村基本情况

南阳镇古岳艺术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阳镇古岳村,原名施厚村古岳坡,距南宁市区40公里左右。该村地貌环境良好,植被丰富,自然环境秀美。同时,这里也是著名壮族诗人,作词、作曲家古笛先生的故乡。2015年1月,策划人以“古笛故里”,以及附近花雨湖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千普生态农场为依托进行规划,开始打造文化艺术村。古岳村山林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610亩,策划人将古岳村划分成文化艺术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民宿区、公共服务区、滨水区五个功能区,功能布置上较为完善。身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古岳村在自然条件上具有典型岭南乡村的特色,是广西民歌文化的代表地。另外,壮族服饰的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壮锦文化也被古岳村传承了下来,并在艺术家的宣传下得到发扬。

二、南阳镇古岳艺術村现存主要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村落的发展和分布受着地域文化、自然环境、民宿风情等因素的影响各有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文章以古岳艺术村所面临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新旧建筑对比明显。以时间为界,古岳村的建筑可以分成三类:传统的土楼、早期的砖瓦房和现代的新宅。单从外观来看,这三类建筑在材料、色彩、高度上就均不相同。部分土楼作为早期建筑对村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的土砖和木材进行搭建,颜色还保留着原始的土黄和土棕色,是早期乡村建筑的代表。砖瓦房一般以烧制的青砖和红砖为主,村民一般会在表面进行涂饰,在颜色上主要以白色和灰色为主。现代新宅大多以混凝土建造,颜色上以简约为主。从高度上看,土楼较为低矮,新建房会较高一些,从天际线上看新旧建筑有较明显的高低差,视觉上无规律性。

第二,景观设计上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古岳村在景观设计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干道路和广场仅有部分简单的绿植,部分道路下雨后泥泞难行。村落未设有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可供休息的场所,从而导致了空间活力不足,而且由于缺乏绿化设计,出现杂草丛生、危房闲置等问题。

三、南阳镇古岳艺术村公共空间改造的思考

乡村中公共空间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对“公共领域”的理解,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乡村的公共空间主要是本地居民能够自由进出,并能够开展公共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室内与室外),在规划层面偏指实体空间,为村民提供日常活动、邻里沟通以及日常公共活动使用的空间的总称,如主副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展的活动常常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做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时候应合理规划空间,促进空间秩序的发展。公共空间所形成的积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活动的意图,通过建立空间秩序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需要,有利于社会性活动的开展。而消极空间则有部分是空间自发形成的,无规律、无规划,会导致自发性活动丧失,不利于空间活动的展开与空间交流。

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一般情况下,村落中公共空间是根据村民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等长时间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是日常生活行为的真实写照。公共空间承载着村落所特有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是乡村原有活力与价值的重要体现。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保护与利用的建设时,要充分尊重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延续的视角下,村落的利用与发展应该以保护传统为底线,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通过发展促保护,同时注重对原有非物质文化的延续与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对村落原有的物质元素和文化元素加以保护,如古宅、古井、古树,以及村落的自然资源、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这些都是村民生活原有的文化符号,也是构成乡村的基本组成元素。从古岳村整体发展方向规划上来看,要在保留乡村原有建筑面貌、整体格局以及周边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尊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本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以利用,从而实现村落整体的公共环境提升。

第二,整体规划。除了村民自发参与保护建设外,出于对村落整体公共空间规划的需要,在新建房屋或进行建筑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建筑风格、高度、色彩、肌理等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氛围,并在村落中推行相关的“地方景观条例”,对新建和改造的房屋进行有力约束。在对村落原有建筑的保护层面上,实施具体保护可以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旅游开发打造艺术村的同时,注重对原有建筑、村落环境等原有村落物质文化基础的保护,实行分级保护策略。对于文物级建筑,其修缮在工艺、材料方面应该追求与原来的保持一致;对于一般的文化建筑,应在风貌上进行统一,与传统村落相协调,在材料与元素上尽可能统一。二是对原有非物质文化的延续与持续发展。在改进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需要,为相关节日和活动提供休息座椅、照明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依据不同的功能、相关仪式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对于村落中已废弃的空间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改造为公共文化空间,如乡村文化馆、博物馆等,培养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为游客提供了解该村历史文化和乡村特色的场合。

第三,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古村落。村落自然环境的形成来自于自然的孕育,在规划古岳艺术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并能够人为建设一些有利于植被生长与良性发展的环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对古岳艺术村改造的过程中注意对植被的保护。其次,对植物加以利用,可以增添铺装、绿化、景观小品等庇护空间与生活性元素,提升空间活力。

第四,提升村落社会经济价值。针对南阳镇古岳村的畜牧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引导,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找寻艺术村落社会经济价值,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宣传的良性发展,增强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利用价值,保证公共建设和设施不会闲置和荒废,让公共空间的交流得以良性展开,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总之,南阳镇古岳村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方法要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调整与完善,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以本地居民的生活为主,切不可破坏原有村民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貌。文章结合案例实际对古岳艺术村提出切合实际的公共空间改造原则与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农村改造的设计需求。

参考文献:

[1]顾凯旋.艺术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探索研究:以南阳镇古岳村为例[D].广西艺术学院,2019.

[2]杨磊.基于延续性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以诸暨市十四都传统村落为例[D].浙江农林大学,2018.

[3]涂滢,陈岚.川西林盘中的乡村社区公共空间营造:以郫都区某林盘为例[J].四川建筑,2019(3):4-6,9.

[4]王东,王勇,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2):61-67.

[5]何镜堂,陈晓虹,何正强.公共空间改造为切入点的岭南旧城更新:以东莞可园历史片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0(2):38-43.

作者单位: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改造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