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桢
南巫擅于用“感觉化”的细节营造充滿“幻意”之美的诗歌情境,她的写作多是基于都市的日常经验,欲望、梦幻、时间等要素混融在她的语句中,形成都市诗人的精神逻辑。在历史经验与未来境遇无从考察的当下,她不厌其烦地记录着一个个事件或场景,以个人体验充当着纷繁芜杂的城市经验的价值标尺。看她的组诗《吉塘路咖啡馆》,其间充满了微小的事件、场景以及感觉化的细节,诗人以此作为思维延长的一根触须,去探秘消费时代自我主体的存在意识。
组诗中的《大中路》《吉塘路咖啡馆》《归来者》等篇章均对应了鲜明的都市体验,在无趣而刻板的城市生活速度和生存逻辑之外,诗人找到了专属自身的观察视角。她采取“静观”的姿态,收纳并采集着各色情感讯息,拍摄城市街道、咖啡馆里、巴士车上的诸多图像并随机加以组合,拼贴出一幅幅碎片化的现代场景。如《吉塘路咖啡馆》一诗,诗人化身为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内的隐秘观察者,将咖啡馆的内场景娓娓道来,她采用细微而平淡的叙说语调,以“静观”的观察方式,将“玫瑰香气”“蓝鹦哥的扑翅声”“拐弯的光线”等日常生活的偶然性因素引入诗歌想象的生产流程,凭借事态意象的片段呈现,闪回着抒情者对城市经验的印象化碎片式认知。在情感空间的建构中,咖啡馆内外的风景被处于“静观”状态的“我”的视线纠结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意义的联结。“静观”的行为本身使诗人与时代的主流速度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她能够发现更多与时代“同速”之人无法捕获的瞬间,并从认知角度感性地标示出自己所处的心灵位置。通过缔结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联系,抒情者与隐秘而新奇的经验建立机缘,为文本异质经验的表达保留了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咖啡馆外的风情,还是城市街道上的人群,诸多语象并非现实中的存在,而是依赖于诗人的“造境”能力形成的虚拟景观。对南巫而言,城市或许是一个难以逃离的悖论存在,她只能依靠梦幻式的思维方式,让现实与超现实的想象共同出现在诗境空间内。无论是大中路上的“中年男人”还是啜饮咖啡的“我”,均成为诗人散发诗意、寻求诸多可能性的一个契机。“也许”“如果”这类的词语遍布她的诗行,恰切印证了梦幻者的精神特征,她试图从纷乱的都市景观中搭建起主体的思维时空,通过对城市“梦境”或者“幻景”的拟现,以梦幻的智性思维和诗性结构主动进入反理性的世界,描绘诡异变形的都市镜像,从而获得比现实观察力更有效的、对精神“此在”的关注。
卢 桢 1980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曾在香港浸会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访问学者。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五十余种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四部,承担国家社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晓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