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云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其肢体、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常存在行动迟缓、耳聋眼花、语言表达不清、平衡力差等问题。由于疾病及老年因素同时存在,使得护士对老年人群外出检查安全隐患的预防工作有更高要求。随着现代护理服务不断发展,预防与积极干预的前馈控制管理模式逐渐将传统事后处理管理模式所替代,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为预防风险的一种有效护理模式,逐渐用于临床[1]。本研究将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用于老年患者外出检查中,旨在观察其风险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25例、20例,年龄66~75岁,平均(70.59±1.97)岁。观察组男女分别26例、19例,年齡67~76岁,平均(70.64±2.03)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导检,由辅医指引患者到位进行检查,观察组行精细化全程陪检,具体措施见下:
①成立精细化陪检护理小组,由工作经验超过5年的5名护士组成,均接受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小组对患者疾病基础信息掌握了解,并对其外出检查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②设计外出检查风险等级标识,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红、黄两个等级,前者代表重症患者,后者代表年龄>70岁、活动不便、留置管道等患者,按照先红后黄的顺序依次检查。标识上应清楚写明患者姓名、床号、年龄、性别、检查项目等信息。③制定老年患者外出检查全程精细化陪检流程,外出检查前护士应先对其血压、血糖、心率等基础指标进行检查,对其外出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其能否外出检查。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讲解检查项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解释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讲解注意事项,使其做好心理准备,检查过程中护士全程陪同患者,适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④对年龄>70岁、心力衰竭≥Ⅱ级、步行<10m者准备陪送工具,包括轮椅、床等,陪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外出检查风险事件发生率,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总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5~95分为满意,<85分为不满意,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效度0.75。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9.0,()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 %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出检查风险事件比较
观察组外出检查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2%,明显较对照组13.33%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近年来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老年患者由于机能逐渐衰竭,加上多存在眼花耳聋、记忆力下降、平衡力差、活动不便等问题,在外出检查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常见安全隐患包括意外跌倒、走失、病情变化、等候时间过长出现低血糖等情况,故加强老年人外出检查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十分重要。
保障患者安全为医疗及护理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注重细节护理,强调护理安全性及连续性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2]。本次在对患者进行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的过程中,先成立陪检护理小组,小组对患者外出风险进行评估,并设计外出检查风险等级标识,利于规范外出检查流程,促使检查有序进行,利于缩短患者候检时间,进而降低候检时间过长出现的晕倒等风险。护士全程陪伴患者,通过心理疏导可缓解其紧张情绪,灵活运用轮椅、平车等送检工具可减少跌倒等意外事件,利于确保转运安全,减少护理差错,获取患者信任,避免医患纠纷。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规范性,可避免传统护理的随意性,利于减少护理缺陷发生,提升护理质量[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利于降低老年人外出检查风险,还可提升其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精细化陪检护理可降低老年患者外出检查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石瑞君, 陈娟.老年人住院健康体检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风险管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200-201.
古春梅.ICU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3):443-445.
陈斐斐, 于芬, 朱慧,等.全程精细化陪检护理对降低危重患者外出检查风险的作用[J].家庭保健,2017,12(17):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