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胫骨骨折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极易发生肌肉及神经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1]。本研究对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一期钢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纳入的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6例,利用抽签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30)与参照组(n=26)。实验组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男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25-64周岁,均值(44.59±6.31)周岁。伤害至入院时长1-25h,均值(13.24±3.63)h。参照组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男14例,女12例。年龄分布25-65周岁,均值(44.63±6.35)周岁。伤害至入院时长1-26h,均值(13.28±3.67)h。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年龄、性别、伤害至入院时长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 方法 参照组治疗措施为内固定手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髓内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实验组予行一期钢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取患者仰卧位,在其患肢内外侧行双切口,对其筋膜室开展彻底减压,复位患者胫骨骨折位置,根据患者胫骨不同位置实施复位,并采用加压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3]。待患者彻底止血后,实施VSD负压敷料,根据其切口大小实施剪裁,充分与患者皮肤进行充分固定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观察其密闭性,满意后术毕[4]。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56例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长、骨愈合时长、膝关节功能评分指标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以X2检验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肿胀等并发症情况,(n%)是其表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 结果
2.1 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长、骨愈合时长、膝关节功能评分指标比较。对比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长、骨愈合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较,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 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肿胀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对比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并发症情况(见表2),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4.62%),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作为胫骨骨折早期并发症之一,超过4小时会造成患者肌肉损伤、超过12小时导致其神经损伤,因此对其实施处理和治疗十分重要[5]。对此,本研究对胫骨骨折联合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开展一期钢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具有一致性,實验组创面愈合时长、骨愈合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较,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综合以上结果,一期钢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长,改善其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一期钢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于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吴旅,辛庆峰,郑国海, 等.一期钢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9,40(2):123-126.
陈丹祎,刘志鑫.双钢板内固定和Ilizarov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3):2929-2932.
黄华军,曾参军,张雁儒.3D打印结合内固定模型库辅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精确化内固定手术[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32(6):23-29.
李广峰,王思成,彭勇, 等.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10):1591-1596.
杨奇霖,王易德,杨稀仁.改良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