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蕾
目前,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肺癌,经流行病学显示,此病死亡率在世界范围中癌症相关死亡率中位居首位,治疗方式以化疗、中西医结合及靶向治疗为主,但既往研究发现,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有应激反应、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尤其晚期肺癌者,不仅承受肿瘤、并发症的痛苦,还承担经济、心理双重负担,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早期探寻经济、有效的护理方式,受到临床重视。曲静毅[1]学者认为,传统护理以病情监测、口头宣讲及环境管理为主,忽视个体差异、疗效单一,未获得患者青睐,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晚期肺癌患者行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9.1-2020.4我院收治的6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20:13,年龄43-67岁,均值是(54.36±8.35)岁;肿瘤分期:Ⅲ期18例,Ⅳ期1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是19:14,年龄44-68岁,均值是(54.47±8.23)岁;肿瘤分期:Ⅲ期有17例,Ⅳ期有16例。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行病房护理、病情监测、口头宣教等。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优质护理理念,①心理疏导:亲切、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心理状态,结合实际、提供对症心理疏导,若有恐惧者,普及疾病诱因、治疗必要性及配合要点等,列举既往治愈良好病例,重建信心、提高主动配合度;若有心理严重紧张者,借助肢体接触、温和语言指导及舒缓音乐等形式,指导心理放松、缓解不适。②膳食指导:待病情稳定,制定对症营养食谱,叮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食物,尽量以清淡、易消化及少食多餐为主,接受化疗者,叮嘱多喝水、改善胃肠道蠕动,饮水量为2000-3000ml/日,缓解化疗药物带来的肝肾毒性,叮嘱患者平时少吃辛辣、生冷及刺激性较强食物,避免影响疾病康复。③疼痛护理:结合实际、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癌痛三阶梯止痛知识、止痛药物滴定方法,协助医师予以患者止痛药物,平时借助阅读、观看视频及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疼痛注意力,服用止痛药后,实时监测是否有不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1.3 观察指标
生存质量:参考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涉及躯体领域、社会领域、心理功能及特异模块,各维度评分范围1-100分、涉及40个条目,得分越高则护理措施更好。
满意度:查阅文献、结合实际,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涉及服务态度、实践操作及健康教育等,总分100、Cronbachα信度系数0.88,满意≥85分,一般61-84分,未满意≤60分,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生存质量)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满意度)以率表示,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
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率(96.96%)高于对照组78.78%,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较常见病症,发病率、死亡率均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精神、经济负担,晚期肺癌者缺乏疾病认知,常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影响治疗、预后效果,最终引起生存质量欠佳,因此李翠[2]学者认为,早期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本研究示: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满意率(96.96%)高于对照组78.78,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文与孙东凤等[3]文献接近,因此优质护理理念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其是新型护理模式,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供全面护理服务,改善就医体验、具以下优势:
(1)心理疏导能稳定患者情绪、消除顾虑,及时了解产生负性情绪诱因、提供对症心理疏导,通过交流沟通分享疾病诊疗知识、治疗目的及治疗局限性等,协助全面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主动配合度;(2)膳食指导能满足机体所需营养需求,通过增强营养物质摄取、提高自身免疫力,且平时叮嘱患者多喝水、利于缓解化疗药物所带来的不适、提高治疗依从性;(3)予以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利于缓解疼痛,借助阅读、观看视频及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疼痛注意力,确保其接受规范化止痛治疗,因此癌痛是制约患者顺利接受治疗的关键,提高生存质量、缓解身体不适,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綜上所述:晚期肺癌患者行优质护理理念能提高生存质量、满意度,改善预后效果,具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曲静毅.优质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5):697-698+701.
李翠.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J].名医,2020,10(03):150.
孙东凤.优质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