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敏 农晓
产科并发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产后出血,其对产妇后续身体恢复造成影响,对该种并发症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能够避免产妇受到更严重的身体创伤。如果在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但却没有在最佳时机进行治疗,那么产妇可能会面临子宫切除的问题[1]。本文针对产后出血症状进行研究,探究宫腔内球囊压迫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期望能够为医院产科产后出血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12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术前生命体征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备可比性。本次研究向医学伦理委员会递交申请且在患者及家属知情条件下开展。
1.2 方法 在严格筛选病例以后,对患者进行子宫按摩,并注射对应的子宫收缩药物,确定经过多重药物治疗依然无法取得有效止血效果以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腔内填塞纱布方式进行止血,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腔内防止球囊方式进行压迫止血。具体操作如下:
对照组患者以纱布止血,如果患者是经阴道分娩,且确诊产后出血症状,经过常规治疗依然无法止血,则助手医生需要固定患者子宫底部,手术医生利用卵圆钳将特制宽度为6-8cm,长度为1.5-2.0cm的4-6层无菌不脱脂纱条从阴道送至子宫底,保证宫腔填紧。患者为剖宫产分娩,则在切口缝合之前,将同样参数纱条从子宫底部从上到下完成填塞,直至手术切口位置,预留纱条长度,避免留有填塞空隙,完成子宫缝合。对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术后24小时将纱条取出。
实验组患者以球囊压迫止血。患者如为经阴道分娩方式,将球囊从阴道引入宫腔,依据宫腔实际情况诸如生理盐水,促使水囊膨胀,通过水囊压迫子宫内静脉。剖宫产分娩则需要在手术期间从切口位置将球囊置入子宫,并将球囊下端留在阴道位置,诸如部分生理盐水,避免球囊在宫腔内脱落,缝合子宫切口,继续注入生理盐水,促使水囊膨胀,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术后对患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小时后放出部分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情况,12小时后继续放出生理盐水并将水囊取出。
1.3 判断指标 排除指标:排除患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宫腔内放置球囊的操作时间以及术后24小时患者血红蛋白量变化,记录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经过预后状况。
1.4 统计学意义 本次数据统计选用SPSS22.0版本软件,利用 完成数据检验,通过X2对组间数据进行计量,遵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以及止血效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1。
实验组患者在预后并发症发病率、感染率以及再次出血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以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严重情况下需要切除产妇子宫。根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4万产妇都因为产后出血而死亡,我国将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妇通过经阴道分娩方式24小时之内出现引导流血症状,且流血量超过500ml或者是剖宫产分娩方式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1000ml[2]。造成产后出血的因素非常多,最为常见的是子宫收缩异常或者是孕妇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通常情况下,医院方面会先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处理产后出血,在確定该种方式无效情况下以宫内纱布填塞方式压迫止血[3]。但宫内纱布填塞可能会出现填塞不紧的情况,且很容易对产妇造成感染。球囊填塞是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出的产后出血治疗新型方法,该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且对产妇造成的副作用比较少[4]。如今,球囊填塞的方式已经成为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结果证明,该种方式能够恰到快速止血效果,且有效率超过80%,即便无法完全压迫止血,也能够缓解产妇出血量,为后续对产妇的抢救治疗争取更多时间。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操作时间、止血效果、总治疗时间以及预后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宫腔内球囊压迫方式对产后出血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产后出血状态,缩短止血操作时间,避免术后感染。
参考文献
刘清秀, 罗利平, 郝荣,等.球囊压迫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8, 35(008):1508-1509.
范婧, 毕惠亚, 张凤.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6):727-729.
程华, 陈蓉, 赵轩胤,等.宫腔内放置球囊对产后出血的疗效及感染率和WBC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9(5):443-444.
张晓静, 戚亚兰, 张芬,等.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球囊压迫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A01):120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