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方法探究

2020-09-21 08:43刘军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4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习作方法

刘军成

【摘要】写作是一项能体现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技能,它需要通过多个环节的长期训练形成一股向同一方向使劲的合力才能真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了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水平,本文对阶梯式的课外阅读、课外社会实践、习作思考框架、习作的语言风格和语句节奏等几个环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习作;方法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缺乏输入性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导致无话可言说、缺乏词汇量导致无法将意思表达清楚、缺乏对作文类别的分类导致无法判别习作题目的类别以致于下笔前苦苦纠结、缺乏笔触文风的练习导致语句不生动或形容具体事物的方式和内容单一趋同、不敢将真实想法和经历或观点表达导致个人写作素材的可选范围缩窄而导致写作时半吞半吐内容生涩难懂。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可以有效帮助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解决习作难的问题。

一、让学生对习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二年级和五、六年级的过渡期,年龄开始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思维认识上日渐成熟、有主见。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感到他们被尊重和理解,教师与他们在一起并肩作战。习作对于三、四年级的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跟以往的一、二年级有何不同,对他们自身的素养有何益处,教师要先为学生解答习作对于他们的益处,扫除他们内心的疑惑,学生内心中提高自我写作水平的动力阀门才会被打开,同时,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不断认识到习作水平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习惯来逐步提升。

二、鼓励学生进行阶梯式的课外阅读,参与丰富的课外社会实践

大量的阅读有利于充实自我知识库。但三、四年级的小学生面对着浩瀚的书海,还缺乏一定的筛选甄别能力,也未必明白如何阅读才能逐步提升自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而目前国内大陆针对读者年龄段的特点而进行课外读物的分级状况还相对落后。因此,教师作为协助者,可针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段的特点分别精挑细选几个领域的及在其各所属领域的三个梯度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俯身捡一捡、伸手取一取、踮脚够一够。

阶梯式的阅读是指分级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读同一个领域或方向的读物。阶梯式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并有助于形成阅读习惯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一个领域内的事物的理解,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认知中对该领域事物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从阅读中获取经验,学生才能结合对比亲身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感受或观点。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生在阅读后应及时做读书笔记,对文本进行简单概括、分析、谈感悟。

丰富的阅读加上丰富的生活经验才有更丰富的感受。学生因为缺乏词汇量或者缺乏生活经验在习作时产生比较不畅快的感受,出现词不达意或者总是“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的情况,或者无话可言说,于是为了应付习作而凑字数。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并鼓励学生多体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留意观察生活细节。

三、横向将作文分类,为学生构建完整的习作思考框架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面临写作时有时却缺乏对题目作文类型特点的认知,为了帮助他们在面对不同的作文题型时能顺利切合题目要求,应将作文分门归类,比如,分成“写人”“记事”“想象”“写景”“状物”“应用”“看图”共七类,并针对不同作文类别的写作特点及作文类别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思维框架表梳理供学生查阅。教师在每介绍一个新的作文类型时也可以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作文分类的框架和理解。

四、纵向对比不同的语言描写的风格笔触,语句节奏

针对同一描述对象或内容进行不同风格的、不同或相同语言节奏的表述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在练习中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表达风格,让学生在练习中个性表达与个性成长。比如,“水下有条鱼”,加上修饰语“波光粼粼的湖面下,有一条灰黑色的鱼儿”,继续改“平静的湖面下,正有一条忧伤的鱼儿”,再来“家附近的湖里,正游来一条来自水库的鱼”。通过语句的扩写训练,学生学会如何把句子写的更丰富和更精彩生动,单看上文所列举的句子而言,的确是一个比一个生动,但放到整个段落或者从整篇文章而言却未必合适,随意添加修饰语,让学生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时往往会导致从段落或者整篇习作而言不知所云。句子的用处在于突出个人风格和文采,而段落的作用是为了把事物说明白、讲清楚。因此,除了让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外,教师也要让学生进行段落训练,使学生掌握让句子为段落中心意思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让句子生动而生动。

过多的长句子的堆砌往往容易导致读者疲劳,同时也会破坏文章的节奏美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容易出错。因此,教师可训练学生将长句子拆成短句子,通过短句的堆砌来制造有强节奏感的句子增添文章的节奏美感。此外,教师也要让学生掌握理性语言和感性语言的判别和运用,区分清楚事实、感受和想象。要将句子写的生动,要培养学生的“镜头意识”。“镜头意识”并非是让学生去写剧本、分镜脚本或描述摄影臂的运动轨迹,而是培养学生无论是在脑海里回忆事件还是想象事物,让学生化身为编剧、导演、画面内容的目击者,把控镜头画面上出现的内容,画面中的人物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会说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话,该描述的内容或对象是该特写还是详写或者略写甚至省略不写。为了训练学生学会描述截取30秒或60秒不等的动画或其他表现人物冲突矛盾的视频,要求学生将每个镜头画面表达的内容书面描述出来。教师可根据以上训练内容为学生编排相应的案例材料,学生根据案例和要求进行参考和练習。

五、记录生活素材,训练写作思路、结构和提纲

好的立意才能带来好的习作。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记录下来的素材跟作文立意进行联系,确定文章写作思路,如若不能想出好的立意,可借鉴他人的立意。写作就是素材的搬运,素材的摆放位置体现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写作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骨骼,有的学生写不好习作,认为写作困难,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好的文章结构或者没有为这篇习作制定好结构,想到哪写到哪,对于读者而言就是云里雾里了。教师训练学生根据写作结构列出大纲,学生按照大纲写作就可避免出现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情况。

六、口头练习,规律习作

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及让学生敢于分享经验和见识,可引导学生从口头表达开始。每节语文课前让一位学生在课前准备200-250字的小段落,开始上课时面向同学进行1-2分钟的演讲,锻炼学生将一件事情讲明白,讲生动,内容可以是记录过的素材,也可以是观察过的见闻或想象的故事。针对三、四年级阶段学生经常会面对的作文类型安排日规律的小习作练习,习作字数可要求在200字以上,鼓励多写,内容不限,要求将事情讲明白,也可将之前写过的段落进行精修。为学生规划提升习作的安排,管理学生对学习进度的知晓情况,在课堂上提问或者通过习作训练来收集学生的阶段水平反馈来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七、参阅每类作文的优秀习作进行分析学习

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学会总结吸收他人的经验,从而有效提高其自身写作水平,教师可为学生挑选每类作文的两篇优秀范文或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后写出阅读分析。首先,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用1-2句话概括文章意思,研究文章结构,列出行文大纲。学习素材的摆放方式以及段落组成方式,坚持两周到一个月就会有小变化,长期坚持必然会有巨大不同。

参考文献:

[1]张学平.“四步走”:小学生起步作文新尝试[J].名师在线,2020(13):15-16.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习作方法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