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嫣
薥葵花在比肩白杨的枝干上绽放成了节节攀升的艳丽阶梯。大丽花开得盛大饱满,像极了满月的圆润美好。姹紫嫣红的格桑花呵,千枝万朵随风摇曳生姿,如同海的浪花漾起波波涟渏,亦如孩童的天真笑脸漫天播撒,抑或满天星斗在眨着眼睛熠熠闪烁。这正是此刻窗外的自然之语。花朵儿好好地開着,叶子也一如既往地油绿,眼睛却无端地看到一片秋的萧瑟,或曰,透过绚烂热闹景象,心分明感觉到一派宁静与疏朗,这是独属于秋天的标识。是的,已是秋!时令从来忠于职守,高原上的风准时加了力道。山那边,青稞、油菜、碗豆、土豆,还有春小麦,正以各自的路径有序归仓。红艳艳的苹果、毛茸茸的藏桃子、白生生的萝卜,兄弟姐妹般挤挤挨挨聚集一起,耐心等待农人采摘收割。大地如此丰盈饱满,却也如此淡定大气!九月的高原尤其显得天高地阔气朗,这正是天地的从容留白。编校完成《西藏文学》第五期所有稿件,种种感触蕴积而成的心境,似乎也正应和了这般天地气象。
有人说诗人是人群中最清醒的族群,从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或可验证此言。本期头题高扬的一组诗歌,是写给祖国的一部史诗。诗人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脉络清晰的思路,回顾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西藏政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征程,诗作语言朴素,节奏明快,读起来流畅自然,有如大河汤汤奔涌,浪花翻飞,曲调铿锵。正是时代主旋律的真实反映,也恰适合这个丰收时节的“时代足音”栏目。
接下来的其他诗歌作品,也各自抒写着时代背景下诗人眼中的炊烟情态和精神诗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生命的体悟和感知,各有姿态,各具诗美。如拉萨青年诗人洛桑更才的一组诗歌,抒发着诗人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深情观照和哲理性思考,有的悠然淡远,有的深情咏叹,有的意气风发有如铿锵号角,展现出了新时代文学青年的精神风貌。《独唱》组诗,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思考深邃而奇特,每个句子分明都表述一种深意,整首诗又朦胧飘渺,似乎不可捉摸,却又能感觉到精妙的诗意就在文字背后向你闪烁,耐人寻味。当增扎西的一组诗歌略显青涩,但也表现出了青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感知与探寻,表达了一定的诗意韵味。牧风的诗则是以田园牧歌为主题的,诗人站在原野上,看春种秋收,听清风鸟鸣,闻稻香花语,从中品味农人之甘苦,思虑季风之忧患,感悟大地之厚恩,这是家乡故土正在飘扬的炊烟牧歌,伴随着岁月深处吹来的生命的浅吟低唱。
诗人往往最接近于哲学家,因为善于观察,更精于思考,当然尚须熟练驾驭语言文字,来准确表达所获取的微妙信息。藏族诗人王志国的诗歌,同样是以高原山水物事为对象的,却写出了新意,于一般的现象之外,别有一番独属于诗人自己的见解和考量,充满了哲理意味,且表述精炼,语言节奏自然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马永龙的《藏北组章》,则表达了一个外来者对高原山水人文的清新认知,其间不乏汉藏两种文化背景和思想情感的碰撞火花,意象新颖,情感真挚。最后一组诗歌《西藏,流淌的诗意》,其作者在藏工作生活已二三十年,对于西藏的风物早已了然于胸。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诗人却有别解。与他深爱的高原大地,他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感知与思考,因而总能体味到山水人文间氤氲的悠悠诗意和哲理之美,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诗意栖居精神。
诗歌表达不了的幽微的或丰富庞杂的东西,小说来承担。本期选编的小说都是紧贴现实的:《夜虹》以一位出家人的修行生活和思想转变轨迹为线索,不着痕迹地把国家对重大疫情的有效把控,和藏族老百姓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与坚定信心,以及在现实面前觉悟的不断提升,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出来。主人公降泽,自初中三年级暨国家恢复宗教政策时辍学出家,多年来始终都是恪守戒律、严格遁世的,或埋头精进修学佛理教义,或独居深山刻苦禅修。而当得知国家发生了大疫情,影响到千万人的健康安全,却主动想要回到尘世来救苦度难。“我”是降泽曾经的同学,兼共同出家修行过九年的师兄弟,以如此贴近的角色身份,亲眼见证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僧人降泽身上所发生的细微变化。小说构思巧妙,叙述从容,心理刻画和人物形象塑造都比较成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换骨》则讲述了一个鲜活的基层故事:藏地某处草原上,因水土原因而致世代于此生活生产的牧民们罹患上了大骨节病,在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新一代村干部带领广大牧民群众,通过移地搬迁来杜绝病患的延续,借由专项扶贫资金来为患病群众换骨等措施,积极与病魔做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休假》则充溢着浓浓的烟火气息。该作用朴实细致的文笔,描写了在藏工作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休假生活,朴素、琐碎,却也丰富、特别。作者成功地从琐屑的日常生活,写出了人间温情和艺术之美。
《昌都:穿越时光的红土之城》是一篇关于乡情的纪实散文。该文的作者周韶西是生长于昌都、工作生活在拉萨的“藏二代”,对西藏昌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记忆,文章展示了他眼中对昌都这座魅力之城的新旧对比以及由此生发的感触,既有旖旎风光,更有情感和故事。
文艺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更好地讲中国故事,书写时代精神风貌。本期所刊发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的作家是紧跟时代步伐、关心人民疾苦的,秉持着家国时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真正的优秀作品,都经得住时空的检验和品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放生羊》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仍在持续地探索发现中,时不时收到相关品评文章是不足为怪的。巧合的是,当本期选编定稿了藏族作家扎西才让的小说评论文章时,刚好传来了他获评第十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奖项“骏马奖”的好消息!扎西才让虽然不在西藏,但作为一名优秀的藏族作家,我们刊物也一直关注着,用心编发过他的诗歌和小说作品。如今名实相符,让人欢喜又欣慰。
西藏文学界名家“访谈”栏目本期排到了马丽华老师——著名作家、曾任《西藏文学》的编辑。到节点了,评论家与作家的品质对话在幕后有序进行着。而恰在此时,我们收到了一篇来稿,题为“《慈航》与《西藏文学》的渊源”。文章有理有据地梳理了昌耀名篇《慈航》在《西藏文学》杂志上刊发的始末。我们由此得知,优秀诗篇《慈航》得以以完整面目从幕后走到前台、由地方走向并抵达全国,从而影响带动诗作者由个人创作而一步步成为著名诗人的全部过程。此间,时任《西藏文学》诗歌编辑的马丽华老师,具备怎样犀利的品鉴眼光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又付出过多少真挚的情感、宝贵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该文都有生动具体的叙述。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职业素养,读来让人由衷地感慨感佩!
访谈是与作家的面对面交谈,其重点在于“作家”这一身份。而上述文章从侧面反映了作为文学编辑的马丽华老师当时的风格气度。二者结合,正是老一辈西藏文学人的精神风貌!《西藏文学》和西藏文学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绩,与这些文学人的优秀品格和无私付出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和旗帜,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当下的文学界,或者无法和当年相提并论。然而差距虽在,我们犹在努力。立足实际,对每一篇来稿,都尽心尽力地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争取让它以最好的样貌面世。
天地对万物从来都是大度包容的。于此最丰盈的时节,尚留出了几分疏朗宁静的空白,待后来者去耕耘涂彩,去播种新的希望。庆幸,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