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藏
叶落,是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四季交替每岁枯荣。这种现象同样在我老家的院子里年年发生。老家院子很大,那是从曾祖父辈继承下来的。院子里临围墙种了好多棵树,杜英、梅树、茶花、苏铁、蔷薇、五针松,当然还有一棵树龄二十多岁的雕樟树,也是这些树中最大的“树王”,树们都是父亲生前留下的活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唯独那棵雕樟最特别。不仅大,而且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如一顶大伞盈盈地撑开在那里。
去年八月三十日,老家院子里的那棵雕樟树,突然落了一大圈叶,遍布树下。虽是落叶,但枚枚显得金黄硬扎,且叶子掷地有声。
令人惊奇的是,雕樟树大片落叶的那天午后,病中的父亲溘然离世。
雕樟树,属樟科,多喜欢生长在海边的丘陵地带。在起伏的丘陵中,它随遇而安,凡有沃土,可长成参天大树,若置身贫瘠山梁处,则形似灌木。它的落叶,与众不同,尚未枯萎,呈金黄色时乃坠然而下,遇有岩石或坚硬之地,落地时会发出“啪”的声音。落叶,不仅挺刮,且纹理细密清晰,如同人的经脉一般。因此,我常在树下闻听叶落之声,如同倾听一棵树的诉说。
雕樟树是二十多年前父亲从山上移植于院内的。刚种下那阵子,才齐膝高,拇指般粗,略显蔫然。数周后,雕樟树开始成活,向下扎根,朝上长个。以后的年头,雕樟树生长旺盛,一年长一个个儿,每年初春,雕樟树会绽出紫绛色的嫰芽,小指一般齐刷刷向上,煞是可爱,它边长嫩芽边会脱下一层包衣,无独有偶,它的包衣脱下掉落时,同样落地有声。于是,仲春乃至春夏之交,树冠披着一柱柱新芽,层层紫绛渲染在树冠,而树底下则铺上了一瓣瓣翠绿色的嫩叶,新陈代谢之际,一派生机盎然。
由于我家院子现在的地面是在原水泥地加土后围成的,因此,泥地底下夹了一层硬地基,种上去的树不像大自然那样有很深的泥层,它的根系只能横伸,所以栽种的树木如同大盆景一般。十几年后,雕樟树就长成巨伞形,下小雨时,撑开的树冠为树下的人挡风遮雨,盛夏的时候,则为你遮阳,在树下乘凉,抬头仰望,斑驳斑驳的,仿佛将天空剪成了一块块碎布。后来,树上叽叽喳喳有鸟儿过夜,更有白头翁和七姐妹鸟在树上搭窝,生儿育女,年年如此。
有人来家里作客,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棵树,都会啧啧称赞“格树树形真好。”得益于父亲栽种的这棵树,每每双休日回家,若是天晴,我总会移来木桌竹椅,喝茶阅读思考,在树影的庇佑下,十分惬意。坐在树下,常有惊喜,待要喝茶,金黄的树叶冷不丁翩然而下,“噗”,不偏不倚掉在杯中;闭目遐想中,忽然树叶紧贴前额而过,恍若灵光一现;树叶也会逗你,立在树下,光滑的叶子借着自由落体,冷不防钻进你的脖子,带来一丝凉意……
放牛娃出身的父亲,对家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极赋情感。在院子种树,在自留地边植木,成为他的一大爱好。我印象中,父亲栽种过的树木,有桂花、苦楝、珊瑚、柿树、金橘、杨梅、沙朴……还有各种竹子。
以至后来,父亲担任了生产大队负责山林的干部,曾带领社员引进良种,在炮台岗、中岭脚开辟了浙东穿山半岛上较早的杉木基地,又在雨林岙、樟岙、后山岗、乱石山建起了盛产杨梅、茶叶、油茶、柑橘、金针花、西瓜等林特产品的山林队,小门也因出色的林特生产,远近闻名。
父亲任大队支书的时候,正赶上“全国农业学大寨”那战天斗地的岁月,因此这段时期也成了父亲人生历程中最辉煌的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县里在小门生产大队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试点,当时镇海县委负责农业的副书记段凤章(后任宁波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对口联系小门。有年年初,县里召开县、公社、大队三级干部大会,父亲代表小门在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段副书记是山东南下干部,对干部要求严格,而且工作作风十分踏实。上午县里大会结束后,他不通知任何人,下午专门驱车赴小门实地察看。到了小门,不去大队部,而是将车子停在路边,徒步进村庄,一边检查一边向社员打听父亲的工作作风如何为人怎样。当时,好多社员都说父亲出身贫苦关心群众又实干,还经常参加集体劳动,他现场也看到小门社员挖河挑墩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脸上露出了笑意。段副书记终于在劳动的人群中找到父亲时说:“你在大会上的典型发言,我信。”段副书记从此十分关心父亲的成长,有年他带队赴山西大寨参观学习,担心父亲吃不饱,就把自己省下来的面包,硬塞给父亲。父亲后来还成为公社不脱产的党委成员。
后来,父亲几次参加省、县组织的参观团,赴山西大寨、河南林县、本省南堡等地学习。特别是父亲参观了大寨大队虎头山七沟八梁一面坡、狼窝掌自然环境恶劣的山上建梯田的情景,心有感触。回来后,召集大队干部开了几次夜会,决定改造谷冲山下乱石滩,组织社员,经过几年艰苦奋斗,硬是在乱石成堆、荊棘丛生、山水横流的半山腰,用炸药炸、钢钎撬、铁锤捣、乱石垒、畚箕挑,建起了层层梯田,办起了小门大队第四个山林生产队,把昔日的穷山恶水,建成了盛产茶果的桃花源。又大规模开展了治山改水整地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门填平了近二千米弯曲的老河,开挖了一条长达一千四百米的新河,当时全是靠上一代社员用体力铲挖肩挑车拉完成的。“那个年代的小门人真是辛苦。”新河挖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父亲带领社员在河岸植树造林,开始时种植柳樹,后来改种樟树,由此不仅巩固了岸基,而且美化了乡村。父亲和社员们一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着“田里是粮仓,山上建银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
父亲带领社员改山、治荒、造梯田,挑墩、挖河、填低洼……是典型的“泥腿子书记”。曾听别人讲过一个细节:当年村庄里搞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河掏了一半,结果天寒地冻河道里结了冰。村民背着劳动工具来到河边,望而却步。怎么办?如果不抢时间及时挖通河道,势必影响来年的春耕生产,这在当时可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四季农时所不能耽搁的。当时,父亲二话不说,脱掉鞋袜,卷起裤卷,第一个光着脚,踏破冰窟窿,下到河里干了起来,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破冰”,忍着严寒铲土担泥……这正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写照,靠如此的吃苦精神,村民们改变了家乡穷山恶水的落后面貌,也就是这一细节,成为社员心目中“榜样”二字的最好注脚。因此,父亲带领乡亲们实干加苦干的做法受到了上下一致的好评,在当时成了“新闻人物”:地区的广播电台播出过长篇通讯,在省报的显著版面受到过表扬,也在参加全省两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受到当时国家主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兼副总理陈永贵和两任省委书记谭启龙、铁瑛的亲切接见,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大人物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于是在会议结束回来后,父亲的双手成为小乡村的“圣物”,老百姓带着十二分的虔诚朴实和惊喜交加的情感,争着来和父亲握手,边握边激动地说:“让我们也沾沾光。”是的,应该沾沾光,这里有全体社员的辛勤汗水。
父亲任支书时,在社员心目中就是一棵树,是一棵腰板挺直的树,正直公道无私,心地善良。队里的大小矛盾,包括邻里家庭纠纷,基本都就地化解,少有出村的。我懂事后,记得父亲还救过三条人命。我们同族的云德公,曾经是小门第七生产队队长,有一年使用一种新农药,喷农药时背包机故障,云德公不明就里用火柴照明想看个究竟,由于农药中有易爆气体,霎时背包机内发生爆炸,把云德公整个脸炸成黑包公。那时农村各方面条件差,没及时去医院就医。到了晚上九点多,父亲开完夜会心理不踏实睡不着觉,就去云德公家探视,一去不得了,云德公的头肿胀得像小木桶。父亲一看不对劲,赶紧叫上大队的一台手扶拖拉机,连夜赶到宁波二院,抢救后才拣回了云德公的一条性命。还有,村子里的阿毛公和财兴叔,因外村人在小门被害,本来与他俩无涉,公安排查时由于种种原因,把他们列为重点嫌疑对象,差一点把他们抓进去审讯。父亲对这俩人知根知底,分析来分析去,始终认为俩人杀人作案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于是以个人的人格作担保,要求公安机关再认真仔细调查破案。后来终于真凶查获,还了二人清白。事后,老百姓夸赞父亲,像一棵大树庇佑了两位无辜的百姓。
从儿童团长到团总支书记到党支书到老年会长,父亲像乡村的一棵树,深深扎根于这块土地,须臾不离。
七十几岁后,父亲耳聋体弱,主动辞去了老年会长职务,有人劝他留任,老人说:“身体差了,耳朵也听勿清了,不合适了。”于是,就在自家地里莳弄果蔬,七十八岁后不幸又生了两场大病,八十四岁时终于没有挺过去。
自诩“草木之命”的父亲生命力极为坚强,临终的前几天几夜没合眼,双眼炯然有神。后来,虽然说不出话来,但脑子十分清晰,孙女坐在床边,用手机播放老歌,老人竟然凝神细听,问他一些问题,也能用点头或摇头来表达意思。
父亲是唯物主义者,生前常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又说人是“土生土长”,哪里来,总是要归到哪里去的。
生前,父亲也极爱坐在树下,尤其是天氣晴朗的日子,一家人会搬来木桌吃饭,这个时候,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光。闲坐着,老人常常翘首注视着雕樟,就像关心他自己的一个孩子。当然,老人也关注过树上的叶落,有一天,树上飘下了几片黄叶,敏感的父亲曾摸着曾外孙女七七的头,感慨地说:“七七也五岁了,就像一棵树长出了嫩叶,老叶也该落下了。”
我这时在想,一生爱树的父亲,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树中,无论大小高矮,只愿成为枝头之叶,倘若坠下,也要悠扬而掷地有声,也要化作春泥成为树的养分,在来年的春季重新绽放在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