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东京都市圈名企风采

2020-09-21 08:41邹凤岭
群众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东京都诺贝尔奖都市

邹凤岭

应友人之约,笔者踏上东瀛岛国,参观考察日本东京都市圈,深切感受到科技强企的风采。东京都立于本州岛上,一度资源贫乏,却在二战后较短的时间内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企业集聚地,竞争力位于世界城市排名前列。东京都市圈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持续技术创新力,这使科技经济快速增长成为现实。

科技产业集聚效应令人瞩目

在东京都,人们熟谙要过上富裕生活,唯一的途径就是走科学与创新发展之路,他们极富预见性和科技创新主导力,懂得如何依靠科技与本国实际情况获得财富。

东京都市圈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迅猛发展对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又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上世纪60年代,东京都率先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确定了“在今后10年中,计划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两倍以上,尤其是1961年后的三年间要将平均经济增长率维持在9%”的目标。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中,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些。东京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东京都市圈的形成与整体发展。“70年代之后,东京都科技经济活力十足。伴随经济发展,科技理论研究与实验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佐藤文隆在接受日经社一次采访时的话,揭示了经济要素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东京都市圈是以东京市区为中心,半径为80公里的经济发展圈。东京都市圈包括“一都三县”,即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和埼玉县,陆地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仅占日本陆地面积的3.62%,经济总量却占日本的1/2。东京湾区是东京都市圈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东京湾区为例,可以看到其旺盛的活力。早在1967年,这里就制定了《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想》,推进东京湾区整体升级。经过多年发展,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东京湾区汇聚了钢铁、有色冶炼、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等主要工业行业。港湾区连接了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等大型港口。制造业与港区货物业构成了东京湾区明显的产业分工体系。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自由流动,促使人口和经济更大规模地集聚,加快形成东京都市圈的整体效应。

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在推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东京都科技与企业界看到,创新科技需要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引进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保证充足的研究经费。这些要素无不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来做保障。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东京都率先步入经济与科技发展良性循环期,在此期间相应建立了科技部门、大学与企业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奠定了基础。早在1971年,就提出科研资金投入占整个城市国民收入3%的目标。之后,这一目标逐步增长,推进了东京都迈入世界科技强市的行列,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投入较高的都市经济圈。

东京都的企业科技创新,首先放眼于站在巨人肩上,将世界顶尖技术商品化。通过构筑科技研发高地,集中高新科技人才,进行产学研高度融合创新,走出一条高技术创新成功之路。东京大学国际产学共同研究中心,分别与东芝、松下、索尼等知名公司建立共同研究合作关系。以企业为主,进行共同研究或委托研究,加强人才培养与合作,为企业研发注入自生动力。世界半导体技术最早掌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等人手中,通过科研与企业联手,东京都锁定实用领先科技研究,并以此為目标,推进企业技术再发明,使其商品化。例如,上世纪80年代产学共同研发单晶硅结晶技术,推进了半导体企业的快速发展。1980年全球半导体10大公司中,东京都仅有1家,到了1989年迅速增长到5家,并在储存器生产销售领域超过了美国企业。当年日本的VLSI组合专利和适用新型申请数达1210件,商业秘诀申请数达347件,技术创新站在了世界前列。其中,东京都市圈占有比极高。在东京都,筑波大学科学城等合作研究场所与科技研发城,以集约化、规模化方式,快速进行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站在了全球竞争制高点。

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得力于企业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东京都市圈企业技术创新,在成功推进高新技术商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技术研发与创新。京瓷集团公司是1959年创办的一家京都街道小企业,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经40多年的发展,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500强,并领先于三洋、日立、东芝、松下、夏普和索尼等知名企业。之后,相继在世界上推出无线电话机、太阳能发电设备、车载对讲机等领先于市场的高科技产品。京瓷公司正是凭借原发技术产品,走出日本,进入美国高科技产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京瓷的高科技陶瓷产品,最先用在了美国航天阿波罗号上,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全球市场信誉。

工匠精神持续展现人文气质

如果说东京都科技创新兼具科技因素和企业内生因素,那更为重要的则是一大批科技人才对创新的执着精神。日本科学家吉野彰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为表彰他在“推动锂电池发展”上的贡献。早在2001年东京都推进实施“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获得更多个诺贝尔奖”的目标。此后科技界、企业界的工匠精神得到了总爆发。2001年到2019年间,日本获得了19个诺贝尔奖,平均每年获得一个诺贝尔奖项。自第一次斩获诺贝尔奖以来,日本累计已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

对工匠精神的坚持,对名誉的追求,以及深入骨髓的自尊文化,是推动东京都市圈企业创新的精神力量。勇于创新,极致认真,脚踏实地,细节严谨,目标追求执着,体现在京都企业匠人文化精神之中。在已获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中,很多人的出身平凡,但他们对科技创新执着追求,创造了不凡的成绩。1981年,吉野彰进入锂电池领域时,没有人能预见到IT行业的发展和便携式设备的广泛运用。吉野彰以“使摄像机变得更小”的执着追求,数十年不变地进行研究,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果。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曾说:“保持孤独,我才能逼近事物的本质,让我产生新的点子。”出生在小渔村的中村修二,读完一所普通大学,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却以矢志不渝的专注与工匠精神,开发出了高亮度蓝色LED而获诺贝尔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贾潇潇

猜你喜欢
东京都诺贝尔奖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诺贝尔奖知多少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