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2020-09-21 08:51缪克构
文学港 2020年8期
关键词:紫云英燕子

缪克构,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1974年出生于温州,主要作品有诗集《盐的家族》,长篇小说《漂流瓶》《少年海》,自选集《渔鼓》等十几种。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中国长诗奖以及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文学奖、上海文化新人獎等。现为文汇报社副总编辑。

小人书

在家旁边的小弄堂被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取代之前,我在拥挤的小马路旁淘到了近百本小人书。这些半新不旧的小人书摊在破旧的塑料布上,和菜叶子、垃圾堆、自行车、流鼻涕光屁股的小孩混在一起,在薄暮的光亮或昏暗的街灯下闪动着旧岁月的气息。这些小人书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版本,如此巧合地对应着我的少年时代。小人书曾是我成长岁月中唯一可以阅读的书籍,如今虽无一存留,但给我带来了隐秘、难忘和激动的岁月。不曾料,二十余年后,我会在城市的一隅与它们相遇,拂去岁月的尘埃,熟悉的画面一一呈现,给我带来了激动不安的回忆。

我的少年时代,除了课本,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是无书可读,的确无法在贫瘠的乡村里找到书籍。小人书是个意外。在我还未识字的孩童时代,爱缠着会讲故事的堂姐,她给我们讲述《大闹天宫》《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反复讲述的这几个故事,我却百听不厌。我上学以后发现,堂姐原来藏着几本小人书。于是给她捶背,给她捏脚,给她跑腿,软磨硬施,终于一一讨来看过。但很快就觉得不过瘾。有一日去打酱油,突然发现在供销社的玻璃柜台里,与花花绿绿的糖果摆放在一起的,居然还有彩色封面的《木偶奇遇记》。于是一分一分地攒钱,一等到足够买一本,便飞奔而去买来;小心捧回,寻个角落迫不及待翻看起来。

小人书用最节制的语言,配以画面,将故事情节最大化,它其实在教会一个人怎么样用简短的话语,将一件事情表述清楚,同时又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当我的肚子里有了一些故事以后,把它们讲出来成了我新的爱好。我带着那些比我还小的孩子游荡于村头巷尾,找到一棵树下或者一片草地,就一屁股坐下来滔滔不绝开讲。

有好几次,我还在班级和年级的讲故事比赛中拿到第一名。我一向严厉的父亲因此不得不对我刮目相看,还在我母亲面前好好地表扬了我一番,从此认为我或许可以走上读书这条道。

小人书给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知识,我后来不止一次看到,一些作家的少年时代都受益于小人书。事实上在很多文学作品被视为“毒草”的年代,只有连环画才是唯一可读的书籍。种类很多,据查,“文革”十年出版的连环画有一千五百多种。印数也十分惊人,仅《铁道游击队》,自195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来,先后就再版二十次,累计印数3652万册。正是这样庞大的数量和种类,没有将我遗漏,使我在贫瘠的乡村仍然可以看到名目不少的小人书,给我的成长岁月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可惜,我对那些画面兴趣不大,而对那些有限的文字百读不厌。这也注定了我后来喜爱写作而无缘绘画,在创作时又热衷抒情而不爱写实。

邮递员

十五岁以前,作为一个从来还没有去过县城的乡村少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邮递员。身着绿色的服装,脚踏结实的自行车,一路按响清脆的铃声,在尘土飞扬的乡村小道飞奔而过,那就是我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梦想。

我记忆中的乡村邮递员是个翩翩美少年,瘦长的身材,白皙的面孔,行色匆匆,沉默寡言。每隔几日,有时是黄昏,有时是清晨,他就会在村口的小店前停住他那匆忙的步履,手脚并用支好他的邮车,然后从斜挎的邮包中取出牛皮纸、白皮纸的书信,有限的几封信件,他一一翻看——第一封被插到最后一封——然后留下了三两封,有时甚至只有一封。少年飞身上车,响起一串铃声,在薄暮或者晨晖中,飞驰而去。

这里面就有我的信件,来自外省笔友的来信、民间的诗报诗刊,还有本县唯一的一份文学杂志。在1990年代初期,文学理想就是今日青少年钟爱的网络游戏、流行歌曲。在贫瘠的乡村,它更像仙女一样让我感受到人生的光芒。这些信件经过长途跋涉,不断地被分拣、被归类,然后从乡村邮递员的手中翩翩而至。当我手拿这些来信,常常会显得激动不安。文学让我体会到另外一个世界,感觉到内心远比大海辽阔和浩渺,美好的情怀常常让我寄情于山川河流、一草一木,我抒写起人生最质朴的情愫。于是,我更加频繁地买来供销社里简陋的信封和蒙上尘土的邮票,将写满文字的方格纸、练习本甚至草纸一一抚平,郑重装入。这些信件和稿件似乎有了千斤的重量,沉甸甸地握在我的手中。在清晨或者黄昏,我站在路口,看着少年邮递员从尘土飞扬的乡村小道上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往往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我像交付自己的命运一般将信件递给少年邮递员,看着他用修长的手指接过去,装入邮包,然后看着他绝尘而去。少年邮递员身材瘦长,面孔白皙,行色匆匆,不置一词。他就像一个使者一样让人觉得神圣和珍爱,让人充满了向往和等待。

在我的少年时代,等待邮递员几乎成了我生活中重大的事情。当那些外省来信和刊登了我最初文字的报刊来到我的手中,我无限惊奇地发现世界的丰富和文学的美好。邮递员几乎成了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隐喻,那是一种与希望、与前程、与命运紧紧相连的隐喻。事实上,我没有失望,邮递员给我带来的正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希望、一种迥异于乡村生活的前程、一种此后被改变了的命运。

快过年的时候,我大哥说托人从乡下捎来了一袋蛏子干、两只熏好的土鸡、三条晒干的鳗鱼和几斤软壳的对虾。他知道我在上海就馋自家做的这些东西。他在电话里这么一说,我马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在家等啊等,口水都快流出来的。

我在温州海边长到十九岁,不可救药地爱着大海、海鲜,还有家乡其他的美食。在上海读书工作虽然已到第十四个年头,但乡音无改,口味依旧,常常馋海,馋海中刚刚捕捞上来的鱼虾螺蟹。每次回家,立马站没了站相、坐没了坐相、吃没了吃相。我是真馋。

过年的时候就更馋。小时候,年关将近的时候,春天开始养的一窝鸡,这会儿都长大了,留下几只会下蛋的母鸡,便都宰了,挂在屋前晾干,放锅里加了桂皮、茴香、调料煮熟,然后用米糠熏,香气四溢,让人喉咙口都忍不住要伸出一只手来。剖好的鳗鱼、墨鱼,用筷子撑开,长长地垂挂在屋檐下,鲜美饱满的肉散发出一种甜味。到了一年一度做年糕的时候,闲置的石臼子,曾被风吹雨打,曾被顽皮的小孩撒上尿水,这会儿被冲刷得干干净净,蒸好的几笼糯米饭,倒进去,几个青年抡着锤子,锤成糍糍的一团,散发着热气、散发着香味,被抬上一张早已铺好的门板上,一字排开的雕花印案,抹了菜油,男人们粗厚的手摘来糍糍的一团糯米填进印案,立即压出了一条条的年糕,挤出的一点边角料,便丢给一旁早就流着口水的孩子们。

靠海吃海。虾、鱼、蟹,晒成干,制成冻,挂在阁楼上,藏在家橱里,可以从年尾吃到年头。正月初一,村头舞花龙,正月初三,村尾舞狮子。新桃旧符,爆竹声声。客人一拨一拨地来,晒着太阳,就着海鲜,喝着米酒,脸色酡红,酒气熏天,大话連篇。到了正月初五以后,走亲访友基本结束,年货也吃得差不多了。勤劳的人开始赶海,归来时路过我家门口,那小虾还在箩筐里跳动着,那带鱼还闪着银光。母亲买下一些,再到自家的菜园子里拔几棵盆菜,摘几根小葱,放在锅里一起烧,只需放几粒盐,其味立即鲜美无比。

照理说,这些都是平常的东西,在上海这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城市,何以会让我回味不已?大概一则因为距离产生了美,二则因为这些年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化了。年味年味,让人馋的是那种味道。这种味道不仅仅是美食的香味,还包括那种平时不闻的燃放爆竹的声音,和那种舞花龙走马灯的喜庆气氛,更重要的是那种终年忙碌后突然空出来的一段可以无所事事、吃吃喝喝、细细回味的日子。如果对食物没有欲望,流水般的日子也不会停顿,怎会让人有不一样的体味?那过大年与过每一个凡常的日子会有什么差别?

可见,我馋的是一种体味。

乡村影像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有了第一部黑白电视机。那个时候要看电视节目,难。还好,电视机是我叔叔家的。那也不容易,巴掌大的电视机,藏在卧室,夜深了才打开,恐怕只有老鼠才能进得去。总算好,有过年过节,电视要敞开来放几回;有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因为剧情太吸引人,一到夜里门口就围了一群人,不开放不行。但还是不容易,就心里老是想着这个事儿,用橡皮和糖果巴结堂弟,好能够和他挨一起看看电视。

那个时候,看电视好辛苦。坐在地上,很累地仰着脖子,也就罢了,最受不了室外天线迎风飘摇,常常只见一屏雪花。终于,姐姐出嫁,家里买来一个17吋电视机,狠狠看了几昼夜,可惜马上陪嫁走了。熬到大哥结婚,终于盼来一部可以留在家里的电视机了,但我要转到镇上读中学了。我少年时代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电视机,日夜抱着睡觉。今天,我家里有了两个电视机,结果,除了收看新闻或者“借壳”看看碟片,基本闲置。

读初中时,乡村里出现了一个录像厅,在河边搭出来一间大毡房,摆上一排排长条凳,一个小小的投影器,在前头高高摆着。卖出的票上虽然写着座次,但一到放映时差不多都要为争位置打架。而放的影片基本都是港台武打片,“好功夫!”谁赢了大家就一片喝彩。拥有一身李小龙式的好功夫是所有年轻人的向往,于是拜师学艺、拉帮结派成为时尚,结果,寻衅闹事,打架斗殴,成为一段混乱的乡村生活史。因为流转不便,几部片子放了不止三遍,反反复复终于把观众弄得乏味,这时候开始“加片”,其实,那就是情色片。前两场放罢,“加片”开场。也不卖票,成年人每人收一块钱,半大小伙统统拦在门外。结果毡房的墙上被钻出了很多小孔。那怎么能看得清楚呢?这就是隐秘而躁动的青春期。

在乡村影像中,最繁华和热闹的景象是放映露天电影。每到集市的日子,或者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或者村子里的树木被砍了,大家就奔走相告,因为,要放映露天电影了。

谁偷砍了防护林里的木麻树,谁就会被罚放映一场电影,这是村里好些年来的规定。在电影开映前,村长拿着扩音喇叭对大家进行教育:“今天放这场电影,主要是对砍伐木麻树的罚款。大家知道,防护林是用来固土防沙、抗击台风的,而不是用来搭房子当柴禾的。上面有规定,谁砍树,罚谁款。罚款,就用来放电影,对大家进行教育,告诉大家不能再砍树了。”

村民们在底下大声嚷嚷:“快放《地道战》,快放《地道战》!”

为了看电影,大家晚饭后一早就拿着矮凳,在村东头坐好了。两根长竹竿竖在一面斜坡上,一块四周镶着黑边的大白布被挂了起来,这就是银幕。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放映员驾着小船,运来了放映机和装在一个大铁盒里的影片。在村里几个年轻人的帮助下,放映员在银幕前架起了放映机。这时候,四乡八村的人已将村东头一大片空地坐满了。卖零食和水果的小贩也早早抢占了地盘,点起了油灯,开始做生意。

露天电影作为乡村中独特的教育方式,与集体的娱乐事件紧密相连,它其实在默默地传递一种文化和礼教。可惜,在九十年代以后露天电影逐渐消失,只剩下记忆和怀念了。

紫云英

有一种美丽的花,我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学名。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我一直不知道它是哪一种花。如果我早就知道它叫紫云英,我就不会那么怅惘。如果我永远都不知道它就是紫云英,我也不会那么忧伤。

它叫田草,它叫绿肥,了不得,它叫红花草,哪比得叫紫云英?多美的名字呀,才配得上如此美丽的花!秋收后,它的种子被撒在田里,经过半个冬天,田野上长出星星点点的白芽。春寒料峭,它慢慢长出双叶生的绿叶,开始是一片嫩绿,茵茵如婴儿的浅笑,叶端还有卷曲的嫩须,渐渐爬出长长的翠蔓。暖风一吹,呼啦啦一下窜出很高,碧绿、深绿、纤尘不染。不久,开出很多蝴蝶状的紫红色的花,接连不断,如华美的地毯,缀着花,铺开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三月里,成千上万朵紫云英蓬勃盛开,一直伸向远方,仿佛与天相连。

家前面就是大片的田野,没遮没拦地伸展开来。春天,光秃秃的土地上,突然就绿起来一层,既而,缀上了一朵又一朵的紫色的花,蜜蜂不知从哪里飞来,嗡嗡地追逐着花朵。如果你没有见过那种景色,一定不晓得那种蓬勃。如果你没有在那种环境里生活过,一定也不晓得那种喜悦。从田野上走过,就像走在油画中。摘来带露水的紫云英,春光会把屋子照亮。

然而,紫云英必定要迎接自己悲惨的命运,偶然也有人用它的嫩茎作蔬菜的,但在春播前夕,大片的紫云英还在粲然开放着,突然会被埋在田地里,让它腐而为肥。看着那一卷卷被犁起的土地把紫云英埋葬,心里不知道有多么忧伤。只有那些在角落里、在田埂上的紫云英,还残留着孤独的身影。因为太稀少了,你站在远处几乎看不到它,那些原先胖嘟嘟的花瓣,黯淡了,消瘦了,干瘪了。仅仅几天的时间,一片紫色的云朵就像被风刮走了,留下一片狼藉的土地。

知道结局,就不忍见紫云英。所以,如果你要看紫云英,一定要赶早,看完了,就走吧。每一次逗留都是一种伤害。

但是,怎么会忘得了紫云英?

有一本小说里写到紫云英,从此,我就不忍释卷;有一张图画里绘着紫云英,从此,我就把它挂在床前;有一种蜂蜜采自紫云英,从此,我就长饮不辍。

跳鱼的黄昏

大海的黄昏是宁静的。因为是阴天,夕阳躲在了云层的背后,暮色悄悄笼罩了四野。没有风,没有船,没有归来的赶海人,海面显得干干净净,只有薄薄的一层海水从海天处姗姗而来,迈起了裙边似的脚步。大海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浸润了,像一位太过疲倦而沉沉睡去的母亲,任凭孩子爬到身上,拂她的长发、捂她的鼻子、吻她的乳房。

潮水一层又一层叠加上来,海水在慢慢加厚,但黄昏的宁静是依然的。沙鸥无法在涨潮的海面觅食,一群群飞走了;风水蟹、濑尿虾、大脚蟹纷纷躲在了泥洞里、石缝间;只有跳鱼蹲在海岸边,独享这宁静的黄昏。跳鱼虽有穴居习性,但很多时候它们靠着岩石和堤岸休憩。也许大海太辽阔了,而跳鱼又缺少搏击风浪的本领,所以它们更愿意在退潮时分的滩涂上戏耍、觅食,而潮水一涨上来,它们就一起跳到岸边,排着队,甚至一条叠着一条,静候涛声远去。

这时候,跳鱼都还小,在堤岸边,一只只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抬头望着天,享受着黄昏无人干扰的快乐,独自拥有宁静的世界。

天色有些暗下来,有些闷热,我怀疑可能有暴风雨。果然,一大片乌云自西北方向卷来。不一会儿,开始有风。一点、两点,豆大的雨开始落下,我们跑上堤岸想看看海,只见顷刻之间狂风大作,夹杂泥沙扑面而来,让人无法睁开眼睛。人似乎也站立不住,在风雨袭击下一时陷入困境。豆大的雨已连成一片,打在皮肤上有些疼。

我们赶快下堤,找到临近的一间小屋躲避风雨。此时向窗外望去,天色阴沉,远山被雨纱隔断;近处的小树在风雨中摇曳,孤单的身影使海滨原野显得更加空旷;空中有几只海燕在搏击风雨,飞得极其缓慢,但没有停止前进,不一会儿,慢慢消失了踪影。

雨下了半小時,渐渐变小,风也止住了,感到有些冷意的身子重新变得暖和。再去看海,海水已经涨高,将海草淹没了。海面还是平静的,空气像被洗过,远处的海船和山丘显露出来了。海变得更大了,开阔的境界把一个人的胸腔撑开,用清新的空气洗涤一番,带走了心中的哀愁。

跳鱼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它们有的爬上堤岸戏耍起来,有的则在水面上跳跃着、转着圈。小螃蟹们不再躲躲闪闪,而是大胆地爬动着,相互串门。海燕历经风雨,身手变得更加矫健。暴风雨过后,陆续有人来看海,海边变得热闹起来了。

突然,天空出现了一道闪电,过一会儿,又是一道闪电,十分清晰,十分美丽。乡谚说,这是明日天晴的预示。

此时,黄昏已渐渐地沉入了大海。

长夜守灯

八十年代初期浙南乡村的夜晚,电来得晚,去得早。经常停电,电像戈多,让我们久等不来。有电的夜晚,灯很灰暗,是白炽灯,很低的瓦数。远处的灯就像萤火一样。

月亮是经常光顾的旅人。水洗的月亮从大海里爬起来,褪去一层湿漉漉、灰蒙蒙的水汽,变得皎洁起来、明亮起来,它在一个个枝丫上做巢,从叶片间洒下碎银般的光亮。有月亮的夜晚,是平静的夜晚、美丽的夜晚。

这一个夜晚停电。月亮也不来。今夜有暴风雨。

父亲的船还在海上,父亲和他的水手,都还在海上。今夜该归船,但今夜有暴风雨。风呼呼地在窗外刮着,像魔鬼在吹口哨;雨在瓦楞上撞出粗大的声响,像魔鬼密密麻麻的脚步声。父亲的船在大海中该是一叶扁舟,在风浪的漩涡中,该是一片飘零的叶子。

母亲的灯亮着,是煤油灯,那时我们还叫洋油灯。很微弱,但很顽强。很粗的灯芯,用剪刀剪去上面的一层,灯火倏地明亮起来。煤油灯挂在织布机上。母亲在织布。

在我的眼前一晃一晃的灯火慢慢端正了身影。我睁开了眼睛,看见母亲在发愣。她回头问我们姐弟四人,你父亲的船,不知停在哪里?

哥哥和姐姐都睡着了。我最小,懵懂无知,只感觉到在黑暗中暴风雨袭来时无边的恐惧。

没有人给母亲以回答。父亲的船也许还未启航,正静静地泊在哪一处码头;也许正与风浪搏击,风雨满舱;也许已提前返航,此刻正泊在江口码头,明天一早,就能回来与家人团聚。

暴风雨在继续,滔天巨浪也在继续。母亲的担忧像无边的大海。听听,你父亲的船开到了哪里?她提着煤油灯,走到床前。很宽敞的床上,睡着我们姐弟四人。她拨亮了灯火,把它挂在床头。她坐在床上,望着灯火发愣。

不知过了多久,我在迷迷糊糊中再次醒来,看到了母亲。她还在用剪刀修剪着灯芯。蚕豆般的灯火在我眼前一跳一跳,在母亲的手移开后再次更加明亮起来。

我不解,母亲为何不停地添亮灯火,仿佛一刻都不曾停过。

许多年过后,我读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经常通宵写作,他的窗前发出不灭的灯光,塞纳河上的船只依照那灯光矫正自己的航向。我知道了,母亲原来想为父亲点亮一盏灯,好让他在茫茫大海无边的黑暗中,不断矫正他的航向,认得回家的路。海何其遥远,灯火何其弱小,但母亲固执地拨亮灯火,好让它明亮一些,更明亮一些。

那一夜,母亲的灯火终夜不灭,它散发的温暖绵延不绝、无所阻挡;它点亮的希望照亮夜空、所向披靡!

第二天傍晚,父亲平安归来。那艘不足二十吨位的渔船,果然在昨夜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有好几次,机器被雨水浇灭,黑暗中,不见一丝亮光,船在巨浪中像要翻过来,但父亲心头仿佛正端坐着一盏明亮的煤油灯。作为船长,他以自己的镇定、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带领大家闯出了险域。

母亲,为父亲点燃了一盏爱的灯火。这是一盏无言的灯火,默默散发光亮,让两人默契于心。

事实上,母亲就是父亲的一盏灯。他在海上奔波了四十年,虽然历险无数,但每次都没有危及生命和财产。

而在母亲病逝后,父亲郁郁寡欢,数年后终于跟随着去了。

父亲的心中,那盏灯灭了。

羚羊角

三十年前,我三岁,我姐姐十三岁,刚好相差十年,当中隔着两个哥哥。我父亲出海,我母亲因为做手术,住进了乡卫生院。生活的重担压在姐姐肩膀上。姐姐带着我们,吃饭,睡觉,玩耍。她自己还是个小姑娘,瘦弱如黄花菜,不知道这日子怎么打发。

果然,麻煩事情来了。一日夜里,我突然发热,面部及身上出现皮疹。小姐姐哪里懂得我得了伤寒?我喊饿,她便端来冷饭,我喊渴,她便舀来生水。两天后,我身上皮疹突然消退,继而又高热咳喘。热火熊熊,仿佛要从喉咙中冲出来。我日夜啼哭,很快瘦得就剩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小命几乎难保。

这急坏了小姐姐,她哭着喊着叫叔叔划着小船,将母亲从乡卫生院载回来。乡村的赤脚医生很快被喊来,给我打针。薄薄的一层皮肤挑起来,下面就是骨头了,让人心疼得直掉泪。打了两针,不见效果。赤脚医生冷冷看我,说,要不买一块钱羚羊角屑,调了给他喂下,或许还能活过来。

一块钱,是大价钱了。平常怎么会舍得花?为救命,得花。小叔叔跟着赤脚医生,走了很多路,终于买来一小袋羚羊角屑。小姐姐在锅里调好,给我分三次服下。两日后,热退、喘止,诸症均消。

瘦弱如黄花菜的小姐姐从此记住了:羚羊角,救了弟弟的命,救了她日夜焦灼的心。

对这一切我一无所知。很多年后,姐姐告诉了我。我从此记住了:羚羊角,救了我的命,救了姐姐日夜焦灼的心。

三十年后,姐姐大病一场,在上海住院、看病,守护在她身旁的,是已经健康成长、留在城市工作的小弟弟。为姐姐寻医,为姐姐求药,我就是三十年前那个内心焦灼的小姐姐,而姐姐就是三十年前那个瘦弱的小弟弟。我仿佛看见了三十年前的小姐姐,扎着辫子,背着我,哄着我,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在夜里茫然无助地闪动。但当年的小弟弟已经长大了,学会了奔跑,学会了寻找“羚羊角”。

姐姐恢复得很快。治好姐姐的,不再是当年的一小袋羚羊角屑,而是羚羊角的故事留在我们姐弟心底的牵挂和温情。

燕子来时

去年年关时大伯去世,还住在故乡老宅里的,只剩下三伯。今年春天,花褪残红青杏小,翩翩新来燕,双双飞到堂前入住,老宅再一次显得有生气了,令人生出无限喜悦。

老宅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从曾祖父这一代开始居住,因为靠近海边,台风来时被刮塌过,涨大潮时被淹没过。我七十年代出生时它已风烛残年,两头造起了一排二层的楼房,把它夹在了中间,像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搀扶着老态龙钟的老人。老宅的瓦楞上青苔处处,春天里开着瓦花,从屋檐的细缝间垂下来,像老人细长的胡子。

老宅一直保留,不仅仅是因为里面还有老人守着。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家族的公用空间,老宅一直是祭祀祖先、摆设灵堂之地。几年前我九十六岁的老祖父去世,我们就是从老宅将他送走的。隔半年,我九十二岁的老祖母也走了,我们还是在这里将缩成一只小鸟般的老人送走。没想到一年后,二十八岁的堂弟也被送进了这里,他被车子压折的身子摸上去温润犹存,让人止不住泪如雨下。

老宅阴暗、破旧,常常令人伤怀。只有燕子来时,才显示出生机活力。我记得小时候就和小伙伴们在堂屋的泥地上席坐,一边听燕子的呢哝,一边听摇着纺车的堂姐讲故事。那是春天里最美好的日子,大片的田野在屋前铺展,郁郁葱葱的秧苗上方飞着数不尽的燕子。在哺育的季节,繁忙的燕子爸爸妈妈不停地飞进飞出,每一次归来,燕巢里总是叽叽喳喳伸出五六个黄嘴巴的小脑袋,我小时候最关心的就是,这一回燕子妈妈该把虫子喂给哪一只小燕子了。燕子爸妈很聪明,似乎从来没有把喂食的次序搞乱过。

大伯在世时,老宅的大门都由他开和关。守着老宅的大伯,同时在守着燕子。春天时一早开门,燕子便飞出去觅食,堂屋的地上留着一摊燕子的粪便,大伯乐呵呵收拾干净,从不见他有怨言。夜里,大伯抬头看看梁上的燕巢,看见两只大燕子已经归来,才放心关上门。每一年燕子飞走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大伯怅然若失的表情。

老宅堂屋的燕巢,已经存留了很长时间,每一年都不会空着。不知道今朝飞来的燕子,是不是上年那对燕子的后代?每一只燕子对我们来说,都是相似的。每一个燕巢对燕子来说,是不是也都相似?

大伯不在了,老宅还在,燕子照样归来。为燕子开门的,换成了三伯。

童谣里的故乡

从地理位置上讲,故乡不过千里之外,中午驱车出发,可以赶得上吃晚饭。但巢里住着的已不是旧时燕,院里开着的也不是牵牛花。母亲已经不在,那里,就不是可以寄存的家了。

过三十岁后,人的心境大变。在拥挤的城市里行走,疲倦时常常会抽身望一望故乡。那些人、那些事,就会回到眼前,那些景致、那些童谣,就会回到脑海。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首四季谣:

正月灯

二月鹞(即风筝)

三月麦秆做鬼叫

四月地檑(即陀螺)勃勃跳

五月龙船两头翘

六月六,河水滚河毒

七月七,巧手侬子(一种米做的食物)成畚箕

八月半,粉干成大担

九月九,日头佛落山早

十月十,番芋连根掘

十一月捡猪屎

十二月烘火篓(铜制,里面放火碳,冬天取暖器)

这是小时候我经常唱的童谣,一年之中每个月都有一种特别的快乐,在天真活泼的歌声中,整个农村生活的乐趣都显现在眼前。灯,是乡村新年娱乐的一种游艺物,用彩纸粘附在竹条做成的虾灯、鱼灯、马灯、龙灯上,在夜晚提着走,可以带来吉祥。鹞就是纸鸢,做成蜈蚣、蜻蜓、飞鸟、蝴蝶的形状,在二月广袤的野地里,迎风飘摇。三月里,麦秆做成的口笛,横在嘴边,可以吹出螺号般的声音。几个小伙伴人手一根草绳,轮流抽打陀螺,好让它不停转动,这是四月里我们放学后最爱玩的游戏。农历端午时节,乡村集市,最高潮的节目就是龙舟竞渡,七八条色彩各异的龙舟从不同的村里驶出,在最宽阔的一条干流里一字摆开,河两岸站满了呐喊助威的人,划水声、锣鼓声、呐喊声,声声传出很远。六月是炎热的季节,乡村里的小河干涸了,可以光脚踩着瓦砾过河。七夕,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娘家的回礼是一种粘着芝麻的糖饼,咬下去香而脆。八月半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月饼是稀罕物,吃一顿粉干(米线)就算过节了。九九重阳,节气变化,阳光也柔和了。十月霜降,地里收成,番薯也是口粮,掺在日见稀少的米粒里,可以将一家人的肚皮填饱。十一月准备过冬,背起竹篓捡猪屎,晒干后可以当柴禾烧。到十二月终于可以闲下来了,在寒冷的日子里,手捧火篓子取暖,一年也过到头了。

这首童谣不知始于何年,代代相传,口口相传,十分妥帖地描述了故乡温州的一年四季。它以农历节气为序,结合乡村里的农时、娱乐、交往,呈现的是一幅五彩的画卷。每当这首童谣出现在我的梦里,我看到的就是整个故乡。

猜你喜欢
紫云英燕子
潢川县稻田紫云英翻压利用技术
米米的心愿
燕子
黄州紫云英旅游文化节口占
冬种绿肥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紫云英太阳
燕子叫
燕子
不起眼的紫云英
为什么说“燕子低飞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