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晓昀
一种食物即使不能饱腹,也大受欢迎,唯一的解释是:它脱离了纯粹的物质供给,上升到精神层面。小龙虾这种生物,可食部分仅占身体的1/5,如今又异常“身贵”,果腹从来不是它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土著”克氏原螯虾,在上世纪20年代被日本引进作为牛蛙的饲料。某一天,这种通体红色的“饲料”飘过东海,抵达民国时代的南京城。此后四十余年,它默默地在南京的水潭、沟渠里,靠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吞噬异己,不断壮大。
直到1960年,它才走上南京人民的餐桌,开始拥有如今称霸中国夜宵届的中文姓名“小龙虾”。
那年,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有一位叫钱森的学生,以种植研究果树为爱好,农院自有的农场、畜牧场是他每日必去的田间地头。正因此,他发现了在水潭、田沟中肆意游荡的“小龙虾”。
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是大家每天努力的重要目标。农院的学生当时学业任务之一,是在野外找寻可以充饥的新物种。
钱森发现的小龙虾,并不适合那个年代。这种生物的产肉量太低,解决不了众人的温饱问题。所以很长时间一段内,小龙虾一直处于食物供给的末流。实在饿得不行了,人们才会简单用盐水煮一下,嚼嘬藏在重重壳甲中的“小肉身”,聊以慰藉。
任何一种食物的“飞黄腾达”,都和它的味道有关,更与那个时代人们的饮食需求相契合。小龙虾亦如是,它的风靡需要一场中国物质经济发展的大仪式。
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城市的夏夜不再靜寂,夜排档里人来人往,“十三香”在晚风中摇曳生姿。
1993 年,擅长把中药材掺进调料中的安徽人许建忠在盱眙县开了一家“老许调料店”。有一天,他花了一块两毛钱拎了两斤小龙虾,开火,进锅,把家里有的调料都拿来试试调味道。据说,当第十三味调料进锅的时候,淡淡的清香伴着浓烈的后味袭来,许建忠知道,成了。
伴随着此后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小龙虾身价倍增。
从每年四月开始,夜晚的味道开始变得浓郁,不再只有十三香一种,蒜香、咸蛋黄的油香、麻辣,还有舶来的芥末味道,在空气中交融混杂。这一首味道的交响曲升值百倍,人们在品牌连锁店中,花两百来元才能吃到三两“龙虾肉”。
小龙虾依然不负责果腹,却随着岁月更迭被推崇之至。这个时代,饥饿离普通中国人过于遥远,食物的价值早已上升到美食。夏天、冰啤酒、聚会这些美好的场景因素,成为它最大的附加值。
如今全国小龙虾总产值已达数千亿元——这场大仪式,造就了小龙虾从饲料到霸主的绚丽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