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罗志英
[摘 要]公立医院财务核算中固定资产核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固定资产核算与公立医院的发展和运行紧密相关,伴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规范了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流程,给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发生相应改变,让管理更为实际,数据更为真实,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对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含义、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公立医院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的应对措施,从而让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成为提升医院管理的契机。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公立医院的业务流程复杂,业务类型丰富,会计核算难度大。政府会计制度加入权责发生制,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革新,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细化和重新的调整,增加了资产负债的范围和内涵,完善了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在公立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能够促进财务会计质量的提高。同时,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财务会计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了要求,公立医院应用发展的眼光迎接政府会计制度给会计核算带来的变革。公立医院财务核算和管理的重点是固定资产,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改革,计提折旧的方式更加准确地反映公立医院的资产状态,及时了解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资产在实际应用期间物质形态保持不变,自身的价值在1000元以上,超过一年使用期的资产。或者是超过一年的使用期,但价值未达到1000元的资产,也可以被看作是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四个大类。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需要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全面的梳理,确定各类资产的期初余额。例如,图书和档案属于其他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属于单独的核算项目,这两类资产实物具有特殊性,期初余额可以直接确定。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相对比较高,使用时间较长、种类多,因此,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1]。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的变化
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平行记账方法,即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科目构成的预算会计和由收入、资产、净资产、负债、费用等科目组成的财务会计。实施平行记账,导致预算会计出现收付实现制,同时,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改变,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也造成重要影响。
(一) 固定资产的增加
政府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增加方式分别为调拨、购置、捐赠以及自行建造等情形,由于核算方式和会计科目的调整,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政府会计制度根据固定资产来源的不同,可以按照使用财政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和自由资金等购置情形进行核算。
(二)增加“待冲基金”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增加“待冲基金”科目,用以核算公立医院财政补助购建无形资产、使用科教项目收入、固定资产和购买卫生材料、药品等物资。“待冲基金”科目的增加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属于净资产类。是公立医院在使用财政资金所形成的一种记录。新增的目的是区别公立医院的非财政资金和使用财政资金,公立医院成本费用不包括非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而是冲减“待冲基金”,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体现了预算和财务双重信息,同时是会计预算和财务会计模式的一种创新[2]。
(三)新增“累计折旧”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以单一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新增“累计折旧”科目,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实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不包括图书,采用工作量法或者是年限平均法,如需要其他折旧方法,则需要在报表的附注中备注说明,并报经审批,新增“累计折旧”科目有效避免了公立医院净资产的虚增,反映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了公立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
(四)规范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做出明确的规定,处理情况如下:一是纳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是为了增加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的支出,或者是为了延长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扩建、修缮或者改建的支出费用,通过政府会计制度的“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实现后续支出资本化。二是列入当期费用的是为维护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正常使用发生的修理支出费用,应列入借记“管理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等科目,即计入后续支出费用。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规范处理,让收入和成本费用更加配比,让核算结果更加恰当和准确[3]。
(五)新增“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公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了解固定资产在营运过程的盈亏情况。因此,在政府会计制度中新增“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公立医院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收入和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清理费用等进行核算。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公立医院应对措施
(一)顺应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完善科目体系
财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财务报告附注以及编制三类报表的需要。公立医院考虑到会计要素和核算基础的差异,根据自身的管理基础、管理流程和业务类型设置具体的科目。与此同此,根据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设置时应各有侧重,明确管理需求,突出工作重点,简化操作流程,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会计科目可以设置多个或者单个辅助核算,具有系统自动带出、配置灵活方便等特征。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核算科目辅助和明细会计科目配套使用,实现更为明细、更多维度的会计核算[4]。
(二)夯实基础,做好会计制度衔接
公立医院应准确把握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根据具体的分类变化,对现有的财务数据和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清查。准确掌握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信息,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分类对二级明细材料进行识别。重新评估公立医院中药的固定资产,确定折旧数额、资产原值以及使用年限等,做好政府会计制度下的折旧摊销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对公立医院的应收账款进行清查,具体业务经济周期和账龄进行评估,做好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后的壞账准备工作,对公立医院的在建项目进行清查,夯实财务核算基础,确保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三)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契机,推动公立医院的“业财融合”
政府会计制度在公立医院实施过程中,公立医院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动医院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决策效率。健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将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财务收支、预算决策、资产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统一纳入财务部门管理。
公立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应在科目设置、业务计量标准以及会计核算数据上统一口径,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信息的分析水平和准确性,通过会计信息体系与公立医院实际的业务流程关联,助推公立医院业务和财务信息的深度融合,系统整合药品、医疗、人事、资产和财务等,优化公立医院资源效益,让会计不再局限于核算,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改变[5]。
(四)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评价体系
公立医院应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然后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需要制定出严格的会计核算评价体系,遵循客观、全面、实际的原则,让财务工作具有规范性。会计核算评价体系要包括财务评价的所有内容,涵盖公立医院的经营范围,不仅包括经济收益,还应包括社会效益等。
与此同时,还需要和成本预算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核算管理目标,通过完善的预算方法降低公立医院的成本。完善的会计核算评价体系保障财务工作顺利开展,对提高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资产管理,才能做到及时发现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抓住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契机,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理念的提升,提升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成本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提升公立医院资金的使用率,促进公立医院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參考文献:
[1]龚敏. 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4):63-64.
[2]黄亚波. 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以固定资产为例[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1):60-61.
[3]石琳琳. 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以固定资产为例[J]. 会计之友,2018(014):23-25.
[4]崔慧婷. 浅谈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J]. 经济师,2019(10):226-227.
[5]杨忠.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 商情,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