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娜
[摘 要] 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则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将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以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文章主要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现状着手就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做好关键流程内部管控,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尤其是以企业内部控制为抓手的财务风险防范,更是现阶段保证企业规范、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所在,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相关概念
(一)财务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的一部分,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上的不确定性,它是由于客观上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某些主观上的原因,如决策失误、管理不力等所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防范就是对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营管理效益。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等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控制措施。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防范控制风险,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对于防范财务信息失真、舞弊行为发生及预防可预见风险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财务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财务风险防范是依据企业运行及发展的内在需要开展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是在企业内部就风险管理开展的控制措施。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二者目标一致,即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1]。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实施的基础,是有效开展风险管理的保障,从内控体系建设目标看,部分企业内控环境还不够健全。首先,管理层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就是为了识别、发现和防范企业风险,但受能力和经验限制,企业管理层还普遍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在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 增加了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其次,员工内控执行能力有所欠缺。企业内控执行效果取决于员工工作开展情况,对员工职业道德及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受人力资源政策限制及内控宣传培训欠缺影响,部分关键控制岗位人员职业素养不够,造成某些内控工作流于形式,控制措施却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不足
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内控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程度持续加深,但面对变革,企业往往对经营管理风险认识不足,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充分识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及时识别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新风险,造成部分风险失控。
(三)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控制活动是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确保管理层关于风险的应对方案得以贯彻执行的政策和程序[2]。在实务中,受人员素质及机制限制,控制活动往往存在执行问题。首先,关键环节控制措施缺失或不能得到严格执行,例如:未经授权批准办理业务,未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资产保全措施不健全,等等;其次,企业对新业务的控制活动滞后,不能及时制定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且在系统控制和完善上缺乏支撑,人为控制偏多,业务控制风险偏大。
(四)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控制监督是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缺乏良好的内控监督评价机制,内部控制难以持续有效发挥作用[2]。实务中,企业系统建立内控体系,耗费了大量资源,但在后续运行中,内控运行效果往往不能很好保持并加以提高,甚至出现下滑情况,例如:不能及时根据业务需求改进原有制度及控制措施;未能通过培训等措施控制人员流动对内控措施执行不力的影响,等等,此类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企业未能通过开展检查、测试、审计等监督评价手段及时进行体系完善,造成内控体系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三、企业内控不完善造成的财务风险
由于内控体系不完善,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等五个方面。其一,流动性风险。即企业资金的提供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而导致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将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其二,信用风险。即资金收回过程中,交易对方不履行到期债务的风险。客户信用调查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款项回收不力,将导致销售款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其三,筹资风险。即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筹资决策不当,将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其四,投资风险。即因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投資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其五,资金运营风险。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上述风险以外的不确定性。会计核算不严谨,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济状况,造成不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未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为舞弊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问题应对策略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要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建立并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同时要在筹资、投资、经营、担保等活动中保持谨慎,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好企业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建立起适应自身实际的财务预警机制,当筹资、投资及开展其他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资金问题时会触发财务预警机制。如未建立相应机制,在其资金流无法履行偿债能力等危机情况时,公司管理者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错过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3]。
(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防患与未然。管理层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加以强化宣传,并明确风险防控责任。企业应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做好风险管控,持续开展内控宣传与业务培训,确保关键控制岗位人员熟练掌握风险点及控制措施,实现过程风险管控。同时,要形成健全的机制,确保在人员更替的情况下,内控措施和成果能够得到承接和延续。企业还要形成内控体系完善机制,当业务发生变化时,有畅通的问题反馈渠道及完善制度流程的机制,使控制措施始终能满足风险防控需求,确保风险防范体系有效运行。
(三)加强对风险控制活动的管理
管理者要梳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完善业务活动财务风险数据库,对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改进和全面优化[3]。要充分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手段,实现系统层面的数据链接集成,根据业务流程需要设置系统管控措施,利用系统功能辅助开展权限制衡和风险控制,减少人为控制环节,减少客观失误造成的差错以及主管故意形成的漏洞风险。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评价体系
风险防范系统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一方面取决于体系规范是否符合业务实际,另一方面取决于内部控制是否得到高质量的执行,这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对内控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开展评价监督。企业应制定内控体系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及时完善内控制度、流程、措施,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运行长效机制。企业要按期开展内控审计、管理层测试、内部控制评价测试及专项业务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内控建设、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漏洞,予以纠正完善,確保内控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企业财务内控控制,使内部控制措施得以有效的贯彻执行,对企业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过程中,必须识别经营各环节关键控制点,明确潜在的财务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并对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使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阳阳.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速公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问题探析[J].商业会计,2015(23):63-65.
[2]李英杰.物业公司财务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会学习,2020(04):65-66.
[3]黄玉莲.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J].财务管理,2019(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