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潇
(阜阳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安徽阜阳 235000)
“慢赶牛”在安徽民歌中流传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民歌曲种之一,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体系中[1]。随着皖南民歌文化的传承以及“慢赶牛”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开始将目光由其形态特征与表演形式层面转向了民歌地域文化特色传承与保护层面,更多的关注民歌文化的本质,在此情势下,对以“慢赶牛”为主的民歌文化追本溯源开始启动,除了对“慢赶牛”本身的形成渊源、形态特点的探索外,我们更需要从民歌伴奏的传承、保护意义层面入手进行深入探析,找寻到促进其更好传承的多元化途径[2]。
关于民歌“慢赶牛”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证,据了解“慢赶牛”在皖西大别山地区广为流传。在当地,大家将“慢赶牛”等大量民歌看作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作。相传朱元璋幼年时曾在霍邱临水一带放牛,在此放牛过程中所唱的山歌经过代代流传,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山歌。关于这一传言虽无法进行考证,但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民歌“慢赶牛”起源较早,发展历史甚是久远。
我国的民歌大多是劳动人民在进行劳作过程中创作,民歌曲名大多是依据劳作内容对其进行命名,或者是根据流传地区进行命名。“慢赶牛”之名的由来也是劳动人民在赶牛、放牛的过程中即兴创作,最终成为一种曲调自由、曲风纯朴的民间歌谣。[3]在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之后,此歌曲成为了劳动人民在从事类似劳作时不由自主高声歌唱的民歌之一,这也是“慢赶牛”得以代代传承的原因之一。
发展初期的“慢赶牛”曲风单一、形式固定、曲调韵律也无规律可循,劳动人民只是将其当作是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工具。明朝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政局渐趋稳定,文化与经济开始融汇发展,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人民的情感诉求不断提升,“慢赶牛”成为劳动人民传递所思所想、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4]“慢赶牛”的曲调随着人民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毫无规律可循变得更加轻快活泼,配合悠长的曲调传唱在市井街头、田间地头。这一发展阶段的“慢赶牛”不仅流传范围更加广泛、曲调更加明快,在歌唱技巧上也有所突破,开始带有一定的拖腔,展现了民歌曲风悠长的特点。当然,不同区域不同情景下“慢赶牛”的拖腔在时间的长短以及腔调旋律的高低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依据“慢赶牛”不同的流传地区以及传唱特征,人们将其在安徽省内分为了中部、北部与南部三大区域歌唱形式。其中以流传在大别山区域内的“中路慢赶牛”为传唱主体,其曲调平稳,咬字发音与吴语体系中“阴高阳低”的发音特征极为相似,故将其称作是“中路慢赶牛”,在六安、金寨等地区流传甚广。[5]从唱词形式来看,主要以“七字五句”为主要格式,唱词内容仍以山间劳作为主,但也有部分民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曲调节奏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传统的五声羽调基础上加入了其他音型,多种音型的交替使“中路慢赶牛”呈现出旋律丰富,音色多变等特点。[6]
而“北路慢赶牛”与“南路慢赶牛”分别传唱于淮南、安定地区,音域较窄,旋律较为单一,给人的听感更为平稳、悠长,传递的情感也更为深入细腻。在内容层面囊括较多,例如田间劳作、市井赶集以及男女情感都在其传唱范围内,歌唱者可以根据内容与情境调整音色与曲调曲风。[7]由此可见,“慢赶牛”在前期与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曲调、音色、形式、内容逐渐丰富多元,甚至形成了区域性发展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山歌的发展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收集传承的困难。
“慢赶牛”最初兴起于皖南地区,随着区域内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开始在皖北、皖西地区广为传播,最终在我国民歌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民歌演唱中,伴奏形式多样,采用的伴奏乐器也大不相同。随着中西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钢琴也成为我国民歌演唱的重要伴奏乐器。钢琴伴奏对歌曲乐谱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我国民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拘一格,其形式并未十分严谨,所以在使用钢琴的伴奏过程中,要抓住演唱民歌者的情绪变化等,确定伴奏基调。我国民歌在创作过程中较为注重故事情节,所以民歌的伴奏也包括和声伴奏。在进行民歌和声伴奏时,尊重歌词故事表达,不能生硬地为其伴奏,要将其与民歌内容相融合,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图1为“慢赶牛”的伴奏曲谱:
图1 民歌“慢赶牛”伴奏曲谱
此为一首金寨“慢赶牛”,歌词七言四句,节奏平整,旋律平时,歌词的句式划分不完全对应歌曲的曲谱伴奏,加上衬字与七度大跳,使“慢赶牛”更具生命力。民歌伴奏为民歌赋予了新的生命,是民歌发展的内在动力,注重民歌伴奏的传承与发展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传承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的概念包罗范围较大,且具有整体性,这一文化体系强调的并不是任何单一的个体文化,而是主张将民间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有主题内容都囊括在内,特别是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例如当地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节日习俗等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揭示民间劳动生活、男女感情为主要内容的民歌文化也是我国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文化可以看作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缩影,我们从其内容形式可以直观地看到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状态、从其曲调曲风的变化可以深切的感知人民生活的心境、情感;从其音韵旋律的变换可以感受到大众审美的不断发展。
因此,有必要将民歌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但从当前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国家的发展重心从农村地区转向城市,乡村文化呈现出空心化的特质。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间文化在此种背景下的传承之路必将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互联网为主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在此冲击下带来了许多新兴文化,多种文化形式层出不穷。大众很容易沉溺于新型文化带来的冲击与快感之中,对民间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失去传播与传承兴趣,导致民间文化的传承难上加难。但这也展现民间文化传承所面临的现实情况。
“慢赶牛”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无论是从内容亦或是风格、形式上都能引领大众更好的了解与解读民间文化,借助多种渠道再现“慢赶牛”的创作背景、过程以及流传地区,让大众对民歌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提升大众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兴趣。随着民歌文化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将传统民歌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全面、更多样化的形式推动其走向大众生活当中。民歌文化的重现一则能够让大众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传统民间文化的真正魅力,再则也能通过经典民歌,例如“慢赶牛”了解不同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民间文化再传承的目标。
(二)有利于建立丰富的区域文化体系。从“慢赶牛”的区域化流传特征中可以看到,区域化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普遍存在的一大特征[8]。不同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孕育的风土民情有所不同,久而久之在不同的区域文化的影响下,易形成群体性文化特征,这些细微的特征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以“慢赶牛”为例,其发展过程与我国安徽地区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生产生活的真实再现,同其他艺术文化一样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
为了促进民歌文化的更好传承,有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发展特征建立系统有效的文化传承体系。一方面可以借助政府的引导力量,将大众目光吸引到民歌文化传承层面,另一方面利用可利用的渠道进行文化推广与传播,以双向多元的文化推广形式推动区域内特色文化体系构建,重建大众的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快速推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支撑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中文化作为内生动力的重要地位也逐渐被我国政府所认可。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绝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这一理念的深入剖析更是再次向大众体现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政府在接收到文化发展讯息之后,也要正视我国文化需求与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人民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艰辛且漫长。特别是对“慢赶牛”等民间特色文化而言,政府应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各地方也要积极响应号召,认识到特色文化传承对于地区及国家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
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慢赶牛”等民歌传承所要依托的并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层面,更需要依据时代发展进行文化创新。不能一味的高举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旗帜,也应理性认识传承与创新之间并非相悖,而是互为依托。例如在进行“慢赶牛”等民歌文化的传承时,我们可以从内容与形式层面进行创新,将民歌文化加入到影视节目中,可以以伴奏的形式或者影视内容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潜移默化的加深大众对民歌文化的认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定会取得优异成绩。若要使其高效有序的进行,需要要利用好、把握好发展机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一)借助网络新渠道进行民歌的传承与保护。长期以来,我国民歌传播都以口耳相传为主要形式,此外民歌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传播特点。许多独特的民歌曲调会随着社会的变更逐渐消亡,随后新的曲调和伴奏形式涌现出来,民歌艺术的传播在不断的消亡与涌现过程中艰难发展。为了确保“慢赶牛”等经典民歌作品得以永久保存,可以利用网络作为新的传播途径,借助网络传播优势,加速民歌艺术的传承。
网络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建设民歌传承交流平台。平台建设之后可以将提前搜集整理好的民歌资源以文化共享的形式发放到平台中,一则便于大众查阅了解,二则能够使民歌系统呈现在大众生活中。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志同道合的民歌爱好者以管理者的身份让其加入到平台的管理中,成立交流群,为大众及时交流沟通创建平台。第二层面要创建移动终端信息传播路径。当前网络发展程度已经将移动终端变成了大众接受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必须使民歌文化在移动终端进行呈现。例如可以制作以“慢赶牛”等民歌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在此平台上大量发布关于民歌文化的信息,吸引大众的目光。再如将“慢赶牛”等民歌发布到各大音乐播放软件中,再配上关于民歌文化背景的解说,相信此种新颖的传播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爱好者。
(二)重视民歌的活态传承。“慢赶牛”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认识到其传承保护的意义的同时也需认真思考,对于此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除了要大力借助网络传播进行传承之外,是否需要将其重新放置于诞生之地,即具体的产生、发展、成熟的环境当中去开拓传承之道,成为一个需要从新思考的新问题。此外,媒体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借助媒体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推动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吸引更多民歌爱好者对民歌以及民歌伴奏进行再创作。
文化传承的魅力与其诞生之地、发展之地的文化背景无法分割,因此也要重视对民歌文化背景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众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藏其后的文化价值。以“慢赶牛”为例,若只是单一的将经典民歌作品传播给大众,那么大众理解到的也只会是作品表面呈现的东西,而对于“慢赶牛”之名的来源,作品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及想要传递的情感等诸多文化信息并不能了解太多,所以通过将其放置于安徽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中,让人们群众深切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歌文化,激发人民大众对民间文化传承的热情,这样才能将大众的审美吸引到民歌的本身以及更深层面,才会不断激发人们对民歌伴奏的不断创新和传承。
在当前文化发展形势下,大众对于民歌了解并不深入,对民歌伴奏形式更是较为陌生,民歌传承者如若在传播过程中将“慢赶牛”与皖南地区独特的音乐发展背景、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会对大众形成一个较好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加深大众对于“慢赶牛”民歌类型的整体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其建立系统的区域性特色文化,在地域文化特征中不断融合新的元素,创作出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民歌,创造新的民歌伴奏形式。在民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以活态传承为核心的理念通常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在未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如果此种传播形式能够逐渐成熟,相信民歌等传统文化的再传承会有质的飞跃。
多元文化的碰撞发展一方面让大众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会在整个多元文化的发展浪潮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慢赶牛”作为优秀的民歌文化,其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于其保护与传承,不仅要利用好网络媒体的力量,也要深刻认识到活态传承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