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逃亡台湾前桂系三巨头的命运抉择

2020-09-19 12:02:22王东梅
军事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桂系白崇禧李宗仁

王东梅

蒋介石执政大陆时期,刘斐、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三巨头曾屡次让蒋介石难堪,也终因三人的团结抗争而免遭蒋介石的灭顶之灾。然而,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桂系三巨头却因志向、主张不同而分道扬镳,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政治道路……

三巨头艰难抉择于广州

1949年4月22日,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刚从杭州开完军事会议飞回南京,汤恩伯即来敦促他最晚于第二天早晨离开南京。当夜,总统府的卫兵全部逃离。23日清晨,李宗仁同30多名随从人员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由明故宫机场直飞桂林。24日凌晨2时,解放军攻克南京城,国民党在大陆惨淡经营22年的历史将告结束。

蒋介石三次下野都与桂系军阀的掣肘有关

是年5月的一天,雷雨交加,在广州迎宾馆一室中,有三位国民党高级军官将领正在面商大事,他们已谈了一天,又谈到深夜,直至次日黎明。其中有一位很激动地说:“你们说负责牺牲到底,这是替蒋介石负责到底,就是甘心去作蒋介石的替罪羊,给蒋介石垫棺材底,于党、于国、于民、于己都是,不应该的。”他无所顾忌的一席话,使得其他两位惊得喘不过气来。讲话的这位是谁?他就是国民党前任军令部次长刘斐。他说话后,三人都沉默不语了,这时室内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见。沉默了许久以后,另一位又说:“我们还是九九归一,一起到广西打游击去罢!”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华中“剿共”总司令白崇禧。白的话刚讲完,刘斐立即驳斥道:“不行!过去我们与蒋介石斗,失败了,回到广西,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而今天可没有回天之力了,回广西打游击,谁还能强过共产党?”白崇禧很不满刘斐的回答,说:“失败就失败,算了,投降起义我不干!”刘斐此时觉得,对两位老朋友要说的话都说尽了,责任也尽到了,他长叹一口气说:“士各有志,好罢,你宁愿失败,我也不能勉强,但千万不能到台湾去,这是我对老朋友的最后忠言。”这时还有一位一直坐在办公桌旁一语不发的将军,他的脸突然胀得通红,慢慢又变得刷白,他怒不可遏地站了起来,握紧拳头,在台子上猛地捶了一下,震得办公桌上的茶杯都跳动着,他挺直脖子,眼睛瞪着,大声地说:“哪个王八才去台湾!”此人就是李宗仁。被人称为“小诸葛”的白崇禧,听了李宗仁的话后,把身子转过来看了看李,又面壁而坐,他对去不去台湾,始终一字不吐,其实他已有妙算,而李宗仁和刘斐都一无所知。

李、白、刘三位将军,都是国民党军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代表的桂系,是蒋介石嫡系以外的派系中实力最强大的。这三人都是蒋介石派系斗争中的主要对手,蒋三次下野,都与桂系直接参予倒蒋活动有关,尤其是第三次下野,李、白都是逼蒋下台的“主角”。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事、经济、外交各条战线上均遭到致命的打击,蒋介石派宋美龄去美国访问,要求美国援助蒋介石的计划被拒绝,再加以江、浙、沪呼吁国共和谈空气高涨,白崇禧等看到时机已到,他们联络西南各省首脑,共同发起和平运动,目的迫蒋下台,由桂系取而代之。1948年12月24日和12月30日,白崇禧给蒋介石连发两个电报,措辞十分激烈,咄咄逼人。是年12月31日,蒋介石发表了下野谋和的文告。文告发表那天傍晚,蒋介石把中央一大批委员请去黄埔路官邸晚餐,当着李宗仁的面火冒三丈,破口大骂:“我并不想离开,只是你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愿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言毕即愤然离开宴会厅。当时人们都非常清楚,蒋介石的怒气是冲着李宗仁的,蒋介石说逼他下野的“某一派系”,即是李、白代表的桂系。当然桂系遭蒋介石的排挤打击更为严重,曾几度到了土崩瓦解的边缘,终因桂系领导人的团结抗争而未遭灭顶之灾。所以李、白、刘之间的关系,称得上是生死与共、相交几十年的患难之友了。谁能想到蒋介石在大陆最后几个月内,他在李、白、刘这三位几十年的袍泽兄弟中,瞅准了其中一个的弱点,收买了他。所以三人在广州迎宾馆面谈时,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不见了,终因志向、主张已经不同,各人作了不同抉择。

刘斐:宣布起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刘斐,字为章,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郭沫若曾说:刘为章虽属桂系,却是南京政府有数的战略家。

刘斐为南方地区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抗战爆发,刘斐参与对日作战大本营决策,积极主张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曾协助李宗仁指挥徐州战役,取得台儿庄大捷。抗战胜利后,他极力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内战,连续8次提出辞去一切军政职务,以示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抗议。1948年秋,他的辞呈被批准后,举家迁往长沙。这时程潜任湖南省主席,刘斐深知程对蒋也是历来不满的,所以他每天在长沙与程潜会面,对程潜做了很多工作,使程潜和陈明仁两将军走上联共、主和、反蒋的道路。

1949年4月,刘斐应李、白要求又出任国民党政府和平代表团代表,同张治中、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等一起到北平与中共代表团进行和谈。终因国民觉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刘斐为了再次争取自己的老朋友李宗仁、白崇禧弃暗投明,于1949年6月抵达香港,在广州迎宾馆与李、白二人作了这次长谈。刘斐在广州告别李、白以后,就秘密回到香港,联合在港的44位国民党知名人士,共同起草了《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一文,随即发表,正式宣布起义,同国民党政府公开决裂,这对当时南方尚未解放地区的国民党部队的彻底分化瓦解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49年8月,刘斐应邀来北京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同各族代表共商国家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刘斐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3年4月8日病重弥留之际,还语重心长地奉劝台湾当局:“应当以民族大义为重,尽早实现和谈,完成全国统一……”

李宗仁:与蒋不合定居美国,后落叶归根返回大陆

李宗仁自竞选国民党政府副总统开始,与蒋介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李当选副总统后不久,蒋介石就免去白崇禧的国防部长,遗缺由何应钦继任。而白崇禧呢,蒋介石把他外放武汉,任华中“剿总”总司令。这表明李宗仁来南京,白崇禧必须他去,这是蒋对李、白采取隔离控制的办法。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李宗仁登上代总统的宝座后,蒋桂矛盾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虽然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已走上穷途末路,但蒋介石仍然有兴致集中精力与李宗仁搞窝里斗。蒋不仅1949年元旦发表下野文告时当众大骂李宗仁,并在下野前作了重要的人事部署,任命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张群、朱绍良、余汉谋分别担任重庆、福州、广州绥靖公署主任,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任台湾警备总司令,大陆的库存金、银、外汇全部运往台湾,这样李宗仁在南京就成了空架子,实权仍然掌握在蒋手里,尤其是汤恩伯的地位最为重要,蒋把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浙、沪地区武装力量通过汤恩伯紧紧控制在自己手中。

李宗仁作为代理总统,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和中共和谈,结束内战。1月27日,李宗仁致电毛泽东倡议和解,表示“自弟主政之日起,即决心以最高之诚意,尽最大之努力,务期促成和平之实现。”和谈是在北平举行,1949年4月l日正式开始,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成员黄绍竑、邵力子、章士钊等都是由蒋介石定的,即使刘斐是李宗仁、白崇禧要他参加代表团的,也是张治中去溪口取得蒋介石的批准。所以蒋介石表面上下野,说自己5年内不干预政治,实际他到了溪口,安设了大功率的电台和通讯网,幕后指挥一切,国共和平谈判的协议,李宗仁请示蒋介石,蒋介石拒绝签字,使和谈破裂。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说:“我在南京出任代总统3个月期间,本抱‘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欲为不可收拾的战局尽最后努力,但是环境特殊,蒋先生处处背后牵制,使我对这匹‘死马’实未能尽应有的努力。”

合并重组后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将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为财务部门设置数据收集系统,以提升管理效率。例如,企业可在各终端部门设置网络设备,该部门所产生的全部财务信息,将以数据的形式在当日上传至财务部门的数据库。财务部门可在隔日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并参考以往的数据对上传数据进行审核。通过这样的措施,财务部门可更为高效地获得基层数据。同时财务部门应当统一数据格式,从而使数据统计工作更加便捷。利用这一系统,财务部门将实现全网络化办公。

李宗仁选择远赴美国

解放军渡江以后,国民政府南迁,蒋介石急于复职,派一批亲信出面逼李宗仁下台,并要李劝蒋重新复职,李说:“我不愿劝进的原因,并非迷恋名位,只是觉得蒋欺人太甚。”“好像我的进退完全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蒋一贯玩弄权术,目无法统,我一定为维护国家名誉而坚持到底。”李宗仁也以桂系掌握一定的军事实力与蒋抗衡,在代总统位置上表示坚决不让。

但奇怪的是白崇禧这个时候也来劝李宗仁对蒋让步。白对李说:“十个多月来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蒋既不肯放手,而我们也搞不通。如果长此僵持下去,断非善策,我建议德公去昆明休息一个时候,看看局面发展再定行止。”李宗仁虽然觉察白崇禧的言行有变,但没有从更深一层去思察,对白还是深信不疑。

1949年11月20日上午,李宗仁被逼无奈,乃以就医为名去美国,临行发表了书面谈话,说自己十二指肠有流血征象,精神至感疲惫,须从速施用手术,在治疗期间军政事宜,托行政院院长阎锡山负责,总统府日常公务令邱昌渭秘书长代行处理。李就是不提要蒋介石复职,自己仍是代总统。

1965年,李宗仁归国

李宗仁去美治病,原以2个月为期,12月7日抵纽约,即入长老会医院检查身体。12月19日手术良好。他在美租屋住下,没有回国的表示,蒋介石要白崇禧、李品仙、黄旭初打电报给李宗仁,仍然要李出面劝蒋介石复职。李宗仁在美复电说:“甲,请总裁考虑复职事不必提出,因复职无法律依据,理由是:子,总裁既已引退,即为平民,决不能恢复已放弃之职位;丑,仁之代理,非代理总裁个人,乃代理总统之职位;寅,依照宪法,缺位为死亡,总统非死亡,亦非因故不能行使职权,第四十九条全不适用,故用代理字样;卯,代总统引退,则由行政院长代理,3个月后另选,不能由前任总统复职……”

李宗仁态度非常强硬,不同意蒋复职。蒋眼看自己体面上台无望,只得在1950年3月1日在台北宣布自己复职,并在1954年3月10日在台北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罢免了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

李宗仁在国外,了解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后,高兴地说:“中共十余年来百废俱兴,建设规模之大和成就之速,皆史无前例。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感到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

1965年,李宗仁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毅然排除险阻,远渡关山重洋,回归祖国。当他到达北京机场时,看到首都机场热烈欢迎的场面,不禁热泪盈眶。他在海外16年,这次毅然回国,这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抉择和转折点。1968年4月,李患直肠癌、肺炎,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临终前他说:“我能够回来死在自己的国家里,这是了却我一件最大的心愿。”停了一会他又说,“回来以后本想在台湾问题上,做点工作——还没来得及向周总理提出,现在什么都来不及了。台湾总是要统一的,可惜我是看不见了。这是我没有了却的一桩心事。”

李宗仁(右)和白崇禧(左)

李宗仁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不忘记有几瓶酒要送给毛泽东、周恩来。这不是几瓶普普通通的酒,其中有法国的白兰地、英国的威士忌,都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仅李宗仁保存已有几十年。酒瓶上都有历代专家鉴定的签字和收藏家的签名封条。这些酒当年来自国外,李宗仁1949年带去美国,后又带回中国,李视为珍宝,而临终时要送给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充分表达了他一份深沉而真挚的心意。

白崇禧:因贪财被蒋介石骗去台湾,密死家中

白崇禧将军,他聪明过头,1956年5月1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程思远时说:“一个号称‘小诸葛’、自命不凡的白崇禧,其实在政治上没有远见,结果竟听信蒋介石骗他到台湾去当国防部长的假话,从此一去就不能再来了。”

白崇禧、李宗仁等桂系将领几十年来与蒋介石有矛盾,白对蒋一直持必欲去之而后快态度,蒋也屡设圈套,诱骗白崇禧上当,这一点蒋、白自己都清楚。但为什么在1949年白又跟着蒋介石去台湾呢?此秘密30年后才被揭开。

1979年冬,白崇禧的心腹,华中“剿总”补给司令许高阳的遗孀黄纫秋从美国回到北京观光,她对程思远说:“1949年5月初,蒋介石为了拉拢白崇禧,由上海市长陈良经手,一共拨给白崇禧黄金3万两,最后1万两就是由黄纫秋本人乘军用运输机运到汉口给白的。白接受了蒋的贿赂后,很快改变了态度,顺应蒋介石的需要,一反常态,一再劝李宗仁对蒋让步,要李宗仁下台,让蒋复职。”

白崇禧到了台湾,就由不得他自己了,国防部长当然不会让白担任,等着白的是消磨余生。1966年12月2日,突然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里,尸体周身发绿。这位“小诸葛”最后是病死还是被害,谁来解这个谜?

猜你喜欢
桂系白崇禧李宗仁
李宗仁尊师若父
桂系品牌全国崛起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56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文史春秋(2017年9期)2017-12-19 12:32:24
「老妹子」白崇禧
爱你(2017年10期)2017-11-14 19:36:01
胡友松和李宗仁
老蒋善打地域牌
特别文摘(2016年2期)2016-04-27 06:02:07
胡友松和李宗仁
爱你(2016年19期)2016-04-12 07:24:56
对“新桂系”一词的商榷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
军事历史(1995年4期)1995-08-21 02:18:22
追歼白崇禧 三次大较量
军事历史(1995年5期)1995-08-16 0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