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生态微课程的实施

2020-09-17 13:33程玮伦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幼儿园问题

程玮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被赋予了更多课程设计与实践的自主权。近年来,“微课程”掀起一股新浪潮,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被动“教”的禁锢,突出教师、幼儿、教学环境等多方的良性互动。我园各班积极开展生态微课程活动,本文将基于已有研究,浅谈什么是幼兒园生态微课程、生态微课程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四大块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生态微课程;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6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被赋予了更多课程设计与实践的自主权。近年来,“微课程”一词频现,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被动“教”的禁锢,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展现状生成更具针对性与生命力的教学活动,突出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方的良性互动,在多地掀起了一股“微课程”之风。我园秉承着绿色生态的办园理念,将园级研究课题定为“生态视野下幼儿园微课程建构的实践性研究”,各班开展了丰富的生态微课程活动。

一、何为幼儿园生态微课程?

1960年美国阿依华学校首创了微型课程,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或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既有主题又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这里的单元并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的,也称为专题。

幼儿园生态微课程是指以幼儿园为主导,以生态学为指导理念,在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的内容相对集中的专题课程活动。幼儿园生态微课程鼓励幼儿、家庭与自然和谐互动,与生命交流、与环境对话,在此过程中获得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二、生态微课程的特点

生态微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参与对象、开展时间等方面。

(一)内容方面。生态微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教师与幼儿共同确定微课程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与既定的教育计划。内容可包含知识与技能类(如认识身体、学习保护牙齿、了解恐龙世界等)、过程与方法类(如废旧纸盒再利用、塑料瓶总动员等)、情绪情感类(我不怕黑,好心情与坏心情等)。当然,上述三种类别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态微课程。

(二)形式方面。生态微课程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集体教学为主的固有模式。在实施生态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集中学,也可以分组学,还能个别学。学习活动也不再禁锢于教室这一方天地,幼儿们可以在小菜园观察萝卜的生长情况,可以徜徉校园给大树穿冬衣,可以在生活馆亲手制作桂花蜜,可以在家中玩玩光影游戏……总之,生态微课程形式多样,只要有空间,就可能有生态微课程的发生。

(三)参与对象方面。生态微课程将参与对象从幼儿园向外界拓展。传统的教育教学以教师与幼儿为主体,而生态微课程的参与对象则包括了幼儿、教师、家庭乃至社区。生态微课程鼓励家庭与社区的参与,充分挖掘家长及社区资源,将课程开展范围延伸至幼儿园外。

(四)开展时间方面。生态微课程因其生成性而决定了它开展时间的不固定性与灵活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教育时间相对集中,而生态微课程可以是集中一段时间的活动(如在两周内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研究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也可以是一长段时间中的多个零散活动(如种植青菜活动,播种、照料、观察及收获的时间不固定,且可能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三、幼儿园生态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园正处于生态微课程的摸索阶段,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师预设多于生成内容

在生态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班级的微课程并非幼儿的真实问题或兴趣,教师将其预设的计划强加于幼儿身上,美其名曰“从幼儿出发”,实质上是教师以成人标准刻意选择的较好操作的内容。

(二)具体活动不符合幼儿年龄发展或缺乏关联性

微课程中的具体活动存在不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的情况。如:小班和大班均选择了吃饭或大米主题,小班活动以品尝大米、大米美术创作为主线,大班活动与小班活动类似,只是增加了一个认识大米的环节,对于大班来说活动难度较小,对幼儿来说不具有挑战性。另外,部分生态微课程由多个独立的集体教学活动组成,子活动间关联性不强。如小手主题中,活动内容只包含音乐活动《小手爬》、美术活动《小手印画》、健康活动《我的小手》等,该微主题仅由集体教学组成,且各个集体教学活动间相对独立,关联性有待提高。

(三)家长参与度普遍较低

在总结反思时,有不少教师提出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度的困惑,认为很多家长在生态微课程开展过程中仅参与完成了调查表,往往调查表都是家长包办代替完成,家长在抱怨幼儿园“作业”之多的同时,根本不能理解本班微课程的实施意图,也融入不到班级微课程的开展过程中。

四、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抓住幼儿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态微课程重在挖掘幼儿的真兴趣与真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生成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园生活中多留一分心,细心关注幼儿间的讨论内容,牢牢抓住兴趣点的闪光之处,以此引发一系列主题活动。

案例:《蚂蚁王国大探秘》主题缘起:一天放学时,民民、睿凡和淘淘在草坡旁蹲了好久,还不停地聊着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在路边石头缝里出现了许多小蚂蚁。三人围绕着蚂蚁兴奋地聊着,似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原本比较调皮的孩子,居然自觉地安静了下来,盯着这些小小的生物看了许久,也聊了许久。第二天,民民在厕所与同桌的然然聊起了蚂蚁,还自豪地称自己认识蚂蚁。自由活动时间,聊蚂蚁的幼儿越来越多。班级教师及时决定展开集体讨论,经过商议,全班幼儿一致决定将本学期的生态微主题定为“蚂蚁”。

(二)整体设计微课程内容

在设计具体的活动时,不再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巧妙结合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区域活动、社会活动、谈话活动等。教师应注意活动间的铺垫与关联性,如在一个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另一个活动,环环相扣,从而增加微课程活动的层次性,使微课程更丰满。

案例:幼儿园活动不再是“集体活动”的江山,区域活动、角色游戏等在幼儿园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开展,大户外活动更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蚂蚁王国大探秘”主题的开展亦是如此。教师充分考虑到该主题各目标以及班级幼儿的差异,用不同形式开展不同活动。如:用集体活动形式开展认识蚂蚁和蚂蚁主题绘本欣赏,鼓励幼儿感受蚂蚁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开展蚂蚁主题儿童剧表演,将各类材料投放于区域中,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引导幼儿制作儿童剧道具等。

(三)大力挖掘家长资源

想要让家长摒弃旁观者身份,充分参与到生态微课程中,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生态微课程的缘起与目标,在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家长作为参与者积极加入其中。同时,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带资入组”,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在微课程开展过程中,要及时与家长分享活动进程与收获,及时肯定家长的贡献,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

五、结语

“微课程”掀起一股新浪潮,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被动“教”的禁锢,突出教师、幼儿、教学环境等多方的良性互动。微课程在幼儿交中处于摸索阶段,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设计具体的活动时,巧妙结合“微课程”的形式进行活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幼儿园问题
爱“上”幼儿园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