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形
摘要 本文阐述了五指山槟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槟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和业界层面2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五指山市槟榔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槟榔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海南五指山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23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五指山槟榔产业发展现状
槟榔产业是海南省五指山市重要热带作物产业之一,更是近期内五指山农民致富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之一[1]。五指山槟榔种植历史悠久,主要以通什、南圣、毛阳、番阳、畅好、毛道、水满等乡镇为重点种植区域。“十三五”规划种植面积达3 666.67 hm2,收获面积2 866.67 hm2,鲜果产量达5.2万t,平均每年以新种66.67 hm2以上的速度递增,具体要求各乡镇建立2~3个5.3 hm2连片以上的槟榔产业热作示范基地,发展保护好槟榔产业在农村庭院经济收入中的地位,结合乡村振兴、小城镇、文明生态村建设,抓好槟榔等热带水果配套种植,创建现代热作休闲度假旅游农家乐。
1.1 槟榔种植业基本情况
2020年五指山槟榔预计种植面积达到3 666.67 hm2,收获面积2 866.67 hm2,鲜果总产量5.2万t,按2019年全年同期可比,预计2020年总产值可达3.5亿元。2019年槟榔种植户不算亏本经营,一是槟榔鲜果收购价格后期保持平稳,全年以7元/kg计;二是增加就业机会,槟榔在采后销售过程中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平均月工资3 000元左右,给农民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收益。
槟榔病虫害防治亟待进一步加强。2019年有些槟榔园较往年增产了10%左右,但是有些种植户忽略了常规病虫害的防治。目前,五指山市槟榔黄化病不是很严重,在槟榔主产区中,管理欠佳的槟榔园中椰心叶甲和红脉穗螟发生严重,常发性、偶发性病虫害有时交替出现危害。
1.2 槟榔粗加工业基本情况
一是绿色环保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各市(县)大力推广绿色环保粗加工技术,五指山市采用的是以电力驱动的热泵烘干房。二是五指山干果量不多。2019年随着鲜果收购价格有时上涨,干果收购价格也跟着上涨,很多收购商都集中在各个农民合作社或者集中交易点处相机抢购。以2019年10月8日的收购价格为例,五指山干果收购点价格达到40元/kg。三是五指山目前没有槟榔深加工业。
2 五指山槟榔产业存在的问题
负面舆情有时发酵,价格跌破生产成本;标本兼治理念缺失,黄化病仍困扰产业;栽培模式固化严重,技术集成应用较低;初加工技术水平低,衍生产品研发艰辛;一产依赖度较严重,一二三产融合度低;产业环节单打独斗,亟待成立产业协会;高度封闭内生循环,工商资本介入艰难。
3 五指山槟榔产业发展对策
3.1 政府层面
3.1.1 加大补贴力度。政府对槟榔代购点的包装袋给予补贴或政府免费提供;对槟榔代购点运至五指山市外的槟榔加工点,给予运费补贴;对收购商前往散户集中种植区进行收购的,给予运费补贴,或者将散户的槟榔统一运至槟榔收购点,帮助销售。开展槟榔价格指数保险工作。一是为投保农民提供价格保险费补贴,提高农民对槟榔价格保险的购买力;二是为保险机构提供费用补贴,减轻商业保险机构的费用压力;三是建立槟榔价格保险风险准备金(二次保险),用于发生收购价低于正常管理成本40%时的大额保险赔付。
3.1.2 建设槟榔加工厂。尽可能在本市建设或者引入槟榔加工企业,對市内达到环保要求且符合相关建设要求的槟榔初加工厂进行奖励[2]。
3.1.3 强化市场监测预警。通过委托权威部门予以研究,发布科学结论,积极进行正面响应。与此同时,开展市场行情的监测预警,制定槟榔白果与黑果收购标准,正面引导槟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1.4 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摸清底数,编制槟榔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导向上科学确定槟榔种植规模,不能任由其跟风种植。建立产业标准体系,强化种苗销售管理。
3.1.5 树立标本兼治理念。大力鼓励推广生态化种植,制定槟榔病株处理措施,正确引导按技术规范处理病株。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设立槟榔黄化病防治基金。对槟榔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确保食用槟榔的产品安全。槟榔初加工要确保符合在新常态下的环保要求与规范,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加快推进高标准、严要求的槟榔初加工设备设施的升级改造建设。
3.1.6 支持衍生产品研发。瞄准高端消费市场,鼓励推进槟榔衍生产品研发扶持政策出台。一是医药产品的研发;二是保健产品的研发;三是美容品和日用品的研发;四是旅游伴手礼的研发;五是槟榔家具的研发,诸如利用槟榔茎干、槟榔叶等打造槟榔木屋、家具等[3]。
3.1.7 争取设立槟榔特色农产品期货品种。中央12号文件支持创设海南特色农产品期货品种,发展槟榔期货交易,有利于借助五指山槟榔的产地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槟榔产业总部基地、研发中心、仓储中心、加工中心和展销中心等,构筑以五指山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进而汇聚产业资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为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2 业界层面
3.2.1 改进固有栽培模式。利用腾出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诸如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药模式、林果模式、林菌模式、林花模式、林鱼模式等,将过去以槟榔种植为主业转变成以多样种养并举的发展模式,使槟榔农耕文化更富有内涵与特色[4]。同时,积极推广生态种植,推广水肥一体化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加大投入,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禁用草甘膦等除草剂。此外,调节槟榔上市时间,尽可能错开上市高峰期,做到全年都有果上市。
3.2.2 成立五指山槟榔协会。成立五指山槟榔协会,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探索“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抱团发展,建立共同使命、共同愿景,增强市场话语权。
3.2.3 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挖掘五指山槟榔文化价值。五指山市为海南中部黎族聚居地,槟榔产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注入传承多年的黎族槟榔文化,使槟榔的形象深入人心,打破营销的瓶颈,提高知名度,提高槟榔文化软实力,建成槟榔的百年老字号。以槟榔种植及槟榔加工流程为基础,以槟榔农耕文化为载体,以槟榔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出发点,打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卖点十足的槟榔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將其打造成为五指山最富有内涵、最有特色、最有市场竞争力的一张旅游名片。让游客参与体验内涵丰富的槟榔产业旅游大套餐,让游客享受独一无二的五指山槟榔农耕文化,让游客夜宿与众不同的槟榔木屋,让游客购买到称心合意的槟榔伴手礼,让游客见赏博大精深的槟榔农耕文化博览园,让旅游之旅“吃、住、行、游、购、娱”每个环节槟榔味十足,使游客行得安心、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顺心、购得称心。
4 参考文献
[1] 王华,冯焕德,王登峰.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22):63-65.
[2] 朱杰.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9):139.
[3] 孙慧洁,龚敏.海南槟榔种植、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2):91-94.
[4] 柯佑鹏.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槟榔产业兴旺思考[J].今日海南,2019(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