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辉
白糖、红糖和冰糖其实在原材料上并无太大区别,它们皆是从甘蔗或甜菜中提取,属于蔗糖的范畴。三者之间的差异在于纯度,以及部分元素的多寡。若从制作程序而论,最容易制作的当属红糖。
红糖是甘蔗榨汁后过滤,再熬制,经浓缩、干燥之后的产物,含有较多杂质:红糖在进行纯化、脱色处理后,便成了白糖:尔后,白糖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结晶形成冰糖。由于红糖未经太多工艺程序,所以保留了甘蔗中大部分天然营养,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义乌红糖外形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甘甜味鲜,清香可口。因未经提炼,也保有丰富营养。
义乌种植糖蔗、加工红糖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初时由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从温州引进种蔗制糖之法,教人栽培甘蔗,后制为红糖,因此燕里村也被称为义乌红糖的创始村。20世纪初期,义乌糖蔗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红糖也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至今,义乌红糖仍旧名震全中国,售价也相当不菲。当国际白砂糖定价于每吨6,000RMB左右,加上关税和运费,进入超市售卖每斤10RMB,国产白砂糖则售价每斤6RMB。白砂糖从甘蔗中精炼出来,成本远比红糖来得高,义乌红糖仍得以每斤20RMB售卖,此问题令人产生疑惑。
义乌红糖价格不菲的因素包括了其悠久历史、文化品牌与特点。1929年,该红糖已被西湖博览会授予特别奖,2014年则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因采取传统加工未经提纯的制成方式,红糖所保留养分远超过了白糖。中医也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破瘀散寒止痛的作用,还能治妇女受寒体虚所致的痛经等症。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义乌红糖销量与价格逐年提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价格不菲所衍生的问题,自然离不开市面上出现假货产品。对此,当地政府品牌意识甚强,一旦发现造假掺假便祭出重罚,以杜绝仿效。而制作义乌红糖的当地人也紧密配合,坚持不造假不掺假,也深知优良品牌是无形的资产,树立品牌亦需要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努力,不轻易毁坏品牌。
义乌市义亭镇是义乌红糖的核心产区。红糖的口味、产量与甘蔗的品种和种植的优劣有着密切关系。初期当地甘蔗成熟早,产量低,含糖少,当地人直到1980年代才从四川、江西、广东引进不同的优良品种,最后則选定了来自广东的“粤糖”。粤糖品种亩产万斤,按照10%的出糖比例,可熬出红糖干斤。
每逢立冬甘蔗收割前,各村先要开会摇号,村民根据摇到的号,排出熬糖的日期。青绿色的甘蔗,约3米高,一丛丛密密麻麻,一望无际地被种植在镇里各角落。此青皮杆细的甘蔗,纤维硬,不太咬得动,含糖量却特别高,乃是专门用来榨汁熬糖的。镇里的村庄皆有熬糖作坊,一台榨甘蔗机、一台卧式炉灶,小的单排,大的双排,每排9口铁锅,由大而小,一字排开。其中的义亭西楼村便有8个生产队,现改称组,也以摇号来决定使用熬糖作坊的顺序。
与中国其它地区农村相似,义亭西楼村的年轻人都出城去打拼赚钱,留守在村内的绝大多数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小孩。收割甘蔗的工作被当地人称之为“掘糖根”,男男女女一起有说有笑,像以前生产队的集体劳动。男人负责用锄头将甘蔗连根拔起,切掉梢头,梢头因含糖量低,留下做种:女人则刮掉甘蔗上的泥土,进行剥叶工作,再一捆捆将其扎牢。
被切下的甘蔗梢头经清理干净,村民随即在田头挖窖,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并筑成垄,底下则铺上甘蔗叶,上面甘蔗梢头一层层码好,喷药杀菌,防止鼠害及烂种,最后封土。来年惊蛰,开窖取出甘蔗并用刀切一尺长,取三四个芽,平卧育苗。春分至清明,单株移栽,接下来进行培土、追肥、浇水,等待甘蔗再次茁壮成长。
古法制糖,最早有牛拉木车绞蔗汁,原理如同驴拉磨,费时费力且产量低。上世纪70年代才改为机器榨汁,效率高且出糖多,一直延续至今。熬糖是当地村民一年间最后的工作,熬了糖就有了钱,准备过年。因此,义亭镇最热闹的时期便是过年。一到腊月,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人络绎回家,家家户户吃着红糖制成的“年糖”,甜蜜喜庆,成为新年除旧岁的一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