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双
摘 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党员干部日常监督作为预防腐败、提高党员干部自律的手段作用越发重要。当前党内日常监督管理系统规范,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仍有不足,使得党内日常监督这种监督党员干部的重要管理方式没有真正发挥其监督管理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作用。本文重点从党内监督主体、重点人群、方式方法、实现的目标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开展党内日常监督的方式方法,通过实现对党员干部的党内日常监督无缝化,强化党员干部自律意识,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关键词:政治建设;党内日常监督;管党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8-0099-02
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是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的基础和前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效的干部日常监督方式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党内监督需要抓在日常,覆盖全体,较真碰硬,见物见人。
一、强化党内日常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
(一)党内日常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自我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品格。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党的一大就提出“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无论任何人,犯了错误都要检讨,都要受党的监督,受各级党委的领导,这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要条件。”[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突出强调全党要“讲政治”“守纪律”。他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我们的党经受“四大考验”、遭遇“四种危险”,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始终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重点,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旺盛活力的动力源泉,加强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条件。
(二)党内日常监督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党内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上级怕穿‘小鞋”[2]。当前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党内监督形同虚设。世界上一些老牌执政党衰败落伍、丢权垮台的教训是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使其失去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最终被历史淘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設事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因此,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至关重要,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党内监督永远不能放松。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到慎独,各级党组织要一刻不放松地将从严治党抓在手上,做到真管、敢管、严管。在整治腐败问题上做到寸步不让,有效防范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
(三)党内日常监督是健全权力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3]当前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发生腐败的概率高一些,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尤其是缺乏来自权力结构外部的监督。因此,强化党内日常监督应该将重点放在抓早抓小上,不但要时刻警惕小毛病,而且要做到治病救人,预防治疗。增强党员干部的免疫力,以免扩散病情,造成大面积的“疫情”。抓小就要认真做好“小题大做”的文章,高度重视小问题,防微杜渐,使权力在制度化、法制化的框架内运行。党内监督作为权力监督的重要力量,应该与各方面的监督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成为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党内日常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的监督意识薄弱
一是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强、接受监督的意识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干部特权意识浓厚,“人治”思想和“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当了官就有了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放松了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二是个别党员干部缺乏监督的自觉性。当前的机关干部中好人主义还一定程度存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经常是“多栽花少种刺,留下人情好办事”,特别是在个别领导班子内部红红脸、出出汗的事情始终落实不够,总是怕因为正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伤了同事情面,导致党内监督开展不顺畅。在一个系统的上下级监督方面,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由于怕失去群众基础,会出现不愿监督的情况。
(二)对重点对象特别是“一把手”日常监督有待加强
对于“一把手”的权力监督不力,其结果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只见表面,难见本质,深度广度频度不够。有的搞亲疏关系而放弃监督,有的搞利害相关而回避监督,总之,监督是落了空;同级监督缺乏气度、软弱无力,相互之间碍于情面,一团和气,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一般在征求意见时,多数都是“好”“无意见”等不能真实反映下情和实情,造成不透明监督和不真实反映民意,监督只是表面文章。
(三)对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麻痹大意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领域腐败,原因在于:一是重点领域干部的权力滥用存在隐蔽性,日常监管难以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与利益集团存在稳定的关系圈子,暗箱操作十分隐蔽不易察觉。二是重点领域干部岗位特殊,专业性强,某些岗位干部交流不畅,致使一个岗位上同一个干部长时间任职。三是重点领域干部活动区域大,日常监管难以跟踪,个别岗位工作时间不只是在八小时之内,尤其是涉及经济部门的关键岗位,监管力量手段受限,监管工作不及时。因此,这些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行踪不可控,信息的不对称,成为监管的盲区。
(四)对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的日常监督存在薄弱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工作日趋规范,但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等关键环节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候选干部的选任范围方面,领导和组织的推荐比例仍然较大,有时不能充分体现群众的基础性作用,导致群众参与干部选任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考察干部环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够,很多群众意见反馈不到组织层面,尤其是考察对象生活圈、社交圈范围的群众意见不充分;三是干部考核环节,选取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民主测评或者谈话方式,存在群众了解不多,参与不够,考核面相对较窄,信息面不广的问题。
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内日常监督
(一)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之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4]《条例》鲜明指出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职责,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内日常监督中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新时期加强党内日常监督中仍然十分重要。党的基层组织的坚强有力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要注重严格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并将工作做实做细,让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关卡,让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成为日常习惯,党内监督的强大合力才能最大化。
(二)抓住“关键少数”,使其真正成为以上率下的“领头雁”
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教育,要善于发挥领导以上率下作用,形成机关管理干部看领导,基层看机关、群众看党员的良好局面。“关键少数”必须成为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纪检部门要充分发挥执纪监督作用,对“关键少数”既要监管又要信任,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在一个系统、部门、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出台相关制度,让“关键少数”把握法律红线、掌握纪律底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让这些重点人群敬畏手中权力,依法行使权力,不做超越自己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要通过“关键少数”的带动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用“领头雁”带动全体党员干部风清气正。
(三)强化预防性监督,发挥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
一是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采取谈话提醒的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二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党内监督管理中,能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实现不同监督主体在信息、技术、手段、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共享,通过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提升监督的准确性和高效率。三是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持有什么问题查清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查清什么问题,不能装聋作哑、避重就轻。”因此对任何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处理,不能姑息养奸,不能避重就轻。将从严治党制度落到实处不能打折扣,严格执纪是纪检监督的准则,知法守法是全体党员的准则。
(四)从监督的目标入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
2018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条例》对管党治党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有力保障了全党令行禁止。作为基层党委(党组)要严格按照中央统一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自觉做学习贯彻《条例》的引领者,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黨员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推动《条例》的深入贯彻。总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是对权力的保护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保护。要使全体党员干部牢牢记住:权力和责任并存,责任需要担当精神支撑,行使权力就必然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强化党内日常监督,目标在于通过监督,时刻规范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16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5.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7.
[4]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