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肉牛产业各环节受到的影响分析

2020-09-17 12:42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牛场犊牛母牛

文│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

根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统一部署,2月7~15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各岗位专家(团队)联合有关综合试验站和指导企业有关人员分区包片,采取电话、网络、问卷等形式对全国24个省(区)开展了调研。

此次调研紧紧围绕配种人员流动受限所造成的产间距延长带来的近期和长期影响,物资及草料运输对规模化母牛场育肥场造成的近期及长期影响,以及对销售、消费和其他方面的影响等内容开展。功能室十位岗位专家联合其对接试验站等有关人员提交了内容翔实、分析透彻的调研报告。

一、疫情对肉牛产业影响总体概况

从总体调研结果来看,肉牛产业各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流动限制带来的影响。受影响程度疫区明显高于非疫区;南方非玉米产区高于玉米产区;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的东部省区高于西部省区;产业链上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育肥牛场高于母牛繁育场;肉牛整体高于牦牛;中等规模企业受其经济体量限制,受影响程度高于大型集团和“小微”企业以及个体专业户。受此次疫情影响,预计全行业损失将超过百亿元,仅母牛空怀损失一项将达40多亿元(约900万头母牛配种受影响,按平均2个情期,每情期损失500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

对于牧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来讲,总体影响程度一般。存在的主要隐患是各种成本上升,持续发展下去必将打击生产的积极性和影响各种牛存栏数量,从而导致肉牛产业发展难上加难。

二、疫情影响具体情况

1.疫情对母牛繁殖造成的影响。调查发现,需要场外人员协助的人工授精繁育场受到较大影响。一般耽误1~2个情期。液氮储存不足,冻精保存受到严重威胁。

调查时发现,山东省86.67%的养殖场缺少液氮,严重影响到冻精质量,部分所存冻精已基本不能使用;87.50%的养殖场无法正常开展配种,部分养殖场只能采用公牛本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的规模化牛场暂时没有受到影响,20%的牛场受到较大影响,20%的牛场受到影响较小。同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冷配头数预计下降25%左右。

东北地区大规模繁育场均配备专门的驻场配种人员并贮存有一定数量的冷冻精液,短期内未造成明显影响。规模50~100头的养殖场多采用公牛本交的方式配种,疫情尚未对其造成明显影响。小规模农户能够自行配种的不足10%,剩余的养殖户则需要配种人员帮助配种,已经耽误2~3个情期。甘肃省调研的6家肉牛养殖场(企业),预计受配率下降10%左右,母牛场经济效益下降5%左右。湖南省调研的11家肉牛场现阶段预估耽搁2~3个情期,影响当年肉牛场的产犊率、繁殖率,预计繁殖率下降8%~10%;同时造成母牛空耗,生产效益下降,预计下降5%~7%。

牦牛繁育以自然交配为主,再加上牦牛繁殖季节性强(一般每年7~9月发情配种,4~6月集中产犊,目前是母牛妊娠期),没有对产间距造成影响。若疫情继续持续,牦牛集中产犊,技术人员若无法及时到岗,会造成犊牛护理不周从而影响产犊存活率。

按目前行情计算,一头母牛晚配一个发情期农户损失300元左右,规模养牛场损失近500元。长期看,延缓产犊间隔,造成母牛发情周期不规律,降低母牛的繁殖能力;繁殖障碍性疾病增多导致母牛不发情、不孕;增加了繁育母牛的饲养成本,无法保证后代犊牛质量。

2.疫情对育肥牛场的影响。短期育肥牛场“两头受气”。一方面春节前销售空栏得不到及时补充,另一方面育肥成牛不能及时售出。每头育肥牛每天的饲养成本在20~25元。长此下去必然造成育肥牛饲养成本的增加。同时,活牛的市场价格降低1~2元,一旦恢复销售,大量育肥牛涌入市场,价格可能更低,育肥户损失惨重。大型养殖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一旦出现资金短缺,后期会出现压缩存栏现象。

宁夏回族自治区待出栏牛比例在30%及以下的牛场占比为21.43%,待出栏比例31%~75%的牛场占比为42.86%,待出栏比例100%的牛场占比为35.71%,且待出栏育肥牛的活重均在680千克以上,由于出栏时间在即以及优级出栏体重的双重标准下,暂停出栏只会增加养殖成本,导致增加饲喂时间和更变饲养方案而使育肥牛日增重受到影响。同时,春节过后活牛的预期售价会受到影响,64.29%的企业认为活牛售价会下降2元/千克,14.29%的企业认为活牛售价会出现上涨2元/千克,21.42%的企业认为活牛售价保持在31~33元/千克不变。

3.各省区普遍担忧饲料短缺。调研发现,精料储存不足是规模养殖场特别是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共性。豆粕、预混料等短缺较为明显,个别企业仅能坚持10天。粗饲料除南方个别企业出现困难外,多数企业尚能坚持一段时间,南方省区能坚持到5~6月,北方省区青贮饲料能坚持更长时间。

此次调研河南省的17家企业中,精料及饲料原料可以维持10天以内的有3家(其中1家已没有任何精料),占20.0%;11~30天的有8家,占53.3%;31~60天的有3家,占20.0%;61天以上的有1家,占6.6%。此次调研安徽省20家企业中,精料及饲料原料可以维持1个月以内的有10家,占50.0%;2个月的有3家,占15.0%;3个月的有7家,占35.0%。陕西省50%的牛场所存饲料仅能维持1个月,20%的牛场所存饲料可维持2个月,而只有30%的牛场饲料储备可供给3个月以上。

4.对牛肉加工销售的影响。加工企业是产业链的“重灾区”。前期受疫情叠加春节因素影响,物流停运及经营门店停业,开工率严重不足;近期规模较大的屠宰加工企业,基于其社会影响力,再加上政策的调整,多数相继开工,但仍未达到常年水平。甘肃省调研的企业较2019年同期下降60%。

在牛肉销售方面,电商微商较为活跃,交易量持续增长;标超规模以上卖场肉牛销售明显增长;其他牛肉销售,特别是热鲜牛肉销售方面都处于停工状态。餐饮业完全停工。

进口牛肉受国际牛肉现货价格下调影响,进口数量有所减少;受运力影响,压港现象严重。

5.其他方面的影响。兽药方面,多数牛场针对肉牛发热、犊牛腹泻、母牛产科疾病等养殖场常见疾病,能够使用养殖场库存药物,短时期内影响较小。

疫苗常规免疫方面,按照肉牛场日程免疫程序进行,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等疫苗储备较为充足,受影响较小。

在日常消毒防疫方面,消毒药品缺货严重,日常消毒防疫多为停摆状态。

劳务用工方面,在中小型牛场,劳务用工多为周边农户,用工人员受疫情影响较小;在大型牛场,外地来场劳务工人正在陆续返回岗位,用工缺员现象正在逐步缓解。

三、对当前工作的几点建议

1.坚定市场信心,做好应急预案。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疫情的防控情况的好转,企业、学校等单位复工复课,餐饮行业将会得到恢复,牛肉市场需求会明显增加,必将拉动价格上涨;建议相关企业积极提高牛场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观察发情、及时配种、及时妊检,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确保母牛一年一胎,保证牛场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平衡运行。

要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预案。充分考虑包括原料储备、防疫用品、疫情监测与预判、兽药疫苗和饲料供应变化、物流限制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牛场实施封闭式管理,做好牛场与外界的隔离,同时还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牛口蹄疫、布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一定要做好。非常时期,要防止肉牛因疫情原因出现大的波动。

2.加强能繁母牛饲养管理。

(1)保持牛舍干燥洁净。保持牛身体干燥干净,定期检查牛的进食、精神状况,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请兽医诊治。同时,确保疫情期间饲料营养供给,保持母牛膘情。

特别是妊娠后期的母牛,每天应保证母牛舍内外运动量,以减少难产率。母牛的妊娠期为285天左右,春季是母牛产犊高峰期,这时应做好分娩时的准备工作,给母牛提供清洁干净的垫草和安静的环境。母牛分娩时,要做好接产和助产工作,发生难产时,要及时处理。

(2)产后母牛喂给温热足量的麸皮盐水(麸皮1.5~2千克,盐100~150克,加温水10~20千克)以促进胎衣排出,补充分娩时体内水分的损失。清除污染的垫草,换上干净的垫草。犊牛产出后要立即将口鼻部黏液擦净,脐带断端用5%碘酊浸泡片刻,如未自断可在距腹部6~8厘米处剪断,彻底消毒。犊牛身上的黏液可由母牛舔干或用柔软干草擦干。及时检查胎衣的排出情况,并做好各种产后观察记录。

(3)要保证母牛产后的营养平衡,注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使母牛尽快恢复到中上等膘情,以便及早发情配种,平均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不低于60~64天,平均配妊不低于84天,如有长时间未发情牛,可采取应用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方法,促进发情配种,确保“一年一犊”。

3.加强犊牛防疫及管理工作。

(1)犊牛的哺乳管理工作是首要注意的问题。新生犊牛在接生后,应立即饲喂初乳,并采用灌服和哺乳用具饲喂,但若使用哺乳壶等哺乳用具饲喂时要防止乳汁进入犊牛的前胃,引起犊牛生病。在喂完初乳之后,要注意将犊牛嘴边的残乳擦拭干净,然后对哺乳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肉牛采用母带犊饲喂模式,可以采用定时哺乳和自由哺乳方式,但需要注意,犊牛要有自由活动的空间,这样既便于管理照顾犊牛,又能够为犊牛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犊牛出生7天后,可开始逐渐训练采食开食料,经过过渡期慢慢增加犊牛采食精料的能力,促进瘤胃发育。

(3)要做好牛栏的卫生工作,保持干燥,勤垫干净垫草和垫料,定期进行消毒,保持舍内外通风,避免牛栏脏乱潮湿,影响犊牛的生长。

(4)增加犊牛运动,增强犊牛体质,提高免疫力,天气渐暖时,适当增加舍外运动时间。

(5)保证犊牛冬季能够饮温水,注意观察犊牛的采食、精神、活动及粪便等各方面的变化,便于判断犊牛的状态并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6)定期做好犊牛的疫苗接种工作,保证犊牛健康生长。

4.采用灵活生产模式。育肥牛养殖场户要化“危”为机,抓紧完善肉牛精细化饲养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网上在线学习和视频交流等方式,弥补专业知识短板,寻求技术咨询服务,了解市场动态和政府惠农举措,交流应对困难的心得体会,坚定发展产业信心,调整优化经营策略,做到精准施策、强基固本。为应对短期内饲草料匮乏且难以调运的现实,养殖单位可以减少日粮喂量以适当降低肉牛牦牛日增重,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将出栏时间延迟到下一季度。期间如果牛肉价格上升,销售渠道恢复,可采取短期高精料强度育肥的方式进行催肥,以做到短期出栏。肉牛产区给予配种员办理通行证,使其在县乡工作区域内开展改良工作,保证发情母牛能及时配种,减少空怀率,缩短产犊间隔。

5.给政府职能部门的几点建议。建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尽快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农办牧〔2020〕14号)文件精神,解决各种运输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银行等金融系统通过设立专项小额信贷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和延长贷款期限,帮助肉牛养殖企业渡过难关,加快恢复生产。

积极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加大屠宰加工企业向育肥牛集中区转移的推进力度;适当限制非玉米产区肉牛产业发展规模;逐渐减小肉牛饲料过度依赖调运区域面积和存栏规模。

及时调整政策,保春耕春种,进一步加大粮改饲推进力度,避免出现粗饲料紧张短缺的局面。

猜你喜欢
牛场犊牛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犊牛肺炎巧防治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