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校园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2020-09-17 01:23:10傅惠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模板教学质量微信

傅惠娟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中心, 浙江 东阳 322100)

在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方面与综合类高校还相距甚远,教学质量问题日益显现,各高校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制度和系统的方式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各高职院校目前面临的迫切需求[1]。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广义的教学质量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狭义的教学质量指直接跟教学活动相关的质量。质量监控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监”是对教学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和监督,“控”是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诊改意见并反馈给教师进行改进的过程[2]。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教育工作者们对此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徐金凤等在现有的质量监控系统上重点开发了信息收集、督导听课和课堂考勤模块[3];倪文燕等描述了面向社会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质量评价模式[4];贾桂霞等阐述了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现[5]。智慧校园是以各种应用服务为载体,将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和生活充分融合的一体化信息环境,各个应用之间相互共享和协调,共同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课题组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在智慧校园平台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模板技术和微信接口,自主研发一个多渠道、可扩展指标的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服务。

1 系统体系架构

根据被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系统可分为多个层次,被评价对象包括学校、专业、课程和教师,其中面向教师的评价包括课堂听课评价和教学总体评价;面向学校、专业和课程的评价包括校内用户评价和社会在线评价,系统的模块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模块分类

(1) 课堂听课评价分为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和学生听课三个模块,不同的评价对象可以通过模板的设置采用不同的指标,比如教学理念、教学准备、内容组织、信息化应用、课堂效果等,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学生听课评价是自动采集在教学平台上针对授课记录和作业填写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2) 教学总体评价分为教师自我评价、院系教学检查和学生定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模块面向教师自己,主要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教学资源进行自我评价,并自我打分;院系教学检查模块是学校和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检查时填写;学生定期评价模块是学生定期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水平的总体评价。

(3) 面向学校、专业和课程的评价:评价对象分为校内用户和社会用户两种,校内用户包括督导、教学和学生,社会评价包括用人单位、毕业生、学生家长和校外同行等,这些评价都是由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开展,评价系统向评价人员提供可浏览的教学平台上关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链接,然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打分和评价。课程活跃度评价是系统根据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和访问情况,以及授课、互动、作业和测验等情况自动生成的课程活跃程度的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采用基于组件的三层架构模式,即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展现层,如图2所示。数据层包括可扩展的模板指标库、基础数据集和业务数据集,其中基础数据集包括教师、学生、专业和课程等数据,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同步到智慧校园的相关业务系统;组件层包括常用的业务组件实现关键业务逻辑;展现层采用浏览器或微信公众号与用户进行交互。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和单点登录与整个智慧校园对接,移动端通过OAuth2.0接口与微信公众平台对接。

2 关键技术

2.1 可扩展指标库

为了获取客观全面的评价,评价对象的类型和数量要具备一定的规模,系统支持多渠道、多角度和多目标的评价,所有这些评价存在共性:评价人员用一系列的指标针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打分和填写评语,每个指标有不同的选项,因此系统采用统一模式来处理:指标、模板和批次三个层次。评价对象和被评价对象对应一个模板,例如督导对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应督导听课模板,每个模板配置不同的指标,每个指标包括指标名称、类型、选项、规则等属性,指标的选择可根据专家遴选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6]。系统中定义了指标库,创建模板时从指标库中选择指标,每个指标分值比例可以自主设置;批次是某一次评价的集合,是评价人员与模板的组合,批次、模板和指标之间关系,如图3所示。

图2 系统体系架构

图3 批次、模板和指标关系

在开启新的评价批次时,先选择评价模板,设定起止日期,添加被评价对象,被评价对象的类型可以是学校、专业、教师或课程,选定被评价类型后,可以按院系和名称筛选并选择添加被评价对象,然后添加参评人员,系统支持限定人员和非限定人员两种方式,限定人员又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设置人员的角色,比如角色设为教师,则所有教师用户可以参与评价;另一种是提供人员列表,通过教师或学生的教工号和学号来指定。非限定人员适合校外人员,用户不需要登录系统也可参与评价。

2.2 基础数据集的自动同步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在一个系统内完成,存在着重复登录和“信息孤岛”等弊端。在智慧校园时代,各业务系统是高度集成和协作的,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整个智慧校园是一个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了与门户系统的单点登录接口,用户只需要登录智慧校园门户,用户就可以直接访问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智慧校园各个业务系统提供不同的服务,但各业务系统之间存在需要共享的数据集,例如,部门和教师的信息来自人事系统,学生信息来自教务系统,数据交换系统通过订阅发布模式进行各系统间数据的同步。为减少由于业务系统的更换或升级带来交换的大量变更,先把共享数据同步到数据中心,再由数据中心同步到各订阅系统,如图4所示。

图4 智慧校园数据集成

2.3 课程评价的自动采集

教学质量评价常采用定期的学生评教,比如在期末统一组织评价,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学生会因为怕影响到自己的成绩而未能对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系统避开学生对教师的直接评价,而是通过学生对日常教学中自己对作业和测验的掌握程度进行间接评价。在教学平台上,学生上交作业和测验时都要选择自己的理解程度“懂了”“基本懂了”“不太懂”和“完全不懂”等级别,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从教学平台抽取这个间接评价结果作为对应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

常见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被评价对象是教师,而缺乏对课程和专业的评价。在MOOC和SPOC的推动下,很多高校都搭建了SPOC教学平台作为校级的信息化课程培育基地,并鼓励教师在互联网的MOOC平台上开展教学工作。由于校外的教学平台一般不开放数据获取接口,质量监控系统主要采集校内的教学平台数据进行评价。教学平台提供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教学环节的教学辅助功能,提供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的共享,课堂的考勤、互动和课后的作业、测验等都在平台上完成,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的采集和统计来对课程的活跃度做出评价。课程的活跃度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系统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课程的活跃度:

课程活跃度=a* 教学资源访问数 +b* 授课日志数 +c* 课堂互动数 +d* 作业数 +e* 测验数

其中,a,b,c,d,e为权重因子,可以由质量部门根据需要自主设定,默认比例是(0.5, 1, 3, 2, 2),这个比例有益于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方法。一个专业的活跃度为各门课程的活跃度的均值,系统每周自动对所有上线课程的活跃度进行汇总,汇总的结果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同步平台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并把活跃度变化通过微信通知发给质量监控中心的管理员。

2.4 社会和第三方评价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让学生到企业去锻炼,让企业参与教学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签协议的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毕业后经常发现在学校所学知识早已过时,一个主要原因是校企合作中用人单位的参与程度和深度不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也让企业参与评价,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用人单位的评价通过调查阅卷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只能凭印象对学校做出整体上的评价,而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质量的把控。

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企业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把专业和课程作为被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企业用户可以点击专业和课程的资源链接,直接跳转到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库中,在线浏览教学计划、课件、教学视频和学生的笔记等教学资料,浏览完成后按照评价模板的设置进行打分和评价,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用人单位评价有据可依,而不只是凭借主观印象。这种评价模式不仅适用于用人单位,而且对于学生家长、毕业生和第三方评价机构都可以通过课程资源链接和模板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在线评价。

3 系统实现

系统采用ASP.NET基于B/S架构的开发模式,自主开发了数据实体映射工具用于完成与数据层的交互。移动设备不断普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常用手机来访问智慧校园系统,尤其是微信成为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为提高系统便利性,系统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电脑和手机端,并提供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口与之交互,用户不需要安装特殊的应用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访问系统。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OAuth2.0开放认证标准的支持,用户登录微信后,第三方应用调用OAuth的接口即可获得用户的OpenID标识,通过将该标识与系统内用户的绑定,用户后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访问系统就不需要再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并登录系统,这给用户访问系统提供了极大方便。

微信的第二大优势是其自带的消息通知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给已关注的用户发送模板消息的功能,用户在收到消息后在手机上会看到提醒,点击提醒的消息,系统自动通过OAuth接口直接跳转到消息关联的业务模块进行处理,这种通知驱动的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应用软件访问模式,微信犹如一个私人秘书,用户平时不再需要特意地去访问系统,而只需要关注有没有通知消息。对于校内人员,系统在发布新的评价批次后,系统会自动给对应的评价人员发送通知消息,在督导完成听课的评价后,系统也会发送通知消息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点击消息即可查看具体的听课督导的评价内容和指导意见,并在系统上完成信息反馈。

系统同时借助微信二维码扫码功能完成评价任务的发布,系统要根据评价任务批次对应的评价页面的地址和OAuth认证的地址调用二维码(QRCode)模块生成二维码图片,将二维码图片分发给各个评价人员,用户只需要用微信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自动跳转到对应的评价页面。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质量的监控对于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起着关键作用。课题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模板和可扩展指标库构建一个面向督导、同行、学生、用人单位和家长等多来源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将被评价对象从教师扩展到专业和课程,实现了双向多元化;凭借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智慧校园尤其是教学平台的信息融合;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生”评“师”由直接评价转为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间接评价;系统采集课程过程数据自动生成课程活跃度评价;将教学资源库的视频和教学资料与质量评价系统对接,为社会评价提供评价依据;系统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秘书式的提醒服务。系统现已在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投入使用,为质量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管平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至今没有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今后需要在指标发掘和融合上进一步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使其在评价效率和效果上更加优化。

猜你喜欢
模板教学质量微信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微信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