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林
鼻息肉在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针对此种疾病,人们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起更严重的问题。那么,鼻息肉有哪些症状,危害有哪些,又该如何治疗呢?
1.鼻塞。鼻息肉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鼻塞,部分患者会由于鼻塞出现嗅觉减弱、张口呼吸、睡觉打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咽炎。
2.流鼻涕。在早期,患者会感觉到鼻子内有擤不尽的鼻涕,而且鼻涕大部分是浆液性的,如果合并感染还会伴有脓性的分泌物。通常来说患者不会打喷嚏,但是当患者的鼻黏膜出现反应性炎症时,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
3.头晕、头痛,嗅觉受损。如果息肉没能及时得到治疗,息肉会持续增长,令患者的鼻塞症状越来越重,甚至会导致患者的头晕和头痛,患者的嗅觉会一点点地减弱,直到失去嗅觉。
4.听力受损。如果鼻息肉将后鼻孔堵住或者是侵入患者的鼻咽部,还会导致患者的听力受损,还有可能令患者的鼻背变宽,导致蛙鼻的出现。
1.导致呼吸困难。鼻息肉的存在会降低患者机体中的血氧含量,令机体的组织与器官长时间处在缺氧的状态下,影响器官和功能的正常功能,降低患者的抵抗力,患者很容易患上其他的疾病。
2.引发高血压。鼻息肉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在长时间的鼻塞情况下会引发高血压。
3.导致引流障碍。鼻息肉会影响鼻窦分泌物的引流,令鼻窦炎症状加重,进而导致重鼻窦炎的发生。
4.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鼻息肉会导致患者鼻塞,令患者呼吸不顺畅,患者极易发生头痛、头晕等情况,而且无法集中注意力,患者的记忆力也会出现衰退,精神状态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果鼻息肉持续发展,会引发临近部位的病变,致使患者出现咽喉炎、中耳炎或者是鼻窦炎。长时间打呼噜一方面会降低患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影响器官和组织的代谢与正常功能,另一方面还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患鼻息肉之后很容易发生老年痴呆,这是由于长时间的脑部缺氧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
(一)药物治疗
大部分患者在诊断为鼻息肉之后,通常会选择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扩展鼻腔的空间,保证鼻子的暂时通气。常用的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通常情况下,患者每天用药一次,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每天使用两次,连续使用2~3个月。在失去药效之后,患者的病情会有所加重,鼻塞的症状也会更加明显。在病情加剧后,患者往往继续使用滴鼻药获取短时间的畅通,如此恶性循环会导致鼻息肉无法痊愈。
此外,还可以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如果鼻息肉患者患有哮喘、阿司匹林的耐受情况不佳,或者是存在变态反应等情况时,围术期的患者可遵医嘱每天按照每千克体重0.5~1毫克的标准使用泼尼松,每天晨起后口服用药,持续用药10~14天,在这以后每星期减少10毫克的药物用量,再用药2~3个月。在药物使用期间,医护人员应留意保护患者的胃黏膜,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经过医生允许后谨慎用药。
(二)手术治疗
鼻腔大范围或者是完全阻塞的患者,他们的生理功能会严重受损,因此需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在手术之前,患者应进行全身检查,如果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或者处于哮喘的发作期,需等到病情平稳以后才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属于息肉多发和复发的情况,需采取鼻內镜手术的方法,治愈率在85%~90%之间。为保证手术的效果,医护人员需定期展开内镜随访以及综合治疗措施。
1.单纯鼻息肉切除术。此种手术方法适合那些过去没有鼻息肉切除史的患者,可以清除根蒂。医护人员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手术师使用鼻息肉套圈器把息肉的根蒂部位套住,勒紧后沿着鼻子向外拉出,把鼻息肉和根蒂一起摘除。如果鼻内有残留的根蒂,手术师需将根蒂钳取干净。在拉出息肉的期间,有可能引起筛窦的开放,如果筛内黏膜已经出现息肉样变,需同时采取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
2.鼻内筛窦切除术。此种手术方法适合有鼻息肉切除史、息肉组织完全取代筛窦黏膜的患者。手术师在手术期间需要让筛房充分开放,把筛窦里面的息肉摘除干净。近年来新推行的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进一步提升了筛窦切除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此种治疗方法可以令鼻息肉的复发率降低到20%以内。
总之,鼻息肉会导致患者出现鼻塞、流涕症状,如未及时治疗,会引起头晕头痛、嗅觉和听觉受损,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记忆力衰退,抵抗力下降等。为此,发生该疾病后,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