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争鹏,谭思超,邹思远,邱志方,朱大欢,张 丹,邓 坚,蔡 容,吴菱艳
(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13;2.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 100074)
随着陆上核电站及海上核设施的大力发展,对当前核技术和核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海上核动力设施,面临着更加恶劣的运行环境,更需要明确核设施运行特性与海洋条件之间的耦合效应,准确把握核设计的关键点,保证海上核设施的安全运行。流动不稳定性对反应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海洋条件影响、主泵转速的变化等都会引起反应堆内冷却剂的流量波动,而脉动流是一种实验研究中常见到的典型流动不稳定性现象[2-4],本文就稳态流和脉动流下棒束通道内温度分布进行研究。
目前,数值计算方法是核反应堆系统特性研究的重要手段,涵盖了反应堆冷却剂热工水力特性、系统运行特性以及事故工况下安全特性等方面的研究[5-8]。同时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对反应堆系统参数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包括对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的测量。可视化技术的出现,突破了结构限制测量的局限性,可实现对复杂结构内流场、温度场的准确、无扰测量,同时该技术响应时间短,能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对掌握热工水力现象机理、评估结构设计性能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采用可视化实验技术——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9]对棒束通道温度场进行测量。
LIF技术的原理是:染色剂分子在吸收到一定能量的激光后,会发生跃迁-退激过程,在退激过程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以此来进行温度、浓度的实时反馈。目前LIF技术在浓度、温度分布的全场测量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相关学者采用该技术对射流流场浓度分布、矩形通道温度分布等进行了研究[10-11]。但由于LIF技术对实验回路布置、光学系统以及后处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复杂通道的测量难度较大,需要解决的难点较多[12],因此本文拟对LIF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一套适用于LIF技术测量复杂结构温度场分布的技术方案,并对棒束通道温度场进行测量,获得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温度分布。
实验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搭建的实验系统上进行[13],实验回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验回路包括循环水箱、离心泵、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过滤器及棒束实验段。实验过程分为标定和测量两部分,需要获得温度与荧光强度的拟合曲线,并利用该曲线对加热工况下温度分析进行反馈。实验中采用2台高速摄影仪实时获取温度分布数据,在每台摄影仪前放置不同波长范围的滤光片,采集不同的荧光段,保证能进行比值处理,提高温度敏感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本体横截面示于图2,棒直径为9.5 mm,棒间距为12.6 mm,当量直径Dh为9.6 mm,加热棒选用不锈钢棒,长度与棒束相同,采用直流电源加热,非加热棒采用与水折射率相近的FEP材料,其折射率为1.338(水的折射率为1.333),可减少折射导致的图像畸变现象。本研究中,加热形式分别采用单根棒加热和单排棒加热(图2),实验环境为常温常压,其中入口温度约为25 ℃,热流密度约为219 kW/m2,流量为0.7~3.8 m3/h,单根棒加热时,加热棒位于中间位置。通过高速摄影仪获得截面处的温度分布。实验中布置3个定位格架,间隔约24 cm,为保证消除入口效应,第1个格架布置于距入口约40 cm处,数据获取在第3个定位格架下游。流量的变化由泵控系统控制,通过改变泵的转速,实现流量的改变。
图1 实验回路示意图Fig.1 Schematic of test loop
图2 系统示意图Fig.2 Schematic of system
LIF技术属于高精度测量,其测量的准确性、后处理的准确性都对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光学特性、示踪染色剂特性以及后处理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法。
1) 光学特性
激光诊断技术对光学回路的要求较高,一方面保证激光片光源能穿过棒束通道,防止激光照射到棒束上,影响实验测量,另一方面,要保证稳定的激光特性,选择合适的激光强度,从而产生足够的荧光强度,但过大的荧光强度会产生光漂白作用,影响染色剂特性。经验证,6 800~8 300 W/m2是本实验合适的激光强度,同时要保证空间上光强分布均匀、时间上光强保持恒定,从设备、处理方法上有效消除激光的高斯分布和沿程损失,另外,外界环境也会影响激光的稳定性,要避免强光、震动等的外界干扰。欲保证实验获得的荧光强度由染色剂产生,还需要使用滤光片,滤光片的选择要避开激光的光强范围,仅使得相应波长范围内的荧光能通过。
2) 示踪染色剂特性
示踪染色剂的特性是LIF技术的关键,合理地选择示踪染色剂,可保证实验的成功、数据的准确。首先,要保证示踪染色剂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包括光强特性、光敏感特性,特别是要匹配激光波长范围与示踪染色剂可吸收波长范围,这样当激光照射流场内后,反射出的激光才能被捕捉。其次,要保证示踪染色剂稳定性,在长时间激光照射情况下,保证反射的荧光强度保持不变。本文采用罗丹明B(Rhb)和Fl27两种染色剂,并针对两种染色剂的稳定性、温度敏感性、最佳实验浓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列于表1。表1表明,这两种染色剂具有较好的光学效果,与激光波长范围匹配,具有较大的荧光光强。
表1 染色剂特性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escent dye
3) 后处理技术
通过LIF技术获得的实验数据,需要进行后处理才能保证真实反映温度分布,整个后处理过程包含匹配-降噪-标定-重构4个步骤。在实验测量过程中,2台高速摄影仪拍摄的图像会存在视角、尺寸的不同,因此需进行图像匹配,即构建一系列空间变换技术-投影变换,建立有效的匹配算法,将同一时刻图像进行匹配,如式(1)[14]所示;降噪过程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消除奇点,由于棒束结构的复杂性,采用式(2)的计算方法,既能减少背景光的干扰、降低噪声影响,同时也能增强温度敏感性,此时温度敏感性能达到2.5%/℃;在标定和重构中均采用点对点的方式,针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进行曲线拟合,再利用这些曲线去求解加热工况中的温度分布,采用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激光的高斯分布及沿程损失的影响,保证获得拟合效果较好的曲线,本实验中拟合曲线的残差分布基本在±5%以内。
I2(x,y)=G(I1(H(x,y)))
(1)
其中:I1(x,y)和I2(x,y)为坐标点(x,y)处的灰度;G为灰度变换;H(x,y)为某种形式的空间坐标变换,即(x′,y′)=H(x,y)。
(2)
其中:C(t)为后处理结果;Ci(Rhb)、Ca(Rhb)分别为罗丹明B的实验测量值和背景值;Ci(Fl27)、Ca(Fl27)分别为Fl27的实验测量值和背景值。
采用LIF技术获得不同流动工况下的实验数据,经过后处理技术加工,进而可直观展现定位格架下游的温度分布,如图3所示。由于加热棒1位于棒束中间位置,从图3可明显看出,棒束通道中间位置处温度相对较高,两侧没有加热棒,温度相对较低,单根棒加热时,靠近加热棒的通道位置,会出现明显的热流体团上升现象,如图3a中标记处。流体在加热棒附近被加热,温度变化导致密度变化,LIF技术可直观地展示热流体团的变化情况。单排棒加热时,可观察到在中间位置处,温度仍是最高的,两侧相对较低,且能看到明显的温度变化趋势,这主要是由定位格架的搅混作用引起的,而且在靠近定位格架的一定范围内,冷热流体之间能充分混合,随着高度的增加,靠近加热棒位置处的流体被加热,搅混作用减弱,流体温度逐渐升高。
对脉动流下瞬态温度分布特性进行测量,分析流量波动和定位格架共同作用下棒束通道内温度的分布情况。实验中脉动流流量采用正弦波动,流量中值为0.7 m3/h,脉动周期t0分别选取5、8、10 s,波动幅值γ为0.3,通过对高速摄影仪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即可获得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云图,如图4、5所示,图中T0表示实验初始时刻。
图3 稳态流下温度分布Fig.3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steady flow
图4 t0=5 s、γ=0.3时脉动流下温度分布Fig.4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fluctuating flow at t0=5 s and γ=0.3
图5 t0=8 s、γ=0.3时脉动流下一周期内温度分布Fig.5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fluctuating flow at t0=8 s and γ=0.3
从图4可看出,脉动流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基本与稳态流时的类似,由于图4属于瞬态下温度分布云图,与稳态时均下温度分布云图相比,受到涡流、横流等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温度波动和变化趋势更清楚地显示出来。从图4、5所示温度分布云图可看到温度随流量波动的变化,特别是在中间区域,这种变化主要是受脉动流量的影响,使温度出现周期性波动。在稳态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温度分布主要受定位格架的影响,在非稳态条件下,受到脉动流的影响,棒束通道内流体出现加减速变换,破坏了流动边界层,使得热扩散加剧,在流速波动和搅混作用下,温度分布的变化趋势更明显。
对于棒束通道内的温度分布特性,可从时均化和瞬态的角度出发,以温度波动来评价定位格架的搅混作用、流量波动及加热使得棒束通道内流体的温度随时间波动,同时考虑温度均值和瞬时温度分布信息,提出了棒束通道内温度波动的计算公式:
(3)
(4)
不同高度处的温度波动示于图6。从图6可见,稳态流和脉动流下温度波动变化存在明显不同。对于稳态流,在棒束通道径向不同位置处,温度波动的变化相对较小,而在脉动流时,温度的波动存在很大差异,在中间加热棒位置处,温度波动较大,且脉动周期越长,温度波动越大。对比定位格架下游3Dh和7Dh处的温度波动,特别是脉动流下,靠近格架位置处的波动较大,且相同高度处的温度波动差别也较大。棒束通道内定位格架的搅混作用使得稳态流下温度波动存在差异,而脉动流的周期性流动和搅混作用的叠加,会增加通道内温度波动,因此会使脉动流下温度波动变大。脉动周期较大,导致波动持续时间长,温度波动值也随之变大。这主要是由于搅混作用和流量脉动的影响,破坏了流动边界层,进而加强了棒束通道内的流动换热。
图6 不同高度处温度波动Fig.6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of different heights
图7为棒束通道中间位置不同流动工况下的温度波动。从图7可看出,稳态流和脉动流下温度波动趋势基本类似。稳态流时,在靠近格架处,温度波动数值呈增长趋势,约在格架下游(3~4)Dh处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降幅较小,且在棒束间隙和子通道内温度波动也基本类似。脉动流时,在靠近格架处,温度波动也会呈增长趋势,最大值更靠近格架,约在(2~3)Dh处,远离格架时,也会出现温度波动。这主要是由于搅混翼会产生横向流动和湍流脉动,而脉动流主要会产生沿轴向方向的流动作用,在靠近格架时,会产生两种作用的叠加效应,使得温度波动较稳态流时大,且温度波动峰值更靠近格架。在远离格架的位置,格架的搅混能力减弱,而脉动流的作用仍存在,使得下游的温度波动会存在起伏。稳态流时,温度波动主要受定位格架搅混效应和热驱动的影响,因此温度波动的变化趋势很规律,而脉动流时,定位格架搅混效应与流量变化的叠加会导致温度波动变大,且在远离格架时,流量波动的影响仍存在。
图7 中间棒束间隙处温度波动Fig.7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at middle channel
结合定位格架在该截面处的搅混翼分布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搅混翼分布如图8所示,该截面处定位格架有2个朝向右侧的搅混翼,1个朝向左侧的搅混翼,导致出现图3所示的温度分布,同时由于棒2位置处温度相对较高,2个搅混翼斜对称布置,增加了其搅混能力,热量能及时被带走,而棒1和棒3位置处的搅混翼,增加了横向流动,也能及时将加热棒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流体,因此会出现图6所示的温度波动分布。
图8 搅混翼示意图Fig.8 Schematic of mixing vane
本文采用LIF技术对棒束通道内稳态流和脉动流下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对系统光学特性、染色剂特性、后处理技术的评价与优化,得到了LIF技术在温度场测量时所需的关键参数。
2) 获得了稳态流和脉动流下棒束通道内温度分布情况,采用温度波动因子,对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稳态流时,温度波动约在格架下游(3~4)Dh处达到最大值,之后会逐渐降低,脉动流时,温度波动约在(2~3)Dh处达到最大值,远离格架时,温度波动也会出现明显变化。
3) 结合定位格架上搅混翼的分布,对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对定位格架性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