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华 岳丽
急性脑梗死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受到严重影响[1,2]。目前,早期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手段,尿激酶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溶栓药物,能够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4]。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6.80±8.32)岁;病程1~6 h,平均(4.25±0.56)h;合并症:高血压13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11例。治疗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5.95±8.45)岁;病程1~5 h,平均(4.19±0.52)h;合并症:高血压11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0例。2组年龄、性别比、病程、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5],均经CT或MRI确诊;②首次发病,且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6 h;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脑出血患者;⑤存在溶栓禁忌证者;⑥依从性差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降压、调脂、改善脑循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100万单位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效果: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89%;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5%;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或升高。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
1.4.3 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包括意识、肢体运动、语言等10个维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MMSE量表包括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7个维度,满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该量表包括6个等级,分值为0~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差。
第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要灵活且具有针对性。时代在不断的改变,医改就是时代改变下的结果。因此,工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现代科技,与时俱进;此外,针对具体的指示,要进行针对性的工作,比如,针对具体的某一类职工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院能够正常运行,保证医院职工的利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辅助国家完成发展计划[2] 。
1.4.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量表包括10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5 神经因子: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1.4.6 炎性因子:采用酶喉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4.7 氧化应激指标:采用ELISA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较对照组的72.9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48,例(%)
2.2 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较对照组的20.8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48,例(%)
2.4 2组神经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BDNF、IGF-1、NSE、S100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
表3 2组神经功能比较 n=48,分,
后BDNF、IGF-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NSE、S100β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BDNF、IGF-1高于对照组,NSE、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神经因子比较
2.5 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2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n=48,分,
2.6 2组炎性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TNF-α、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NF-α、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NF-α、hs-CRP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2组炎性因子比较
2.7 2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D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7。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斑块破裂等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狭窄、闭塞,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神经元变性、坏死,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急骤,有很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或6 h内恢复缺血区血液供应能够最大程度控制病情进展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而早期溶栓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措施,然而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脑出血等并发症[7]。
表7 2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第一代溶栓药物尿激酶属于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激活纤维蛋白酶原发挥强大的溶栓作用,从而恢复缺血区血液供应,减轻脑组织受损程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8]。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尿激酶溶栓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脑梗死发生后,神经元缺血缺氧是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的直接原因,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多种神经因子水平变化。BDNF、IGF-1是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作用,从而对缺血性损伤发挥保护作用[9];NSE和S100β分别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当神经组织缺血性损伤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释放入血,可作为反映神经组织受损程度的重要标志物[1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BDNF、IGF-1、NSE、S100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DNF、IGF-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NSE、S100β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BDNF、IGF-1高于对照组,NSE、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尿激酶溶栓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因子分泌。此外,2组治疗前NIHSS评分、MMSE评分、mR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MSE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尿激酶溶栓能够减轻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过度激活的炎性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病理机制,参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全程。TNF-α是机体重要的炎性因子,与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11];hs-CRP是肝组织分泌的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状态的敏感标志物,可作为反应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12]。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前TNF-α、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NF-α、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NF-α、hs-CRP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尿激酶溶栓能够减轻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另外,炎性因子能够促进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导致脑组织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SOD是机体抗氧化指标之一,能够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组织损伤;MDA是脂质过氧化产物,是反映组织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D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尿激酶溶栓能够减少氧自由基生成,从而减轻神经组织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