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文化馆文化服务质量的思考

2020-09-16 14:31周丹
河北画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群众

周丹

海盐县文化馆

一、海盐县文化馆数字文化馆建设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海盐县文化馆微网站已有访问量2.4万,网络云直播累计观众人次,微信公众号访问量17.6万,网站用户注册量达505人,发布文化信息累计达到1400余条,优秀文艺作品50余件。通过第三方政府购买服务,采购各类文化慕课达3万余课。从后台数据上显示自2020年以来,网站用户注册量、微信公众号访问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虽然数字文化馆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未来仍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二、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提升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群众对文化馆文化服务的体验度

计划经济时代,公共数字文化供给具有垄断性、单向性和短缺性。而如今,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在网络上形成了多元混杂的“大文化”现状,各种层次的文化资源从“稀缺”变成“海量”,人们的文化选择也从原来的“没得选”演变成“选择困难症”,人们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判断的最终依据就变成了文化体验。通过培育、塑造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能够帮助人民群众从众多的文化产品中做出快速的判断和信赖的选择,用高质高效的数字文化服务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地予以主动回应,从而大大提高文化馆的文化服务质量以及群众的文化体验感。

(二)有利于强化文化馆阵地服务

由于数字文化馆的特点打破了以往文化馆文化服务对空间和时间限制,在普遍情况下数字文化馆能够稳定的、随时随地的为群众带来“点单式”的文化服务。并在数字文化馆功能不断完善后,数字文化馆将会发出更大的能量逐步代替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由此可见,数字文化馆将作为文化馆强有力的网络文化阵地,进一步为群众提供随时随地的文化服务。

(三)有利于树立本土文化品牌

当下从年轻一代到祖辈们,对抖音、快手等传播媒体的接受度、喜爱度可以说是过去几十年来之最,网络文化演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也使群众能够通过网络更多了解本土文化,喜爱本土文化从而获得对自身的文化自信。目前,文化馆数字文化品牌作为本土品牌的星星之火,例如2020年嘉兴市文化馆推出的“群众艺术网络大学”等栏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提升数字文化馆服务水平,从各方面加快数字文化馆运行和发展。

三、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数字文化馆制度保障不健全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功能完备的开放性体系,不仅要求文化成果的普惠共享,更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共建共治,同时,也强调开放包容,以社会力量推动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因此,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借鉴市场,对接企业,融合商业模式,强化成本控制,注重服务反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们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开放度不够、体系不完善、保障不健全、活力不足的现象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①建设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较少,未能形成跨部门、跨机构的高效合作机制。②建设模式创新不足,未能与其他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有机融合、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③评估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形成有效的数字文化服务标准以及多方共商共建共享的评价机制,影响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

(二)数字文化馆知晓度较低

随着各级各类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体系初具规模,服务成效明显。但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徘徊不前、文化馆知名度低的情况也客观存在,具体原因为:①服务意识不强,服务用户不够主动深入,未能立足用户的有效需求设计服务。由于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以及一部分数字文化服务供需不对接,导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未能迅速形成对公众的吸引力,使用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②服务方式有待改进,资源的丰富性及获取的便捷性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优势所在,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用户更为青睐的是一体化、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各类资源平台相互独立的现状仍旧无法帮助用户跨越信息壁垒,获取其所需的信息,信息价值无法充分发挥。总体而言,共享不足、传输不畅、使用不便将直接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低效以及知名度低下。

(三)没有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

为社会大众提供优异、丰富的文化服务和产品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这一方面,文化馆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等各种,无法为公众提供有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加上自身能提供形式相对比较陈旧、内容全调、创意全无的文化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对社会工作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导致服务形式和内容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提升的具体方法

(一)健全政策制度的保障

数字文化馆的基础设备设施是其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用的发挥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和物质基础支撑。随着政策的不断变化,在经费方面文化馆在未来几年依然要过“苦日子”,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必定需要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及上级部门的重视才能使数字文化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机制健全方面,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可以“搭乘”文化馆总分馆的东风,形成村镇(社区)县三级一体化的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并纳入总分馆评定的机制中,既能扩大总分馆建设的成果,也使文化馆的数字文化服务不再是单打独斗。

(二)多渠道的媒体宣传

虽然文化馆是为了普及文化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化馆的文化就是脱离群众,而应该是以大众文化为着力点,力求让最多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因此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必须充分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主题,以大众文化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辐射作用,让本县的优秀文化资源作为传播对象,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发现更高雅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发挥其辐射作用,让文化教育的覆盖面更广,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同时利用热门媒体的力量进行多渠道宣传。

(三)高质量特色数字文化产品的输出

众所周知,文化是拓展价值辐射、提升综合影响力、延拓战略纵深空间的重要渠道。信息爆炸的当下,群众在接收到网络信息的2到3秒就决定了这个文化产品会不会被关注,如果文化馆被动地等待群众来获取数字文化产品,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质量平平的数字文化产品会被淹没在五花八门的网络文化产品中,更别提数字产品的影响力了。如何使海盐的数字文化产品脱颖而出,需要文馆人转换思维从群众的角度来思考,什么样的数字文化产品能够获得群众的广泛关注。需要配备更全面数字化设备,从而提高数字化文化产品的呈现。更需要在文化馆人的努力下将本土特色文化转变为具有观赏性、记忆点的特色数字文化产品。

(四)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数字文化服务能力

推进第三方与数字文化产品融合,让数字文化平台兼顾“诗和远方”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本着专业负责的态度而言,现下文化馆本身的业务干部并不涉及数字化的专业,对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犹如“盲人摸象”,且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人数和涉及专业门类有限面对数字文化馆所需的庞大的文化产品需求如“沧海一粟”,如不借助“第三方”力量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会进展缓慢。我馆于2020年同“超星”合作购买了大量的文化慕课,大大丰富了我县数字文化服务的多样性。未来如何让数字平台成为诗和远方的兼容载体,就需要文化馆人用责任意识和大智慧来促进第三方文化与数字文化的融合。

五、结语

归根结底,数字文化馆的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仅是唱给人民听、跳给人民看,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并且在文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所以变革在所难免,数字文化服务的战略应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主线。高质量发展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时代为我们文化馆人提出的挑战。

猜你喜欢
文化馆数字群众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答数字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