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宁 副教授 李沐霖
(1、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 300387;2、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4)
有效提高消费水平可以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是均衡生产与消费关系的一种合理手段。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从数量消费向质量消费的方向转变,更多消费者想要在消费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但在我国无论从商品品质,还是消费体验来进行分析,都无法完全满足消费需求。为此,当前我国进行消费升级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但在消费过程中,一定存在商品流通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品流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最终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条件。
当前,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流通活动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流通活动与消费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商品流通信息能够实时反馈,并实现了商品流动不同环节的有效衔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通过不断提高流通效率,可以让流通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并为消费群体提供更全面的商品信息,有利于消费者合理地进行选择性消费。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消费者已经不只是对商品给予关注,而是需要得到个性化的服务。生产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只有不断地对消费者的需求给予满足,才可以在流通活动中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实现流通活动的多元化。此外,多元化的流通方式,还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对于传统消费模式而言,主要是通过实体店消费来完成。此时,实体店所开展的促销方式也相对单调,主要是通过优惠券或宣传单的方式来让消费者获得相关信息。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品流通活动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从而让流通范围更广,流通渠道更加丰富,例如能够让制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利用各类APP以及社会媒体进行沟通,还可以帮助消费群体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商品相关信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实体店与电商之间都具有自身优势。比如:实体店能够通过线下销售的方式,让消费者获得更加全面的消费体验。而电商则可以节省更多的成本,并打破常规的销售空间以及时间限制。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之后,实体店与电商形成了有机的融合,并发挥出自身优势来吸引客户。借助有效的流通活动,能够对每一个环节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从而能够增强消费体验,有利于消费模式的进一步升级。
消费升级的主体是消费者,高效率的流通活动,可以针对消费品质进行合理化的优化。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流通活动划分为以下方式来为消费升级提供条件:第一,通过高效流通率来为消费升级提供条件。高效率的商品流通,可以增强商品流通渠道的畅通度,有利于消费者所需商品快速进入到消费市场中。同时,在高效流通活动促进下,还可以起到降低产品价格、增强资金周转效率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作用。商品制造商通过不断提高商品研发水平以及提供优势的服务,实现对消费市场的高品质供给。同时,还能够有效丰富消费市场中的商品,让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若商品流通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品积压的问题,让商品进入消费市场的时间有所延长。如此制造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会明显受到影响,最终会对商品流通活动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缺少资金周转的情况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科技研发所带来的效果,制造企业开始花费大量资金以及精力来研发新产品,导致商品服务质量受到影响,阻碍了消费升级进程。第二,通过创新流通活动对消费者形成引导。想要全面促进消费升级,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来进行分析。通过商品流通企业的合理引导,能够有效促进消费。尤其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不同制造企业以及相关的流通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展分析。利用好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合理引导,能够提高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此外,利用分析结果,还可以为某些特定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商品服务,并通过精准的目标人群推送,将相关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不仅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还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层次。
对于流通活动业务而言,其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加上我国目前对于流通领域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导致部分商品制造企业以及流通企业为了能够减少经营管理成本,而对消费者提供较差的服务,从而使消费者权益无法获得有效保障。此外,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消费者更希望获得优势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改变了以往单一关注商品性价比的消费心理,开始关注商品的品质、售后等多个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流通活动的融合发展,流通信息分享可以让消费者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条件。简单而言,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能够了解其他消费者对某个商品的品质以及服务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参考。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会参考店铺口碑或商品评价来完成消费,能够从众多商品中选择出高品质的商品。为此,流通企业在进行商品流通活动过程中,需要及时构建信息收集以及信息共享体系,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流通服务。而商品制造企业也能够结合流通活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商品生产调整参考。消费者也能够利用好所提供的信息流,对商品质量开展追溯,确保消费者与商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互联网背景下流通活动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背景下流通活动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
对于消费升级而言,对其形成影响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内因所涉及到的是收入因素,外因则包含了生产、流通以及环境等层面。在构建流通效率指标体系时,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式。通过其模式能够将流通活动中的生产总值、批零库存率、工作人员数量、流通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等对流通活动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对消费升级形成影响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消费升级应该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支出来开展分析,其主要可以表现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服务支出等几种类型。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具体的增长数据,并能够反映出消费升级依然具有上升空间。本次研究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变量Y进行解释,并利用回归方程一以及回归方程二,来分析流通活动效率对消费数量的提升影响。
回归方程一以传统流通效率为自变量,回归方程二以现代流通效率为自变量:
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计算出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通过对表2的研究可以得出,传统流通活动效率对消费数量形成的影响,并没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对于收入增加消费量的促进作用则非常明显。即如果提升收入水平,则会增加一定量的消费数量。但对于传统流通活动效率而言,当其提升时会导致消费数量的下降。此阶段的流通活动对于消费升级的作用不大,还会对消费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此外,在2001-2015年间,现代流通活动效率、R&D经费支出、收入三个要素与消费数量形成了相对应的正相关系。简单而言,这三个变量的不断提升,可以有效促进消费数量的提高。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这三项要求对消费数量具有明显作用的要素为现代流通活动效率。从结果中可以发现,当提升1个单位时,会带来0.523个单位消费数量的提升。此外,R&D经费支出对于消费数量提升也具有明显效果,当其提高1个单位时,会促进消费数量提高近0.419个单位。收入要素增加1个单位,会促进0.167个单位的消费数量提高。根据方程一所计算的结果,可以获得0.831个单位促进作用,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从这些数据来分析,在近二十年以来,流通活动效率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消费数量的提高。再通过两个方程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两个阶段对消费量形成影响的要素有所区别,方程一主要以收入因素为主,而方程二则以现代流通活动效率为主。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流通领域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时,消费市场还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不同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关注的为短期经济效益,而并不会关注如何提升流通活动效率,这样会让收入成为消费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外资流通企业进入到我国流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流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流通活动效率向着现代流通活动效率方向发展,有效促进了消费数量提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广大民众开始向着精神需求层面进行发展。尤其是我国市场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的享乐需求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民众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势必会对消费升级形成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可以围绕基本需求Y2构建回归方程三以及方程四。
表1 消费升级指标体系
表2 流通效率改善对消费数量影响的回归结果
通过这两个方程,可以求出流通效率对消费质量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获得对消费质量促进作用的不同水平。当在1%水平线时,收入以及利率对消费质量的影响较大,当上升到5%水平时,R&D经费支出以及物价因素影响非常明显。对于传统流通效率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等要求,对于消费质量的促进作用并不大。通过方程四进行计算之后,相关指标对于流通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但对于互联网的作用较为显著。这意味着商品流通环节得到了优化,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均可以有效提高流通效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三者之间与互联网的关联更强。所以,对于某指标促进消费质量从不明显转变成为非常显著。
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升级是当前消费者所提出的一种诉求。比如:制造企业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具体需求,则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参与到境外消费体系中,这样会造成国内消费市场的衰落。通过有效的流通活动,可以为制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搭建链接渠道。这样有利于商品制造企业收集更多的消费需求,并利用好流通链接作用,增强整个商品供应链的协同能力。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共享体系。此外,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还可以将商品流通活动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消费者群体中,可以让其获得更高品质的服务。同时,利用所构建的综合共享体系,还可以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给商品制造企业。这样可以让商品制造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商品研发以及服务策略,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通过综合共享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发挥各个流通环节中的链接作用,从而对消费形成有效的引导。这样可以让商品制造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在流通活动协助下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在此体系的协助作用下,还可以不断增强商品供给品质,形成有效的商品流通链条。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为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快捷的购买方式,能够让消费者获得便捷的消费体验,让其能够打破传统消费模式的诸多限制。在网络技术支持下,获得不同类型的商品信息。还可以通过性价对比的方式,结合自身的需求选择商品。这样的消费模式,可以有效刺激消费者消费。不过,由于商品信息的高速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品以及相关服务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为此,各个商品制造企业以及流通企业需要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创新具有价值的流通活动模式。第一,塑造品牌。在此环节中,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开展品牌建设工作,这样可以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增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第二,构建混合式综合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通过开设线下实体店的方式,让消费群体能够在实体店对商品进行试用,然后再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消费,让流通企业来配送商品。实体店铺想要拓宽商品销售渠道,可以采用入驻线上平台来实现,并借助线上平台的数据分析体系来收集消费者相关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消费偏好分析,这样可以为商品制造企业提供有效的生产指导,并为其商品制造提供调整依据。此外,还可以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目标消费群体,并通过营销来提高销量。结合所分析出来的消费需求,还可以为部分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最终实现促进消费的目标。
在此环节中,主要通过健全供应链的方式来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并以此为发展前提,不断扩大供应链体系。我国近几年,虽然电子商务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希望能够流通活动效率来促进消费升级,需要不断对我国供应链水平进行完善。通过构建具有较强协调以及动作能力的供应链体系,实现相应的资源重组。这样所构建起的供应链体系也会更加专业化,并能够与现代企业形成匹配,形成集约型发展格局。同时,还可以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构建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为流通企业提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为企业构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利用好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商品流、资金流、物流等一体化的管理,并在相关信息技术支持下,结合市场需求改变生产方式,有效让商品制造企业的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此外,通过不断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流通企业运行成本,能够让商品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流通,对消费者形成刺激,进一步提高消费体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此,可以将流通参与的相关主体进行统一,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商品制造企业以及流通企业,能够利用共享信息,收集不同渠道的商品销量以及不同消费者的反馈信息。结合相关分析技术,为其商品制造以及销售决策提供参考。而对于消费者,则可以利用信息传递的方式,对商品进行对比以及查看其他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以较优惠的价格来购买到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安全。但是,想要使互联网技术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还需要基于信息对称基础。虽然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流通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流通活动监管制度,这样会给消费者形成一定的影响,并对消费升级形成阻碍。所以,需要及时对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不断完善,尤其是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管理。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商品咨询、物流信息咨询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流通活动抽检公告以及违规行为通告等信息。这样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对商品制造企业以及流通企业开展有效监管,并制定出有效的督促制度,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可以根据当前的消费需求,构建相对应的信息追溯服务。以此来对商品相关的各项流通信息进行追溯,当发生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借助数据信息技术能够及时开展追责,有利于增强流通活动效率,并有效提升商品流通安全性以及应急处理水平。
总之,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流通活动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更好地对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解。同时,政府需要针对当前流通活动中的商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进行监管,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商品制造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商品研发积极性,促进消费升级。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流通活动抽检、举报等监督机制,切实对消费者权益形成保障,以此来促进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