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
——实证分析与理论阐述

2020-09-16 08:03万秋成副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流通业增加值比重

万秋成 副教授

(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0)

引言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周期来看,随着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产业升级一般会使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会不断上升。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未来第三产业将成为现代经济体中占比最高的产业类型。我国产业演进过程基本符合这一规律,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但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在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创新水平不足导致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以批发零售业为主要内容的狭义流通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水平可以发现,美国、日本、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流通业占GDP的比重一般为13%-15%,而目前我国仅为7%-9%(黄国雄,2005)。需要明确的是,流通产业连通了生产与消费部门,健全的流通产业体系对于促进生产、带动就业、提高消费具有显著价值。以往理论界认为流通产业通过促进居民消费继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但由此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何种规律变化?是呈现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鉴于当前理论界尚未就这一问题给出清晰明确的回答,实践研究层面从更加务实的角度进行探讨,普遍认为流通产业属于传统服务业,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将会被新型服务业取代,因此其占GDP的比重从长期来看将会下降(王树芳,2009)。因此,本文要分析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建设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否呈现普遍化规律,以及对这种可能存在的规律的实证及阐述。

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有关流通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流通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便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理论研究早期,Holton(1953)、Drucker(1958)、Bartels(1963)便认为流通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Cox(1965)、Slater(1968)则认为通过提高流通渠道效率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发展。进入现代化的流通业发展时期,上述观点同样得到了学者的认同,比如Frankel & Romer的研究在应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将人均产出等因素与经济增长进行关联性分析。王德章(2014)认为流通业增加值每提高1%,便会带动区域GDP、消费、金融等领域产生较大增长。冉净斐(2011)使用菲德模型对1980-2001年中国流通业助推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和相应外溢效应进行了测量分析,得出流通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第二,运用实证分析探寻服务业比重或流通业比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如Chenery(1975) & Syrquin(1989)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建构了多个国家时间序列数据,得出结论认为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保持不变。Anderson(2001)首次对流通业占GDP比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不同,以批发零售为内容的狭义流通业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现“倒U型”。

第三,从流通业发展具有的专业化演进和溢出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李书勇(2014)认为流通产业溢出效应将主要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调整产生影响,继而影响经济指标的健全发展。李先玲等(2014)通过对流通辐射效应的借鉴和研究,将流通溢出效应定义为城市地区流通体系在发展和增长过程中间接或直接地对邻近区域的促进、带动和支持作用,继而形成一体化流通体系,提高区域流通经济水平。

综合来看,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目前尚未形成足够丰富的结论,学者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视程度不足,研究路径和方向也极为有限。笔者运用我国各省区市面板数据建构流通业增加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旨在从理论层面进行经济解释,并从实证分析层面加以佐证。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

(一)理论分析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工业化进程加速,有力支撑了经济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以三次产业比重划分的工业化进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表现为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占比实现较快增长,在一个明确的时间段内该比例超过50%,与之相应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快速下降,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而第二阶段则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至超过50%,与此同时伴随着第一产业占比的进一步下降。

1978-2018年的40年间,我国三次产业比重由28.2∶24.7∶23.9转变为11.3∶48.6∶40.1,因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流通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在2009-2018年的增加值如表1所示。

结合表1的流通业增加值以及相应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得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09-2018年,我国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倒U型”趋势,不同年份流通业增加值受到宏观市场、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14年深化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流通标准化工作、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流通业发展,因此在2014年后我国流通业增加值有一定上升,且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水平有所提升。而在较长历史周期中,这一变动趋势也比较符合规律。因为从宏观经济改革方向来看,从国有商业企业扩大经营权时点到生产资料双轨制、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品价格市场化发展直到现代商贸流通业体系建设,经济发展对流通业的依赖性不断提高。因此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内,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有可能表现为“倒U型”规律。

(二)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分析

计量模型设定。考虑到本文主要针对流通业进行研究,因此借鉴Anderson(2001)建构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以及杨波(2011)的对数模型形式,设定对数形式的计量模型如下:

在式(1)中,将流通业占GDP的比重N作为被解释变量,以S表示国民人均GDP,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TRA表示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整体水平,这一指标为复合指标,根据区域内批发零售业、仓储物流业、住宿餐饮业三类产业当年的经济增加值进行计算得到。此外选择区域劳动力人口数量LAB、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AP为控制变量,使用LnSit表示某区域i在年份t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引入GDP对流通业比重的二次项反映其对流通业比重的非线性影响。α0为常数项,α1、α2、α3、α4、α5分别为对应指标系数。

表1 2009-2018年流通业增加值及增速

图1 2009-2018年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

数据分析。本文在选择研究数据的选择方面最终确定使用面板数据,由于面板数据通常包含特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的全部信息,降低了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提高了自由度和参数估计准确率,同时还有利于控制个体异质性,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因此本文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于2009-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由于港澳台地区与中国大陆存在统计口径差异,因此本文在选择数据时未包括港澳台数据。此外,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人均GDP造成的影响,笔者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了2009-2018年GDP平减指数,并用该指数对每年的人均GDP做平减处理,区域劳动力人口和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均以年末数据为准。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 初步估计结果

(三)实证研究结果

全国层面实证分析结果。本文采取混合估计模型(OLS模型)、随机效应模型(RE模型)、固定效应模型(FE模型)和GMM面板估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用最小二乘法对计量模型进行初步估计,得到如表3所示的初步结果。

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不同估计模型下,(LnSit)2的系数值均为负,且估计结果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由此证明流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非线性相关,即随着流通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增长,在达到某一极值点后随着流通业的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下降,具有“倒U型”函数特征。而LnSit的系数为正,说明在经济发展初期,流通业比重持续增加的事实。

分区域实证分析结果。由于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流通业产业基础雄厚、资源优势明显,且区域经济水平排名前列,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有限,特别是流通产业基础薄弱。虽然在全国层面确实存在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同样不能排除不同区域下存在差异性结论的可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区域流通业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引入区域虚拟变量D1、D2,其中D1的取值分别为1和0,1代表东部区域,0代表其他区域。D2的取值同样为1和0,其中1代表西部区域,0代表其他区域,得到式(2):

在引入区域虚拟变量后,采用同样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得到(LnSit)2的系数符号发生变化,说明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倒U型”的变化规律在区域层面存在疑惑。仍然采用上述估计方法,单独对引入区域变量后的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当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 LnSit、(LnSit)2的系数符号未发生变化,仅系数大小发生波动。若用FE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则(LnSit)2的系数有所减小,为-0.99,且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说明在区域层面同样存在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先增后减的“倒U型”规律。且从D1与D2的系数大小来看,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偏大许多,说明我国东部区域由于流通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流通经济水平较高,因此流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具有更为明显的先升后降特点,表现为“倒U型”曲线斜率更大,这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随着现代流通技术的创新发展,传统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可能衰退较早,出现替代性产业几率较高。而经济发展较落后区域对流通业提高资源配置、促进消费水平上升具有较高依赖性,故而流通业占GDP的比重会较晚出现下降趋势。

(四)流通业占GDP比重“倒U型”规律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解释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Y=AKαLβeu(式中,Y表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常用GDP表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表示资本存量,通常用投资表示;L为劳动力)可以看出,在流通业占GDP比重的经济框架下,呈现“倒U型”分布规律是由于在商品经济初期,流通业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和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而获得较大市场,使得流通服务快速增加,以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流通业服务效率提高、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流通业从业人数增加,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完结,服务业比重提高,物质生产部门比重不断下降,社会消费水平稳定,因此流通服务需求下降,流通业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减退,且由于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多具有较长寿命周期(如高速公路、铁路、仓储库房等),因此在长周期内,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趋于不变,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因此会造成流通业占GDP比重下降。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文献及资料的基础上,选取2009-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并非单一线性形式,而是呈现“倒U型”规律。而就我国不同区域而言,实证研究同样显示了与全国整体结论相一致的结果,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流通业产业基础不一,使得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内流通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较早;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流通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较晚,流通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大。

为了有效提升商贸流通业运行质量,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需要从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区域发展的匹配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政策体系建设等路径切入,释放商贸流通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利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二)建议

提升流通企业规模化和组织水平。流通产业中多样化流通企业共同组成了丰富的流通市场,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流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流通产业组织和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和创新,方能更好促进现代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提高。为此需要对流通企业规模与组织水平进行有效创新,比如加强区域内流通企业、跨区域流通、跨产业流通体系建设。流通企业可与制造企业、金融企业实现更大规模、更广层次、更丰富内容的合作;同时强调跨区域强强联合,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并购、投融资建设,流通企业以既有资本和资源体系参与更加广泛的资本市场和商业市场运作中,以参股、承包、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资本化扩张,增强企业经营产业辐射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现代化高效率的流通组织,更好实现批发、零售、物流等业态的一体化组织水平。

进一步加强流通产业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的协同配合。由于流通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与当地经济总量同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发展流通业在重视因地制宜基本原则的同时,还要利用诸如交通、区位、既有产业等优势,加强与流通产业发达区域的协作发展,加强流通经济较强区域对不发达区域的帮扶和支援,提高流通商品和服务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找准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契机,实现对既有产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流通业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稳步发挥。

猜你喜欢
流通业增加值比重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