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探析

2020-09-15 15:57井中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医辨证疗效

井中

【摘 要】 根据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采用辨证口服中药、穴位埋线、中药雾化冷喷及穴位注射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面部敏感性皮肤; 中医辨证;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5-0019(2020)17-103-02  敏感性皮肤是指敏感性皮肤患者的皮肤外观看似正常,但极易出现刺痛、灼热、紧绷、瘙痒等不适的感觉,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的红斑和脱屑。目前,现代医学暂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是对症给予抗过敏、防光敏或免疫调节剂或糖皮质激素等口服,但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具有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多。笔者采用辨证口服中药、穴位埋线、中药雾化冷喷及穴位注射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1],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中医内治

1.1 寒包火证 自觉面部皮肤瘙痒、烧灼、刺痛感,可伴见皮肤潮红或脱屑,每遇冷风或冷水洗面时症状加重,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里热。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生麻黄、防风、苍术、连翘、赤小豆、黄芩、栀子、苦杏仁、桑白皮、生姜、大枣、甘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方以麻黄、防风、苦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升提肺气,以散风寒; 连翘、桑白皮、赤小豆、黄芩、栀子辛凉而苦,清热利湿; 苍术、甘草、大枣益脾和胃。诸药协同使用,共奏表里双解、外散风寒、内清湿热之效。研究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抵抗组胺引起的瘙痒,抑制IgE抗体的产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达到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1.2 上热下寒证 自觉面部瘙痒、灼热感,反复出红斑,伴脱屑,皮肤油腻,大便溏,舌质偏淡,苔腻淡黄,脉弱。治法:清上温下。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黄芩、黄连、干姜、半夏、防风、荆芥、白鲜皮、大枣、甘草。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剂,方中用半夏、干姜辛温其下; 黄芩、黄连苦寒清上,辛温与苦寒相合,苦寒借辛温,寒而不凝,辛温借苦寒,温通气机而不助热,辛温苦寒并用,阴阳并调; 佐以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助其健运之功,加用荆芥、防风以疏风止痒,白鲜皮清热燥湿。该方可使上焦之热得清,下焦之寒得温。

1.3 血虚风燥证 长期自觉面部紧绷、瘙痒感,脱屑反复发作,可伴见淡红色斑,皮肤干燥,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法:养血活血,滋阴润燥。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黄芪、荆芥、防风、白蒺藜、制首乌、甘草。当归饮子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使气旺而血自生; 当归、川芎补血,行气活血; 生地黄养阴生津; 制首乌补益精血,滋阴润燥; 白芍养血平肝,敛阴和营,以增强卫外功效; 荆芥、防风轻扬透散,疏风止痒; 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止痒,与白芍相配,有平抑肝风之效,与荆芥、防风合用,增加祛除外风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之效。

2 中医外治

2.1 穴位埋线 取穴可用肺俞,以疏风透邪; 阳明经多气多血,其经脉上走于面部,取合谷、曲池,以清泄阳明邪热。取穴加减:湿热上蒸证可加用丰隆、阴陵泉、脾俞,以清热利湿; 血虚风燥证可加用血海、膈俞、三阴交,以养血活血。每2周治疗1次。

2.2 中药雾化冷喷 该治法适用于寒包火证及上热下寒证。采用中药冷喷外用,将中药(防风、紫草、野菊花,金银花、苦参、赤芍、黄芩、栀子、白鲜皮)低温雾化后均匀喷到面部,每次20min,隔日1次。其中紫草、赤芍凉血活血; 金银花、野菊花、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燥湿; 防风、苦参、白鲜皮祛风止痒。煎汤后借助超声波低温雾化有利于药物吸收,直达患处,标本兼治,改善局部皮肤症状。

2.3 穴位注射 上热下寒证及寒包火证取双侧曲池穴,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于每穴注入1mL,每周治疗1次。血虚风燥证取双侧血海穴,余法同上。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与肺经相表里,具有开泄疏风邪的作用。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脾主统血,该穴具有益气养血功效。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红花,具有行气活血之功。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39岁,2017年3月11日初诊。主诉:面部反复出现红斑、脱屑、瘙痒两年余。患者于两年前面部开始出现红斑,自觉瘙痒及灼热感,曾在外院以“面部皮炎”为诊断给予抗过敏药、中药汤剂口服,外用中成药软膏等药物治疗,用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不久病情复发,迁延日久。遂来本科门诊治疗,患者诉面部皮肤自觉瘙痒、灼热感。面部散在红斑、脱屑,平素大便溏泄,纳呆,急躁易怒,手足不温,舌淡胖苔黄腻,脉弱。诊断为:面部敏感性皮肤。辨证:上热下寒证。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黄芩片12g,黄连片6g,干姜8g,清半夏10g,麸炒山药20g,防风15g,厚朴10g,柴胡10g,荆芥9g,白鲜皮20g,大枣10g,甘草片5g,14剂。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配合中药雾化冷喷,每周2次。二诊:红斑、瘙痒及灼热不适感减轻,大便明显好转,舌脉同前。上方处方去麸炒山药,加栀子12g,14剂,其余治疗同前。三诊:皮疹大部分消退,未见新疹,面部不适感明显减轻,食欲好转。舌淡苔黄腻,脉缓。二诊方去厚朴,加桑白皮20g,陈皮10g,14剂。停用中药雾化冷喷。四诊:皮疹全部消退,面部不适感基本缓解,舌淡苔薄黄,脉弱。继服三诊方14剂。

按语

面部敏感性皮肤是一种慢性、易反复发作的疾病,病程长,病因病机复杂,绝非单纯寒热,往往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证是寒热错杂证重要的分型之一,上热证指中焦气机不条达,郁而化热,甚至火热上扰的一系列热性表现,该患者有面部红斑、灼热感、急躁易怒、苔黄腻等症状,主要集中反映在上焦及中焦; 下寒证指以阳气虚衰、不能温煦于下为主要表现的寒性症状,该患者可见腹泻、纳呆、手足不温、舌淡胖等症状,属下寒证临床表现。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其特点主要是寒药和温药并用,起到平衡寒热的作用。方中黄芩、黄连清上焦之热,清半夏、干姜、麸炒山药温中健脾,厚朴、大枣、甘草调和脾胃,柴胡调其肝气,荆芥、防风、白鲜皮祛风止痒。本方寒热平调,泻火而不伤阴,祛邪而不伤正,故诸证自解。

参考文献

[1] 郑礼宝,李胜男,黄彬彬,等.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2017,12(4):121-122

猜你喜欢
中医辨证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基于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及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所致痴呆疗效观察及评估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