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许凤
【摘 要】 目的:讨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诊治处理的老年肺炎患者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应用阿奇霉素疗法,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参照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为80.00%,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为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15.00%(P<0.05)。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进行治疗,诊治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老年肺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059-01 老年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菌混合型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咳嗽、高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1]。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处理,极易引发呼吸功能障碍以及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器官衰竭,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2]。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诊治处理的老年肺炎患者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均数为(72.29±3.09)歲,患病时长平均为(7.38±2.01)个月;观察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均数为(72.88±3.21)岁,患病时长平均为(7.52±2.13)个月。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肺炎,且不存在严重的血液疾病、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糖尿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等情形。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应用阿奇霉素疗法,给药剂量为500mg/次,每日一次。诊治周期为一周。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阿奇霉素的服用方式与参照组一致。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滴注剂量为2g,滴注速率为70滴/min。诊治周期为一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彻底消退,经影像学检查后患者的肺部组织未见阴影征象,血常规、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有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均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患者肺部组织的阴影面积明显缩小,血常规、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并无明显的好转迹象,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患者肺部组织的阴影面积逐渐扩大,血常规、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为80.00%,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为95.00%。由此可见,接受治疗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提升15.00%(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常规抗生素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且极易复发。有研究指出[3],采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的老年肺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缓解,治疗效果十分理想。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药物机制与红霉素等药剂类似,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进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而且对厌氧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细菌的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细菌酶抑制剂,同时也是一种复合制剂,组分主要为头孢派酮钠与舒巴坦钠,可有效抑制致病菌的活性,而且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发现,接受治疗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提升15.00%。运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治疗老年肺炎,诊治效果比较理想,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点,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疗法进行治疗,诊治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红洲.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4):124-125.
[2] 涂军.阿奇霉素与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9):116-118.
[3] 白晓瑞,高乐,李莉.清肺消炎丸联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对老年CAP患者免疫指标、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0):758-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