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畔阳
记忆和认知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举个例子,机场检票员故意把东西掉在地上弯腰去捡,俯身在检票台后面,另一位工作人员接替她继续检票,研究者询问旅客,大部分都回答没有注意到换了检票员。另一项研究中,请受试者数一数录像带中穿白色球衣运动员出现的次数,大多数人都能准确说出来,可是只有42%的受试者注意到一个更加醒目的画面:身着黑色大猩猩图案衣服的某人走到画面中央,捶胸顿足一阵子然后走开。一多半受试者仅仅关注交给的任务,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个大猩猩就站在眼前!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造成看问题的局限性,现在你的视野中正在有什么样的猩猩走过而你却视而不见?
为此,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很有影响的实验,说明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试者围坐在桌子周围,上面摆放四副扑克牌,发给每位2000美元,告诉他们这个试驗的规则:每个人可以从任意一副牌中抽牌,有的牌代表多达100元的收入,有的牌则代表多达几百元的罚款,如果依次从每副牌中抽取,概率是得到1000元,被罚1250元,净亏损250元,为的是防止投机取巧。受试者身上连接了心跳和皮肤电传感器,监视他们情绪波动的情况,同时还请他们说一说抽取牌时的想法。
一开始他们漫不经心地抽牌,不太注意结果,可是随着罚款的增加情绪就被激活,几张牌过后甚至在抽牌以前就可以看出他们情绪发生的变化,实际上输钱多的受试者不知不觉间就开始有意揣摩牌的好坏了。决策行为的明显变化出现在20左右张牌以后,先是对于罚款,然后是对于坏牌,接下来想方设法避开可能导致亏损的牌。这个试验不仅证明情绪是决策的一部分,而且说明它对于行为所产生的强烈影响,常常确实可以主导决策过程,即使这么个简单的抽牌过程也是如此。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决策过程始于外部环境的投入——牌上的信息,接下来是潜意识的情绪反应,随之而来的是与情绪反应一致的行为变化。由此我们会意识到情感在推动行为的变化,这就是第六感觉——直觉,与这个实验中的受试者避开坏牌的情况相吻合。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每人平均每天把36分钟时间花在担心上,也就是说一年9天、一辈子一年半的时间,两千名调查对象当中有二百人每天甚至要担心两个小时。很显然,人们的主要担心对象是钱、健康、工作、前途,所以很难活得充实。更加糟糕的是,一半受访者承认没办法“不担心”,认为自己生来就是“担心的命”,正所谓“过虑害死猫”,你是这样的人么?高兴的时候不承诺,悲伤的时候不回复,愤怒的时候不决策,你做到了吗?
(编辑 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