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0-09-15 16:27冉莉萍余徐润熊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改革措施

冉莉萍 余徐润 熊飞

摘要    本文分析了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现有的教学體系和调整实验课程学时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改革;问题;措施;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244-02

Analysis  on  Teaching  Reform  of  Botany  Course  in  Guangling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RAN Li-ping 1    YU Xu-run 2    XIONG Fei 2

(1 Guangling College,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2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botany course of Guangling College, and created a good teaching atmosphere by adjus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mproving the existing teaching system and adjusting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hour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botany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reform; problem; countermeasure; Yangzhou University; Guangling College

自1999年招生以来,广陵学院依托扬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探索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路径,积极推进教学与研究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凭借扬州大学良好的办学条件,广陵学院生源足,发展前景喜人,在江苏省各独立学院中有较强的竞争力[1-2]。与此同时,其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1    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植物学是生物学类和种植业类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骨干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植物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会学、能学、爱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成才。因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掌握植物不同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了解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同时通过学习植物学这门课还能为其他农科类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和草坪学)奠定基础。

目前,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的教学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课本理论知识和图片进行直观的学习,但该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一是专业基础课学时被压缩,如植物学这门课程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偏少,授课内容没有突出园林专业特点,仍处于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授课任务的状态;二是课时短、知识点繁多枯燥,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三是课程学习内容抽象,植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个器官的内部构造,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学生学习较吃力;四是教学方式单一刻板,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记忆,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没有兴趣;五是课程考核采取“上课出勤率+实验报告+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主动性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六是独立学院招生时,录取分数线明显低于扬州大学本部,且学生综合素质差异很大,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佳。加上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都不错,学生享乐主义思想较严重,对未来缺乏规划,追求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3]。

2    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目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①应该对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部分的学时进行适当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理论和实践课程学分和学时的安排。②部分课程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在不同学期连续开设,比如植物学、花卉学、树木学、栽培养护管理等课程,可以尝试合并为园林植物课程的不同模块,如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等模块。

2.2    改革现有教学体系

一是设置互动式讨论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植物学课程讲学主要是教师以描述性为主,例如在讲授根、茎、叶和花的结构等章节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能肉眼直接看到这些组织的显微结构,因而学习较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调整上课的教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打破传统课堂“一言堂”现象,将学生由被动灌输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这样不仅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增设了互动式讨论环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例如,在学习“叶的形态与结构”时,在上课前让学生到校园中观察常见植物叶片形态,然后搜集资料自学叶片结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介绍叶片主要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在学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时,首先由教师介绍被子植物的基础知识,然后将班级分组,每组指定3~4个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地利用教师指定的时间在校园里收集6~7种代表性植物,课堂上各小组派代表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团队收集的植物的分科特性、识别特征和应用方式。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适当提问并引导,让其他小组提出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进行总结。二是开展专题汇报,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将课本上感兴趣的章节制作成小专题,通过网络平台查阅文献,扩充知识面。在课堂上教师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上台进行讲解,台下学生可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安排一部分时间对讲解内容进行评价。由此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三是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植物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比较枯燥。诸如学习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室外教学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在室外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典型特征,然后要求他们解释与植物形态特征相对应的术语。这有利于学生当场消化和吸收教科书的理论知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死”知识转变为“活”知识。

2.3    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

植物学这门课程分为上、下2个部分,上部分主要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组织类型及根、茎、叶、花、果、种子6大类器官,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花和种子这2个章节内容前,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给学生播放纪录片《植物之歌·花的力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到花这个繁殖器官于1.4亿年前已经进化形成。还可以结合《植物王国》中的3D效果演示,向学生演示植物为什么进化出显花植物。通过这种动态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2.4    调整实验课程的学时安排

植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地开展研究性教学主题对引导学生进行植物学方面的创新创业计划很有帮助。植物学上和植物学下的实验课授课学时均为16个学时,实验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均为基本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包括“用徒手切片方法比较观察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与结构”和“比较观察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根或叶的形态结构差异”等。这些实验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归纳知识的能力,但教学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易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教学时做出调整,减少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学时(调整后为6个学时),增加研究型开放式实验学时(调整后为10个学时)。基本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主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试验方法,而研究型开放式实验是能力型实验,是对未知问题的探究型实验[6]。探究性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是根据实验内容,明确要探讨的问题。学生应充分预览和复习每个实验内容,掌握实验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条件、要求和可能的结果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反思或提出问题。二是围绕所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目标。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或自己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帮助各组学生拟定具有一定前沿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性教学主题。三是设计方案,撰写研究计划。教师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围绕实验主题查阅文献资料,学生对实验中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实验保障条件等进行组合,写出研究方案。四是实施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5-6]。学生依据具体情况,可适当根据相关内容开展验证实验,然后与研究性实验进行对比。五是组织讨论交流,开拓思维能力。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与方案独立进行实验后,分别将实验记录、结果、讨论情况及实验感悟等一并提交给教师,最后由教师进行集中点评,并给出一定时间让各个实验小组直接相互评论及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植物学课程以往都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生依赖学期末教师划的重点和给出的复习提纲,靠死记硬背或突击复习来应付考试,这样的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能考查出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综合能力提高多少。课程考核方式调整如下:①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试的分值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按照45%的卷面分数计入总成绩即可。考试重点在于基础的理论知识,更注重考核学习能力,请学生自己列出复习提纲,化被动考试为主动复习。②每次课结束前,留出10 min对当日所学的知识点稍微复习,并要求学生回去整理笔记并预习新的知识内容。每次上课前对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回到问题的表现按10%的平时分计入总评,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复习,保证师生的步伐一致,提高上课效果。③针对实验部分,主要将学生的实验报告、研究性教学主题的参与程度等作为判分标准,这部分可以按照45%的分值比例计入总评。

3    结语

植物学作为广陵学院园林专业较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开设时间在大学一年级。此阶段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学习方法正处于摸索和建立的初始阶段。因此,植物学课程教学不仅为学生打下专业基础,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阶段。

4    参考文献

[1] 林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8):218-219.

[2] 王桉.独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的优化建设: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J].安徽建筑,2017,24(6):204-206.

[3] 王淑红.提高高校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5):43-44.

[4] 姚東生,朱敏琛.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6):65-67.

[5] 蒋爱军,王丽霞,王军红.构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3):41-42.

[6] 朱栗琼,招礼军,文祥凤.独立学院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14-15.

作者简介   冉莉萍(1991-),女,贵州荔波人,博士,讲师,从事植物学教学及小麦胚乳蛋白体发育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4-27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改革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