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 全利 蔡晓艳
摘 要:文章以适应人们社交行为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与人心理活动相互关系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为切入点,围绕不同人群行为活动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提出的新要求,从环境心理学和设计学层面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人性化空间,对满足人们美好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行为模式;轨道交通站点;弹性空间
人口密集的出行方式在后疫情时期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者发现目前的交通空间环境不太适应现在人们的出行需求,交通基础设施的硬实力较强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软实力”,即具有满足环保与可持续要求的弹性空间设计、美观高效且符合人们需求的交通公共空间环境。疫情后人们的公共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心理以及行为模式也发生变化,对交通公共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适应性体系并使之贯穿在设计中,进而落实和调整交通公开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已势在必行。
一、后疫情时期人们乘坐城市轨道的社交心理和
行为模式变化
疫情后人们乘坐轨道交通时的社交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消极情绪、回避行为和负性认知。我们在完全了解这些变化后才能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来营造健康的轨道交通出行环境。
人们乘坐轨道交通的行为模式包含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秩序模式就是人在轨道站点空间中的一系列的活动规律,即有进站、购票、安检、购物、等候、换乘、出站等一系列行为的活动序列;流线模式是指人在空间中移动的行为,轨道交通站点空间人流密集且人流速度较快,要通过估算出单位时间的人流数量、流动方向与方位来进行设计;分布模式是群体性的,人不是单独在空间中的,而是处于一种社交行为状态,这对应的宽阔的空间会让人产生舒适感。疫情引发的轨道交通出行行为模式变化会产生新的需求,需要根据新需求采取应对策略。
二、后疫情时期社交行为模式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空间设计的不适应性
(一)心理层面的不适应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形式功能单一,甚至不全,很多站点没有卫生间、母婴室、残疾人通道,基本功能都无法满足。部分站点应急空间设计缺失,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没有紧急避难空间、逃生通道,甚至连节假日人流剧增时候的出行需求都不能满足。此外,还有很多轨道站点是位于地下或是全封闭式的,空间封闭性加剧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时的消极情绪、负性认知、回避行为的负面心理。
(二)生理层面的不适應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不完善,空间封闭性很强,很多站点位于地下或高架,开放空间较少,卫生条件达不到舒适度的要求,在温度、湿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设计薄弱,很多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甚至有的站点在通风、温度控制上严重依赖空调系统,疫情发生后空调系统完全停用,在轨道交通站点空间中就会出现问题。自然采光较少,过度依赖人工照明,光源分布不合理,这会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绿化景观较少,不符合当下可持续、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三、轨道交通站点人性化空间设计呈现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都给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使设计方法和理念更科学先进,人性化空间设计可以对疫情后人们在轨道交通站点空间中的不适进行调节,营造健康美好的轨道交通出行体验。
(一)建立满足人的心理与生理需求的空间环境
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人的需求在轨道交通站点空间设计上表现为以下几点:
1.让人愉悦的空间形式
通过设计更友善的室外空间嵌入室内,让人们更多地在阳光下活动;在交通空间的售票区、等候区、卫生间、儿童娱乐区域可适当嵌入室外空间,自然光会让人觉得身心愉悦;增加出入口,扩大建筑侧、顶面开放的程度,开放程度越大与外界景观联系就会越密切,将自然景象引入室内环境,让人更多地接触自然;尽量让更多的阳光和庭院深入到地下交通空间,让封闭黑暗的空间变得安全明亮,如果是地下车站、地铁站等没有条件增加自然采光及开放度,可通过人工营造自然环境来打破空间的全封闭感。这样的设计让人们尽量在阳光下活动,构建出更开放和卫生的室内交通空间,让人们重建彼此的信任并担负起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与责任。
2.使人感到安全的空间尺度
通过增加各种通道、设施、座位等的尺度,加大人们的社交距离;适当扩大公共活动的空间范围,让售票、等候、安检等公共活动区域之间的范围和尺度适当扩大,并具有灵活性。空间尺度的舒适性可解决人流密集引发的不适感,让人的回避心理得到很好的缓解。
3.健康安全的设施
通过减少封闭电梯与按钮,避免人与设备的直接接触,尽量采用感应设计;增加消毒设施和风口、风道,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引入自然的空气,避免或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保持空气流通,或采用应急弹性转换措施,结合突发情况可以进行正负气压模式的转换,建立科学的供暖与空调系统;加强厕所卫生保持与污水处理,设计合理的地漏与弯管,减少各种把手,建设应对疫情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临时性设施。为了营造更安全健康的轨道交通站点空间环境,增加必要的消毒、灭菌、监测等设备,为及时应对季节性疾病和突发疫情奠定基础。
4.人性化关怀
建立老人、儿童、病人、残疾人等特殊通道与设备,增加母婴室,体现社会的温度;增加私密性的等候区、售票区,设计半封闭空间,增加对应的防护隔离设施,保证人们出行的心理安全。人们对座位的选择反映出尽端趋向,大多不愿选择近门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而靠窗和靠墙的座位比较受欢迎,因此轨道交通站点空间设计时尽可能形成更多的尽端,以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人们在轨道交通站点空间活动时会利用依托物寻找安全感,在大型室内空间通常人们更希望有依托物,例如在空旷地方人们更愿意待在柱子附近,寻找安全感。在轨道交通站点空间中人们具有从众性与趋光心理,往往会向人多的方向行走,或朝着人多聚集的地方汇集,而且人们具有从暗处向明亮处运动的趋向,紧急情况下照明引导会优于图文引导,合理营造聚集区域,适度引导以方便消防疏散。
5.基本需求
卫生间在很多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中容易被忽略,有的是没有卫生间,或者无法满足人多时候的使用。很多站点没有商业空间,增加一些小型商业空间可以解决人们口渴、饥饿的问题。
基于温度与湿度的考虑,要营造自然通风的公共交通环境,在墙面增加保温、隔热等材料而不是全部依赖空调;在室内外设计出更多的绿化空间,形成小气候,让人们可以在绿色的平台上休憩等待,或运用绿化带进行座位区、安检区、排队区、等候区的隔离,带给人们更自然的舒适体验;严格控制好湿度,防止细菌、病毒等传播繁殖,可增加抽湿的设备来保持干燥。
(二)建立可持续使用的弹性空间
弹性空间是指给交通站点空间的功能布局和使用留有可改变或改造的空间余地,对不可预测的偶然事件进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应对突发事件。在交通公共空间设计中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留有一些弹性空间,要从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种功能布局进行准备和考虑,让空间的功能多样化。例如:设计儿童游乐、休闲区域,在特殊时候可将其用作应急空间;合理利用中庭、大厅空间分散人流或隔离人流,考虑适应发展变化的改造需求,同时考虑“平时高峰结合”“平时疫情结合”“平时灾时结合”的使用需求;增加出入口设置,可以在特殊的时候进行人群单向流动,不用的时候关闭,让空间具有普适性和应变力,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三)建立合理高效的空间秩序
可以通过轨道交通空间中快线与慢线的结合,加快人流流通的速度,特别是在早晚高峰和节假日时,能更好地调节人流分布,创造通畅的通行空间;可以按目的地、使用人群(学生、上班族、游客等)的不同类型进行人群的精细化分流,减缓因快速流动聚集而放大的交通空间危机;建立合理高效的流线设置和空间秩序,减少人们在空间中停留的时间。流线指人、物、信息在空间中移动的路线,也叫动线,动线路径尽量短而有效,不重复,不交叉。通往每个功能空间的流线都应通畅无阻,不会造成人流拥挤或挤压进而引起混乱。在流线布置时,首先确定各空间的先后顺序,盡量使交通空间中的“买票-安检-等候-排队-上车”的行为序列科学高效。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设计,提高轨道交通空间使用效率,创造更舒适、便捷的乘坐环境,这已经成为将来轨道交通站点空间设计和运用的重要方向。
四、结语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解决空间设计不够到位、舒适性较差、人性化设计方面缺失等的问题,建立应急空间,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希望疫情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人性化空间设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形成一批成果,让这一观念成为设计常态并得到行业的推广实施,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满足人们美好交通出行贡献力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环境设计的合理化、人性化、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系统地构建后疫情时期交通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社交行为模式的适应性设计路径,助推交通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提升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软实力”,为美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一民.走向性能综合优化的工程营建[J].建筑学报,2020(3).
[2]孟建民.突发疫情引发的建筑思考[J].建筑学报,2020(3).
[3]庄惟敏.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数据战略[J].建筑学报,2020(3).
[4]师宇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人性化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4).
[5]崔冬晖.当代中国轨道交通空间设计方法新趋势的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视野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规划与设计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19.
作者简介:
李丽华,重庆交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全利,重庆交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蔡晓艳,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桥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