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艺术介入公共环境的设计策略研究

2020-09-15 16:13刘冰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

刘冰莹

摘 要:旧物艺术参与城市公共空间,是新型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开发和探索记忆场所的创新模式之一。合柴1972是国内首个利用监狱改造的文创园,从废弃监狱空间的封闭性到城市生活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性的转变,完成功能性与观念性的更新,既有集体记忆的存留,又有文创空间的创新,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合柴1972为例,通过旧物再设计而形成的物境的审美与场所精神的角度,分析研究旧物艺术介入公共空间改造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旧物艺术;合柴1972;场所精神;公共环境

一、旧物艺术对于塑造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國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延续高效率、标准化的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与地域文化、社区生活割裂开来,也将居民从熟悉的环境中剥离,从而产生“千城一面”现象,城市的活力与品质逐渐消失,甚至一些地标性建筑也鲜有地域文化残留。居民面对越来越相似的没有灵魂的“新”场所,曾经熟悉的家园变成陌生之地,形成一个个“乡痛”。城市是物质环境与人的集合体,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对于富有集体记忆与情感依赖的公共场所进行活化与再利用,成为城镇化建设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于历史文化和记忆场所的保护,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能否完成?以布景化景观建设为首的“破坏性保护”能否完成?物质系统规划能否完成?近年来兴起的“复古”“仿古”潮流似乎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即人们试图找寻记忆场所,但以上方法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记忆场所可分为四个层面:就个体而言的精神慰藉,就社区而言的邻里文化的构建,就地方而言的风貌、文化等,就民族和国家而言的丰富与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公共环境是日常生活的场所,与地域风土人情、市井习俗联系紧密,旧物是唤醒集体记忆的重要桥梁,旧物参与公共环境即成为重塑记忆场所的极佳途径。

旧物,具象或狭义可理解为与新物对比,表示过时、老旧之物;抽象或广义可理解为人类记忆的物体化。柏格森记忆理论将记忆分为机械记忆(习惯记忆)与纯粹记忆(形象记忆),他认为纯粹记忆才是真正的记忆。旧物的物理属性可触发机械记忆,旧物的精神属性可触发纯粹记忆,由此,旧物的精神意义一定程度上大过其审美意义或功能。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旧物构建环境与人的想象力联系,其创造的物境使得生活情境富有意义;旧物自身正是艺术作品“保存”并传达意义。旧物本身自带的历史属性,赋予其深厚的内涵,岁月的积淀及一代或世代人的集体记忆使其内涵更为厚重。旧物重新参与到公共环境中,手法不止通过重造记忆空间,唤醒环境中的主体——人的回忆,还可通过艺术手法再设计,以新的造型、色彩、肌理、功能等出现在现代生活环境中。旧物介入公共空间,一方面要符合审美性及功能性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居民熟悉的记忆场所,与居民生活发生联系,让人们形成对此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旧物艺术介入合柴1972的改造策略

合肥市包河区S1908地块原为合肥监狱(合肥柴油机厂),始建于1964年,位于包河区、政务区、蜀山区三区交接处。由于城市扩张,合肥监狱被诸多生活小区包围,区域位置已不合适承担原有功能,2018年合肥监狱完成搬迁。2019年8月该地块被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竞得,后改名为“合柴1972”,占地面积427.7427亩,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31.1026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研究不断深入,实现新发展并逐渐受到重视,理论研究方面有了一定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出现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合柴1972设计改造过程是在其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摸索。

地块特殊的历史性质及遗留下的诸多旧工业建筑,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对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和改造,可保留集体记忆,又可活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综合国内外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和合柴园区具体情况,决定将其改造成为创意文化产业园,并于2019年10月正式开放。

(一)基于保护的改造

合柴1972园区的旧建筑为20世纪70年代所建的仿苏式建筑,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约翰·拉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将“记忆”作为建筑的第六盏明灯,他认为“建筑应当成为历史,并且作为历史加以保护”。合柴旧址虽不包含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但其渗透几代人的生活记忆。建筑是人类遗忘的强大征服者,遂在改造过程中,园区最大程度保护了原有建筑的风貌。

这种保护分成了两种形式,一是在保持原有建筑色彩、肌理、材料、结构的基础上,用现代手法进行修葺或局部改造的原生性设计。园区的旧工业建筑主要特征为结构明了、布置规则、特征明显,围护系统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损坏现象,如墙面斑驳、破损,窗体残缺,屋面老化等。在改造过程中,以原有文脉为线索、原有建筑为容器,在此基础上实现功能的更新。在一些需要新建的辅助用房区域,以不破坏原建筑语境为基础,提炼设计语言,进行延伸性设计。二是让旧有(既有)建筑保持原样,减少人为干预,任其自由裸露在园区内。断壁残垣与现代化城市建筑形成巨大反差,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与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使用功能的拓展更新

合柴1972的规划发展模式与北京798艺术区、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有相似之处,都是以文化艺术创新为驱动力的项目改造。虽有成功经验可借鉴,但地域区位、文化发展等客观因素各不相同,需综合考虑以实现项目的在地化和本土化。规划中园区内包含展览空间、艺术工作室、餐饮、零售等多样业态,从而实现土地资产的合理调整利用,产生新的经济价值。

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刺激、城市文化需求的高涨与旧工业建筑和展览空间的共性,大型旧工业厂房被改造成为展览空间基本可算是宿命。保留老城区内的旧工业建筑,一方面是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利用老城区内的基础设施,促进展览旅游的发展。旧工业厂房的灵活的空间适应性与展览建筑对空间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要求相契合,改造为展览建筑也是对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回归。室内所有结构构件裸露,不做装饰,不做涂抹,维持原先室内空间的质感,与外部一致。保留了岁月在墙上留下的印记,体现作为旧建筑和展览建筑所共有的时代性特征。

(三)浸入式体验场景的营造

合肥家电故事馆内功能分区较多,有图书城、新媒体艺术展馆、情景街区等。各功能分区各有主题,独立的装饰风格在粗犷的工业风格里并存。

馆内布置了大量情景再现的怀旧空间,所布场景皆与普通百姓生活关联紧密,如合肥市百货公司、十五里河家电维修,材质、色彩、造型高度还原历史场景,且真实经营。在物质资源较匮乏的年代,普通百姓生活用品大体相同,居住环境、家具、家电大致相似,以生活旧物布置的主题展馆,让参观者有时光穿梭式的体验,由旧物触发,忆起旧日生活,又或睹物思人。怀旧的场所精神,赋予空间温度感,让“乡痛”得到慰藉。

三、旧物艺术介入合柴园区改造的意义

李渔言,世间万物皆“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从监狱到文创园,从封闭到开放,从厂房到展馆,合柴1972经历了自己的涅槃,完成性质、功能上的转变,在人们的印象中从“了解”变成“不了解”,虽然红砖电网犹在,却由“熟悉”变为“陌生”。旧物经由改造带来了“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是对约定俗成的突破或超越,是相对的,并不完全脱离人们现有的认知,给游客想象与逗留的空间。合柴作为监狱的特殊历史性质,拥有强大的神秘感,从前居民对其内部却难以了解。对于历史功能,游客们能得到好奇心的满足;对于现有功能,游客们能受到当代艺术的熏陶。园区内当代艺术作品与具有时代符号意义的仿苏建筑、作为背景音乐的20世纪30年代的国外音乐作品的碰撞,充满冲突又显包容,赋予记忆场所新的内涵。

合柴1972定位为创意文化园区,自身有其生产艺术的属性,作为公共场所,组织各样的文化活动、提供大众交流场所是其责任,同时也是活化自身的途径和手段。至今该文化园区已先后举办音乐节、艺术展等活动,居民参与度较高。任何场所都需要活化才能得以传承,要维持居民、游客的高参与度,需要不断组织、发掘高质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

四、结语

合柴1972是合肥滨湖集团继罍街、半边街等成功文创街区的建设后的又一次尝试。自2019年10月2日开放以来,游客众多,反响强烈,借助媒体的宣传,声名远播。园区改造秉承保护为主原则,复刻了真实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拓展新功能。工业遗产作为城市的记忆场所被保留,留住了居民的集体记忆;作为文创园,其新使用功能使园区产业多样化,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现阶段作为文创园,它生产艺术、举办各种活动活化了记忆场所。在现有的规划体制下,可探索多样灵活的策略,使得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留住并繁衍共同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陆邵明.场所叙事:探索有乡愁记忆的城镇化路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2]于新颖.室内设计中的旧物应用方法研究[J].装饰,2019(7).

[3]黄文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4]王澍,虞刚,陈宇.当空间与记忆相遇宁波博物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1).

[5]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基于场所精神的棚改集中安置区景观设计研究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空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