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2017-11-04 11:31赵永景
城市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规划设计

赵永景

摘要:社会在发展,城市在更新,我们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变得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变化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进步,但同时,城市景观风貌也因此变得缺乏个性和特色,空间营造方式相似,设计手法雷同,造成了场所精神的缺失。如何避免诸如此类弊端,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城市空间环境,本文结合潜江石油广场的规划设计谈几点感受。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源于建筑现象学,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元素所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建筑现象学相结合的主体事物”。场所精神主要表现为“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场所的环境特征能让人知道自己身处何种场所,并明确自己与场所有之间有何关系。

场所精神决定了场所的本质和特性,代表着场所特有的氛围,不同的场所因人们的活动需求不同,其内容、特性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就不同。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体现为尊重场地的地域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氛围。人们需要通过空间体验来感知场所精神,规划设计的任务是营造不同类型的场所空间以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感受。潜江石油广场规划设计实践

一、项目背景概况

江汉油田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油田主要矿区分布在湖北潜江、荆门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论证了江汉平原是我国东部石油勘探的远景地区之一。1958年,周恩来总理一声令下,十万余人参加了声势浩大的石油勘探大会战,随后江汉油田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江汉油田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基地,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历史,留下了具有亚洲和中国多项“第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矿业遗迹。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矿业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潜江市政府开始了潜江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石油广场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矿山广场位于潜江新城,东临清远路,西临襄河大道,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3.5h㎡,石油广场现状场地较为平整,场地内有七座抽油机井,其中六座仍在正常运行。

石油广场作为潜江新城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在满足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娱乐场所等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展示潜江的石油矿业文化,体现石油和工业特色,体现场所精神,将工业遗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新旧融合,使其共生共荣。

二、场所精神的构建策略

1.突出主题,整合场所空间

石油,是潜江最為人所熟知的城市符号之一。潜江的城市文化属性中最鲜明的标记便是石油工业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场所记忆的主人,经调查走访发现,绝大多数的潜江人对潜江的认知印象就是城里的石油工业工厂及田野中一座座不停运转的“磕头机”,这些都承载了几代潜江人的记忆。

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分析了场地特征,采用保留、利用和改造等手段,整合场地资源,力求用小广场讲述大故事,讲述江汉油田的石油工业文化(如图1)。

(1)主题。设计方案的主题为“汇聚”:平面布局采用“一轴四线”的构图形式,“一轴”指主入口到博物馆的主轴线,“四线”指江汉油田开采之初全国人民汇聚江汉进行石油勘探大会战,同时彰显着潜江的包容精神。对“四线”通过水景形式的表达,寓意石油的流淌和石油工人汇聚到潜江。

(2)抽油机。抽油机又叫磕头机,设计中将抽油机作为典型石油工业景观保留下来,保留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使之成为了场地上运动着的“雕塑”,有着强烈的工业力量美感,成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石油工业景观(如图2)。

(3)计量站与输油管道(如图3)。新的石油计量站选址在广场的西北角,占地面积4500㎡,设计保留了其生产功能,将其融入到广场景观中去,作为石油工业景观的一部分。输油管道暴露在观者面前,并在边上设置特色护栏和岩芯铺成的游步道,可供游人参观,也是此石油广场的一大特色;输油管道连接六座抽油机,将抽上来的原油输送到广场西北角的计量站。抽油机、暴露的输油管道、计量站等共同构成了石油广场的标志性景观。

设计方案对抽油机、输油管道和集气站的处理是兼顾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基于审美上和功能性上对其进行整合,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融合在一起。

2.传承文化,保留场所记忆

情感的植入是营造场所精神的较好方式。每个场所因为其自身存在的历史而拥有了记忆,保留这些记忆,就会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这包括将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物件进行原样保留和变换形式出现两种方式,用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来隐喻某种思想和文化内涵,引起观者情感共鸣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1)钻井(磕头机是具有强烈石油工业特征的设备,井架高高耸立于油田之上,形态宏伟壮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人们一看到他们便能联想到它们所代表的石油工业。此设计手法通过对场所中带有典型工业行业特征的景观要素,完整的保留其外貌和实体,而不经过任何设计的重构手法。

(2)“齿轮”亭是以齿轮为设计元素做成的休憩亭,结合底部的螺丝造型的坐凳,富有工业特色,夜晚内部还能产生发光的效果(如图4)。

(3)“历史方阵”用废旧的钢板组成,上面记载着矿山公园重要油井的开采日期、产量等历史信息,记录了江汉油田的发展历史。

(4)在设计中,特意在场地东南侧设置了一处展示广场(如图5),展示方法分为原真性展示和隐喻象征性展示。原真性展示又叫真实性展示,即是把工业生产中的生产设备、机械等真实的展示在观者面前,矿业废弃设备设施的陈旧感、锈蚀效果等矿业遗迹都成为了有历史信息的原真性的一部分。对工业废弃设备、设施进行艺术的再利用、再加工,通过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矿山设施设备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即是隐喻象征性展示,同时还能产生良好的工业美学特征,对这些废弃设施设备的再利用也体现了低碳生态的原则。

3.营造气氛,强化场所特征

每个场所的规划设计都应是慎重而独特的,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性格。场所精神是通过场地的各要素及场所特征的综合体现,强化场所特征也就是对场所精神的强化,对场地气氛的营造。场所中设置的不同材料、颜色和质地的景观元素都给置身在其中的人们强烈的空间特色,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有了认同感,才会在空间场所中定位自己,也便形成了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工业化时代强调用机器代替人力,强调机械性,机械设备可以说是工业行业特征的重要提示性要素。这些作为场所精神提示性的要素,可以是完整的个体,或者只是一个局部,甚至只是一个残留的片段,都能成为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潜江石油矿山广场的设计中通过提炼一些石油工业化生产的符号,包括磕头机、齿轮、石油管道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元素,清晰的诠释出场所的类型特征,使人们认知到场地的性质和功能,加深了场所认同感。

结语:每一块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有着它的内涵与特质,这是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条件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我们与土地之间总是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在如今这个“体验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的交流。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构建一种新的场所,这个场所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需求外,还应该注重挖掘场所自身的属性及外在联系。体现场所精神固然不是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唯一设计方法和最终目标,但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可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并好好利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