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吴思遥
摘 要 湖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遗项目数量众多、门类丰富、区域集群,发展非遗研学旅游具备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社会优势。为深化湖南省非遗研学旅游的特色模式,从湖南省研学旅游现状、特征切入,通过分析湖南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发展案例,可归纳出以下五大内容:基地硬件建设、人员建设、课程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评价互动体系建设。并提出完善湖南省各基地非遗研学要素的相关措施,为带动全省非遗研学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湖南;非遗;研学旅游;基地建设;产业集聚
引用本文格式 王伟,吴思遥.游学湖湘——非遗研学旅游的湖南模式[J].创意设计源,2020(4):4-10.
Research on Hunan Mode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WANG WEI,WU SIyao
Abstract Hunan is a maj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vinc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rich categories, and regional clu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has a good resource base and social advantage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characteristic mode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in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in Hunan Provinc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ases of Hun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bases, the following five major contents can be summarized: base hardwar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onstruction, courses construction,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interactive system construction. It also proposes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lemen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in Hunan Provinc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industry.
Key Words Hunan Provinc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tudy travel;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企‘走出去过程中的企业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7YBA417);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湘艺术的文化传播及创意再生产研究”(项目编号:XSP17YBZZ138)阶段性成果。
非遗研学旅游主要指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受众,以群体形式参与,以实践育人为目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的校外旅游实践活动。“游”与“学”兼得的教育形式是研学旅游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本质区别。党的十八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作为民族和国家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持续受到各方重视。加强广大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是我国研学旅游活动的重要目标,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推动非遗社会性传承的重要内容[1]。在此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我国研学旅游的发展规划中,非遗研学旅游兼具着多重重要意义,是湖南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
湖南省发展非遗研学旅游具备较好的资源基础。湖南作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脉和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地貌特质促成了特色鲜明的湘楚文化,为湖南积累了丰富的非遗旅游资源[2]228。近年来,湖南省非遗传承保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118项,省级非遗项目258项,数量众多。从类型结构来看,门类丰富。在所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戏剧类占比最高,达到26%,共计31项,例如:皮影戏、花鼓戏、湘剧;其次是民俗艺术、传统手工技艺、民间音乐舞蹈项目,数量均超过10项。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黑茶制作技艺、土家族摆手舞等多个非遗项目已完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开发。就空间分布而言,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分区、分带明显。省级非遗项目与国家级非遗项目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分布广且形成区域性集群,主要集中于吉首市、邵阳市、长沙市和常德北部地区[2]229。
一、湖南省非遗研学旅游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研学旅游作为校外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重视,全国各省市都在大力推进研学旅游相关工作。追根溯源,不论中西,“游学”都是研学旅游的主要形式。孔子周游列国传学论道、科举士子赴京赶考、文人墨客游历山水等,这些是中国古人展开的不同形式的“游学”。在西方,13世纪便有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文艺复兴后随着人性觉醒,对理性与自由的追求使得“大陆游学”(Grand Tour)在欧洲兴起,其中英国大众研学旅游发展最好,走在欧洲各国前列。而目前日本的修学旅游(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与我国推行的研学旅游在形式和内涵上最为相似,且各制度相对完善,值得借鉴。然其作为一种新业态,相关学术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近年来,以“研学旅游”为主题的学术文献数量有所增长,一是聚焦于非遗研学旅游的课程开发,且目前地理学科与研学旅游课程融合效果较为密切[3],相关学术成果较多。二是探讨研学旅游中的“非遗”问题,如某地理区域或某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一直都是非遗研究的热点,而专注探讨“非遗”与“研学实践”融合发展的文献则较少[4]。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非遗研学旅游研究的广度、深度都亟须拓展。
非遗研学旅游不同于其他研学旅游的最主要的特质是非遗特殊的文化生态。以湘西毛古斯舞为例,它是最早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原始舞蹈表演,涉及到了土家族人生產、生活与思维观念的整体,存活于相对偏僻的湘西土家山寨中。如果要开展以毛古斯为主题的非遗研学活动,应对毛古斯原有的节庆语境、仪式功能、社区生活等必要的文化要素比较了解[5]。也正因如此,目前大多非遗研学旅游都基于原有的非遗旅游产业基础开展,主要在以祖国美好河山为主题的自然景区、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等资源单位,以及以传统历史为主题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非遗场所、素质教育基地等在内的两大类型中展开,其中只有少数景区或基地是基于非遗研学旅游专项进行开发、创建的。因此,想要深入了解湖南省非遗研学旅游的发展情况,绕不开对省内非遗旅游现状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等国家战略的部署与推进,非遗传承与各地的旅游事业建设互动越发频繁,非遗研学旅游依托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旅游市场中大受欢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湖南在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转型的过程中,非遗研学旅游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就成果而言,首先,全省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文化旅游发展氛围,旅游总收入、全年接待游客人次等相关指标逐年攀升。依托长沙作为全球“媒体艺术之都”的传媒优势,全省正努力推进以“锦绣潇湘”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建设工程。节庆日以浏阳花炮非遗技艺打造的橘子洲烟花盛会等项目已逐渐将湖南省会城市长沙推向网红城市之列;凤凰古城、芙蓉镇、张家界等景点的全国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其二,湖南省已成功培育一系列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典型案例。如湖南雨花非遗馆被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单位共同评选为2019年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之一。其作为湖南省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示范点,馆内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359个非遗项目,作为最早从事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的行业先行者,已接待全国中小学生10万余人次,为构建“非遗+旅游”全产业链模式运营提供了良好示范[6]。其三,湖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张家界为龙头,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雪峰山、大湘南五大旅游板块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见图1),有以长沙(望城)、赫山、桃江、安化、桃花源为站点的桃花源美丽乡村等多条非遗相关跨区域旅游线路[7]。还有多条其他省内非遗旅游的精品路线,如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侗苗风情、生态丹霞、武陵民俗、瑶家古风的大湘西民族民俗风情游,怀化古城古镇古村游等。
就发展困难而言,目前省内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形势依然紧迫而严峻。高度的机械复制生产代替了手工制作,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技艺都失去其原有的生存价值,手艺人失去了传统的生计方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博物馆、图书馆等现代性文化空间产生,互联网新媒体使得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转变,现代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这一切都使得传统艺术受众被分化,“知音”消失、“票友”转场,某些传统艺术市场逐渐萎缩。长期以来,湖南省大部分非遗的保护工作主要是由非遗工作者和政府来承担的,但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其力量是薄弱的[8]。局势紧迫、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是非遗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湖南非遗旅游发展目前主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差异导致的产业发展不均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湖南非遗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湘西地区,受区域经济、交通、教育等多方面条件限制,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受阻,难以完成良好的非遗资源价值转化。
考虑到地域、时间、经费、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目前省内研学旅游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所在地附近开展。所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楚地自古出人才。历代“人才辈出”的社会现象、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和重视教育的社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9]。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使得政府、学校、家长多方都舍得为子女的研学旅游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这为省内研学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社会基础。相较于其他研学旅游产品,根植于上一辈人内心深处的乡土记忆、家国情怀使得非遗研学旅游产品在省内研学市场中颇具优势。2017年12月湖南省联合11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工作的实施意见》[10],文件明确了研学旅游工作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课程建设、研学旅游基地建设、规划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六大方面内容。2018年2月湖南省教育厅开展了全省研学旅游工作调研,发现安全问题、收费问题、行业规范问题和研学成效问题还须进一步改善。
为全面解决研学旅游面临的价格、质量以及安全等问题,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开展了第一批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审核内容包括场地条件、课程设置、管理团队、师资团队、安全保障、收费管理等多方面细则,同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湖南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作为省会城市的教育部门,在推进研学旅游工作方面进展更迅速,在全省起表率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已公示三批中小学研学旅游创建基地(营地)名单,并对长沙市中小学研学旅游承办机构进行了官方评审。就目前而言,湖南省只有通过各项审核被选录到已公示名单中的基地(营地)才具备参与各中小学校研学旅游招标的准入资格。
二、湖湘集聚型非遗研学旅游的发展特征
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湘江为纽带,着力构建长岳湖湘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引领作用”[7],在此文件中就明确地提出了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城市集聚型湖湘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就目前而言,湖南省可开展非遗研学旅游实践的基地主要有以下五类:①博物馆类,如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②各州市的建立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如长沙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③依托历史自然景区建立的基地,如桃花源风景名胜区;④新近开发建设的各种特色小镇,如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⑤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馆,如湖南雨花非遗馆等。从区域分布来看,位于长株潭地区的基地占大多数。湖南省的非遗研学旅游基于省内特殊的区域经济与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整体呈现出聚集型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以长沙为中心的非遗研学旅游产业集聚。这与其他省份的发展思路并不一致,例如,江苏省的非遗研学产业未在非遗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会城市南京集聚,在整体规划上更偏向于非遗资源最为丰富的苏州发展[11];安徽省以皖南地区发展更强势,优于合肥经济圈。聚焦到具体的非遗研学旅游活动承办企业,区别于其他省份主要围绕非遗景区单一、纵深的发展策略,湖南省的非遗研学旅游企业在模式上更多元,呈现出资源集聚的运营发展策略。
非遗研学旅游是典型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结果。理解当前湖南非遗研学项目在空间区域上的集聚现象,可以从旅游产业聚集的理论切入来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可理解为“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市场为中介,将旅游产业不断向旅游相关产业延伸,并且不断向某一地理空间集中的动态过程”[12]。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区域旅游产业形成集聚的初始条件,而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下降,影响集聚的主要因素演变为市场需求、交通区位条件和政策条件。由此,可以解释为何民族民俗遗产丰富、非遗旅游产业集聚的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大湘西地区未成为湖南非遗研学旅游集聚区域,因为非遗研学旅游是文教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一种新业态,各方面规章制度尚未健全,目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非遗文化资源,旅程安全、教学质量、环境设施等因素同样是旅游地选择时考量的重要指标。非遗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会城市长沙以及周边城市,不僅占据交通区位优势,而且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教育水平更优质,这在非遗研学旅游这一新兴业态中,有着大湘西地区或湖南其他区域不可替代的优势条件。
集聚型的发展特点不仅体现在全省非遗研学产业的空间分布上,在湖湘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创建、发展过程中这种特点也十分明显。具体的集聚型发展路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具有原生非遗资源的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发展路径。此类基地一般最初就是古镇、古村落等历史文化区域,在创建成为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过程中,主要做的是对旅游要素的集聚与完善。以长沙铜官古镇为例,铜官古镇属于长沙湘江古镇群中的六大古镇之一,本身就处于古镇群中,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依托已有1 200多年历史的长沙铜官窑遗址,整个古镇以原生性的国家级非遗——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为核心,以陶都为定位建设成为非遗旅游名镇[13],打造了丰富的非遗产业发展业态,如长沙窑博物馆、铜官窑传奇秀主题演出、5D影院等。铜官古镇还建设了以湘菜高地为主题的楚街、再现民国时期老长沙街头建筑风貌的芙蓉街等特色街区,并配备星级酒店、特色民宿等优质的酒店旅游设施,较好地实现了非遗研学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集聚。2019年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和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都入选为长沙市第三批研学旅游实践创建基地(营地),铜官古镇是目前最能体现湖南非遗研学旅游产业聚集型发展特点的案例之一。
第二类为不具有原生非遗资源的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发展路径。这类基地由于缺乏天然的非遗文化生态,在创建中最核心的工作是完成对非遗文化要素的集聚,构建起良好的非遗文化生态。湖南雨花非遗馆是全国首个民营非遗馆,由传统木工手艺人郭存勇于2015年创办,2019年被评选为国家3A级景区,也是长沙首个非遗展示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践教育基地。作为聚焦非遗保护、发展良好的新型文化空间,在非遗研学旅游领域属于行业先行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从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展演等多维度构建起非遗文化生态,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创建非遗馆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各非遗资源(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的集聚,构建一个较好的非遗文化空间。创始人郭存勇在全国各地通过登门拜访300多位民间手艺人或知名非遗传承人,聚集了300多个非遗项目,完成非遗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步。其基本的运营策略是:非遗馆为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提供各类扶持吸引他们入驻,再依托这些传承人、手艺人构建起的优质的非遗文化空间,来进一步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具体的做法是:非遗馆一方面通过减免租金等方式缓解非遗传承人、手艺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宣传与推广,组织他们参加展演等文化活动,并组建专业团队帮助他们进行非遗项目申报以及各级非遗传承人的评选。湖南雨花非遗馆给传承人、手艺人们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也为后续的商业转化奠定了较好的舆论基础。非遗馆通过筹建非遗商城,引进了传统食品、器具、饰品等多品类非遗产品的售货商家入驻,拉动馆内人流量,构建起了一个可循环的非遗文化生态,而这个可循环的非遗文化生态是此类非遗研学旅游实践基地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三、湖南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模式
湖南非遗研学旅游产业走集聚型发展路径奠定了现有的产业空间布局,湖湘非遗研学旅游基地则通过集聚型运营模式,完成了承接非遗研学旅游活动所需要素的整合。具体到如何建设一个非遗研学旅游基地,通过分析湖南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发展案例,可归纳出以下五大内容:一是基地硬件建设,二是人员建设,三是课程建设,四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五是评价互动体系建设。
(一)基地硬件建设
不仅对于非遗课程需要建设评价体系,基地服务评价体系也需要筹备落实。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非遗研学基地尚未完成这部分建设,该部分可参考一般的旅游景区服务评价体系,从环境卫生、硬件设施、人员服务、收费、研学体验、品牌认知度等维度设计问卷[21],定期对馆内研学游客进行满意度测评。此外,大门入口设置线下客服,应对旅客日常的服务需求;在微信公众号界面设置服务反馈入口,收集用户在线服务反馈,以此构建较为完善的基地服务评价体系。
结语
近年来湖南全域旅游的发展势头强劲,加之对素质教育事业的重视,非遗研学产业得到了较好地发展。湖南省因地制宜建设省内非遗研学产业,走出了湖南模式。本文从旅游产业集聚理论出发,分析论证了湖南非遗研学产业集聚型的发展路径,并总结归纳了湖南非遗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模式,为各省发展非遗研学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案例。
旅游产业集聚在过程上分为旅游目的地体系完善和相关产业向旅游业集聚两个步骤,湖南非遗研学产业距离发展成为完善的集聚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才基本完成长株潭地区非遗研学旅游的研学要素建设,将来应该进一步深化聚合路径。第一,继续完善各基地非遗研学要素建设,加强区域内各研学基地的交流与合作,创建出省内知名的非遗研学品牌。第二,长株潭地区非遗基地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联合大湘西板块非遗相关景区,如凤凰古城、永顺芙蓉镇等,开发更具深度、更多层次的研旅产品,共同建设起非遗项目传承的分级学习体系。第三,延伸研旅产业链,逐步将业务拓展到全省范围,带动全省非遗研学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游学湖湘。
参考文献
[1]朱兵.文化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537.
[2]陈雅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地方性开发路径[J]. 经济地理, 2020,20(2).
[3]朱能能.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进展[J].地理教育, 2020(5):55-57.
[4]周志宏,禹文婷. 研学旅行概念辨析及研究进展[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14(2):104-110.
[5]王杰文.论民俗传统的“遗产化”过程——以土家族“毛古斯”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59-66.
[6]杨红.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五大类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12(1):146-149.
[7]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6-04-28)[2020-05-21].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xxgk2019/
xxgkml/ghjh/201909/t20190910_5458211.html.
[8]王京传.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旅游學刊,2010, 25(5):7-9.
[9]蒋书同.成就、经验与启示:湖南教育70年发展审视[J].当代教育论坛,2020, 297(3):1-19.
[10]湖南省教育厅等. 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 (2018-03-07)[2018-03-07].http://www.hunan.gov.cn/szf/hnzb/2017_101252/2017nd1q_102005/szfbmwj_98721/201803/t20180307_4967452.html.
[11]邱悦.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 2017.
[12]马晓龙,卢春花. 旅游产业集聚:概念、动力与实践模式——嵩县白云山案例[J]. 人文地理, 2014,29(2):138-143.
[13]沈瑶,徐诗卉. 基于地域识别性视角的非遗文化空间构建策略研究——以长沙湘江古镇群等为例[J].建筑学报, 2019(S1):70-74.
[14]Fu Y, Kim S, Zhou TT. Staging the ‘authenticity of intangible heritage from the production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craftsmanship museum cluster in Hangzhou, China [J].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2015,13(4): 285-300.
[15]段玉山.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 地理教学, 2019(5):4-7.
[16]王伟,黄桂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研究[J].学术论坛, 2015,38(6):14-17.
[17]徐海龙,曹东. 指向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深度实施——以“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 2019(17):15-18.
[18]Ahn, HyunYoung; A Study on the Travel Safety and Travel Satisfaction for the Travel Safe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J]. Northeast Asia Tourism Research, 2019,15(3):111-129.
[19]孔岳雪.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开发潜力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20.
[20]邱涛.地方性地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7):4-6.
[21]张天宇,乌恩.游客感知价值与地方依恋的相关性研究——以婺源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3(4):89-96.
王伟 吴思遥
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