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相关情况调查

2020-09-15 08:42:32李沛徽周平华刘楚仪吴志强伍星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艺术类比率文科

黄 韬,李沛徽,旷 翎,周平华,王 欢,刘楚仪,戴 誉,邓 沙,吴志强,伍星蓉

(1.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 410006;2. 长沙美莱医疗美容医院,长沙 410006)

全球目前存在3690万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死亡人数达到12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可能存在着超过125万的艾滋病患者,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新确诊的感染HIV的高校学生人数年增长率都一直维持在30%~50%不等[1]。早期对HIV阳性患者采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虽然能够减少高危人群HIV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但HIV阴性的一方仍处于被动地位[2]。如今,在采用安全套等保护措施预防HIV感染的同时,还出现了更为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vhylaxis,PrEP),指有高感染风险的HIV阴性个体在潜在的HIV暴露之前或暴露期间连续每天服用单一的或复方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期降低感染风险[3]。现在,PrEP已经获得国内外广泛的研究和认可[4]。有系统性回顾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暴露前预防用药能够明显降低感染HIV的风险,而且两组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别[5]。iPrEX研究显示,研究中的2499名高危男男性接触者(MSM)在每天口服鲁瓦达(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FTC/TDF)后,HIV-1获得性感染率下降44%[6]。而在南非进行的一项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889名高危异性恋女性应用含有1%替诺福韦(Tenofovir,TFV)的凝胶局部给药后,HIV获得性感染率降低了39%[7]。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于2012年6月15日将TDF/FTC片剂作为第一个被批准的作用于成年HIV阴性高危个体的预防用药物,由此来降低HIV获得性感染的风险[8]。国际上PrEP已成为了预防HIV感染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江苏、新疆、广西、四川、重庆等地区已经进行了PrEP的知晓度、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9-11],而我省市地区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解和评估长沙市大学生对PrEP的接受意愿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我省市地区乃至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利的科学理论依据,现对长沙市三所高校的在读学生随机进行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长沙市三所综合性大学在读大学生。

1.2 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三所高校(1所师范类院校,2所普通院校)大学生,对抽取的全部学生进行横断面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首先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经过项目组成员讨论,结合大学生特点,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特征;2.一般情况:(1)接受艾滋病咨询情况;(2)性行为相关情况;(3)安全套使用情况。3.PrEP接受意愿:调查高校学生暴露前预防用药的知晓率、接受意愿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整个调查过程均在研究人员主持下进行,现场发放纸质问卷,所发问卷全部由被调查学生单独、匿名填写,给予1小时作答时间并现场收回。发放调查问卷共540份,共回收问卷533份,回收率为98. 7%。其中有效问卷为520份,有效率为96.3%。

1.3 资料处理采用 Epi Data 3.1 软件录入问卷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 SPSS 21. 0 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卡方检验等,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520名大学生中,男257人(49.4%),女性263人(50.6%);18岁以下9人(1.7%),18~25岁449人(86.4%),26~30岁48人(9.2%),30岁以上14人(2.7%);本省户籍249(47.9%)人,外省户籍271(52.1%)人;居住在学校宿舍的400人(76.9%),在校外居住的120人(23.1%);文科艺术类专业273人(52.5%),非文科艺术类专业247人(47.5%);已婚59人(11.3%),未婚461人(88.7%)。

2.2 大学生一般情况比较在520名大学生中,有126名曾经接受过艾滋病免费咨询,占24.2%,其中男性大学生76,女性大学生50名,29.6%男性接受过艾滋病免费咨询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19%),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520名大学生中,有176名学生曾经发生过性行为,占总人数的33.8%,其中男性大学生102名,占女性大学生74名,男性39.7%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比率明显高于女性(28.1%),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通过对文科艺术类专业学生和非文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不同专业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不同专业大学生一般情况比较

2.3 大学生性行为相关情况比较相关问题中,在176名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有26名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小于18岁,占14.8%。其中男性20人,女性6人,男性(19.6%)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8.1%),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有25名学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性伴侣,占总人数的14.2%,其中男性22人,女性3名,男性(21.6%)比率明显高于女性(4.1%),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有16名学生曾经通过网络平台寻求性伴侣,占总人数的9.1%。其中男性15人,女性1人,男性(14.7%)比率明显高于女性(1.4%),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问题中不同性别间未发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3。在“有通过网络平台寻求性伴侣”问题中,非文科艺术类专业学生(14.5%)的比率明显高于文科艺术类专业学生(5%),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问题中不同专业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4。

2.4 大学生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在安全套使用情况相关问题中,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之间和文科艺术类专业学生和非文科艺术类专业学生之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5、表6。

2.5 大学生暴露前预防用药知晓情况和接受意愿的比较在520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共有51名听说过PrEP,占9.8%,其中男性大学生有34名,女性大学生有17名,男性(13.2%)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6.5%),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有409名学生表示在潜在的HIV暴露之前或暴露期间愿意前往医院接受药物预防治疗,占78.7%,其中男性大学生有187名,女性大学生有222名,女性(84.4%)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78.7%),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有391名学生认为应该推广PrEP,占75.2%,其中男性大学生有177名,女性大学生有214名,女性(81.4%)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68.9%),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问题中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7。文科艺术类大学生对于PrEP的知晓情况和表现出正向意愿的比率均低于非文科艺术类大学生,但不同专业之间均不构成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8。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性相关情况比较

表4 不同专业大学生性相关情况比较

3 讨论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中,有24.2%的曾经接受过艾滋病免费咨询,在男性大学生中,该比率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不同专业之间差异不明显;有33.8%的学生曾经发生过性行为,在男性大学生中,该比率同样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不同专业之间差异不明显。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小于18岁的男性大学生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的比例。结合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性活跃比例比较高,而且男性大学生对于性的需求要明显强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往往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更高、时间更早,而在未成年以前发生的性行为,因为心理、知识和认知上的不足,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可能正因如此,导致了男性大学生接受艾滋病免费咨询的需求更大。被调查的大学生里有9.1%的大学生近半年来性伴侣个数在1人以上,表明仍有少数大学生的性生活史比较混乱,这也会提高个人感染HIV的潜在风险。有14.2%的大学生曾通过朋友介绍认识性伴侣,男性大学生中该比率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存在近一成的大学生曾经通过网络平台寻求性伴侣,男性大学生该比率同样显著高于女性,非文科艺术专业学生比率显著多于文科艺术专业学生,从这两点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性伴侣缺乏深入了解,性行为的发生很随意,并且男性大学生易感行为发生率更高,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所以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中需重点向非文科艺术类专业的男性大学生群体进行宣传。更令人担忧的是,22.7%的学生根本不清楚性伴侣是否感染艾滋病,缺乏对防病最基本的警惕性,完全将自己暴露在感染的风险之中,这部分学生也应是以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的重点对象,学校和社会应加大力度帮助这部分学生获得更多更系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减少感染的发生。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七成学生能接受使用安全套,近七成大学生会经常使用安全套,说明使用安全套以防范HIV感染的宣教工作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但是整体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中,仅有9.8%的大学生听说过PrEP,在男性大学生中,该比率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78.7%的学生表示在潜在的HIV暴露之前或暴露期间愿意前往医院接受药物预防治疗,而在女性大学生中,该比率反而明显高于男性大学生;有75.2%的学生认为应该推广PrEP,在女性大学生中,该比率也明显高于男性大学生,由此两点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女性大学生对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的知晓情况是不乐观的,大部分根本没有听说过PrEP,但是在知晓PrEP的作用之后,女性大学生对暴露前预防用药又表现出了更高的接受度和更积极的推广力度,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在加强整体大学生群体PrEP相关知识宣教的同时,侧重加强女性大学生中的宣教力度,在女性大学生的接受和推广下收获到更大的成效,而且75.2%的大学生表示如PrEP有效,愿意介绍朋友使用,这也更有利于PrEP的宣传普及。此次调查中,有60%的学生会担心PrEP的安全性和64%的学生担心药物的疗效,还有66%的学生会担心PrEP的费用,表明部分大学生对PrEP尚存在较多顾虑,提示在今后宣教工作中,需要细心向学生解释,既不夸大也不掩盖PrEP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充分了解PrEP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也同时需要未来国家采取适当的方式降低药物成本,制定合理的保障政策,消除大学生经济方面的顾虑。此外,只有66%的学生觉得自己能坚持服药,有44.8%的学生表示会担心性伴侣发现自己使用预防药物,如何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消除服用者的顾虑,也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研究中,在“认为应该推广PrEP”问题中,文科艺术类大学生(71.1%)的比率明显低于非文科艺术类大学生(79.8%),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差异明显。而且在“在潜在的HIV暴露之前或暴露期间愿意前往医院接受药物预防治疗”、“如PrEP有效,愿意介绍朋友使用”、“担心PrEP的安全性”、“担心PrEP的疗效”、“担心PrEP的费用”、“担心性伴侣发现自己使用预防药物”、“觉得自己能坚持服药”等项目中,表现出正向意愿的文科艺术类大学生的比率均低于非文科艺术类大学生,表明非文科艺术类大学生对于暴露前预防用药有着更好的知晓情况,更高的接受度和更积极的推广力度,也提示高校和社会应将宣教对象侧重于文科艺术类大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更系统的PrEP相关知识。PrEP的推广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感染风险,加强PrEP的宣传,针对大学生群体对于暴露前预防用药接受度、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采取控制措施,明确大学生群体的需求,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PrEP的接受意愿,将是以后高校开展PrEP宣传工作的重点。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研究表明,长沙市高校学生易感行为发生率较高,而对PrEP知晓率较低,但多数大学生对PrEP的接受和推广抱有积极态度,未来各高校应根据不同性别及专业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活动。

表7 不同性别大学生暴露前预防用药知晓情况和接受意愿比较

表8 不同专业大学生暴露前预防用药知晓情况和接受意愿比较

猜你喜欢
艺术类比率文科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孙文科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中国摄影(2015年9期)2015-11-08 11:56:33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