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辉 高玉广 何乾超 胡玉英 周艳英 张志伟 林秋红 谭璐璐 卿 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升高[1]。2015年全球共计3.22亿人患抑郁症,占全世界总人口的4.4%,和2005年相比,十年内抑郁症全球患病率上升了18.4%。抑郁症疾病负担已经成为全球非致命性疾病之首;抑郁症伤残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为五千万人/年,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7.5%[2]。该病的临床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与愉悦感丧失、易疲劳等,并伴随其他的症状,如集中力下降、对自我的评价呈负面、自信心降低、有负罪感及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的无价值感、出现了一些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的负面观念以及过激行为、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性欲降低、体重降低等躯体症状。整个发作过程持续至少两周,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社会交往或家庭生活等,50%~80%的抑郁症患者经历了病情复发,容易导致严重的自残、自杀行为,其中抑郁症患者占所有原因引起的自杀行为中人数的50%以上[3]。抑郁患者逐年增多,也因病情反复住院,他们的生活、工作能力严重下降,这些都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原发性抑郁症的治疗,运用药物治疗是当前最主要、最便捷的治疗手段,而其中最一线的首选用药,为选择性抗抑郁药是一线治疗药,其中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首选药物,但当前该药物应用于抗抑郁的治疗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效成分的应用通路是直接作用于中枢单胺能系统,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无效[4];有20%~40%的患者未能达到临床上病情得到缓解的效果,经调整用药剂量等,但还是难以奏效[5]。此外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一些使用范围及人群[5-6]。抑郁症中医理论虽无明确记载,但可以归属于中医“郁症”范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近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7-10],柴胡疏肝汤是治疗抑郁的经典方剂,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效果理想[7]。现针对研究的病例的性别、年龄、文化、依从性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性因素,具体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脑病科住院部和门诊就诊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观察病例为100例,男35例,女65例,年龄(41.61±3.03)岁,病程为(8.53±2.16)个月。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内科分册》[11]原发性抑郁症诊断标准:①以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诉但无影像学证实的器质性病变的首次发病。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分,同时满足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分,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者,即诊为原发性抑郁症。中医诊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兼次症: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1.3 排除标准 ①女性处于妊娠期及有哺乳意愿者,育龄女性且在研究期间有生育意愿者。;②有影像学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性病变者。③抑郁前已有精神疾患者。④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给予柴胡疏肝汤(柴胡10 g,枳壳10 g,芍药10 g,甘草6 g,香附10 g,川芎10 g)治疗,每付中药加水400 mL,浓煎成200 mL,按100 mL/袋包装,服法: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各100 mL,疗程为4周。
1.4.2 病例调查方法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内科分册》[11]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制定因素调查表,本表格分为年龄(大:50岁或50岁以上,小:50岁以下)、性别(男、女)、文化背景(高:大专或大专以上,低:大专以下)、经济条件(高:月薪≥10000,中:月薪3000≤月薪<10000,低:<3000)、中医证型(肝气郁结、气郁生热、痰气互结、心神不振、心脾气虚、心肾阴虚)、病程(长:≥半年、短:<半年)、抑郁程度(轻、中、重)、心理治疗(是、否)、依从性(好、差)。由两名具有专业水平的副主任中医医生进行中医病症记录。
1.5 观察指标
1.5.1 治疗疗效 经过治疗后,对于临床疗效的测定,设定以抑郁量表减分率作为评定标准,减分率<25%为无效,25%~49%为有效,50%~74%为显效,≥75%为痊愈。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临床显效+临床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相关因素分析 观察患者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抑郁程度、病程、中医证型、心理治疗、依从性等多种可能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
1.6 统计分析 选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有序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可能影响疗效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痊愈例数10例,显效例数52例,有效例数26例,无效例数12例,总有效率为88%。
2.2 与疗效可能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性别、文化背景、抑郁程度、病程、中医证型、心理治疗、依从性与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相关(P<0.05),经济条件、年龄与疗效无关(P>0.05)。见表1。
2.3 与疗效可能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文化背景、抑郁程度、病程、中医证型、心理治疗、依从性与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抑郁程度、依从性是影响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疗效的重要相关性因素(OR: 1.941、1.538)。见表2。
表1 与疗效可能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1
表2 与疗效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研究采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抑郁程度、病程、中医证型、心理治疗、依从性等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性别、文化背景、抑郁程度、病程、中医证型、心理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相关,抑郁程度、依从性则是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重要因素,而年龄、经济条件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本次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抑郁发病率虽然有所差别。但在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治疗过程中,高低年龄阶段的疗效并无差异,无论抑郁患者的患病时年龄高或低,柴胡疏肝汤的疗效均未受影响。
性别是引起原发性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激素水平容易波动改变,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少言寡语、情绪低落等情感障碍,诱发抑郁产生[13]。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男女性别之差,对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也产生了影响,这可能是男女激素水平变化异常有关,但仍需进一步药效动力学研究证实。
经济条件水平也是引起抑郁的因素[14],在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是轻中度的抑郁患者,治疗疗程短,在选用柴胡疏肝方剂治疗时,大部分是水煎草药,价格适中,花费不大,患者经济负担不重,患者原有的经济条件水平对治疗的疗效没有影响。
文化背景方面[15],高学历患者,对疾病认知信息来源众多,但信息来源良莠不齐,容易受到影响,形成刻板印象,对医生建议持有质疑态度。此外,患者学历越高,自尊心较强,心理设防较重,因此采取中医药治疗时,医患沟通方面未能真实反馈心理感受,治疗过程中未能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治疗后不能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导致柴胡疏肝汤对其治疗效果一般。而在低学历人群中,患者信息来源单一,心理设防较低,对治疗配合度高,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所以在低学历患者治疗中,取得不错的疗效。
往往抑郁程度越重,病程越长[16],患者也饱受抑郁症之苦,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本次治疗研究中发现,抑郁症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单纯采用柴胡疏肝汤治疗,收效较差,这类患者往往需要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甚至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抑郁多与肝相关,故肝郁脾虚证分布最多[17],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柴胡疏肝汤针对的是肝气郁结证型,发现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证型的患者收效显著,但是在其他证型的治疗中,收效一般,这也是中医证型影响柴胡疏肝汤疗效的原因所在。
原发性抑郁症产生与心理因素密切联系[18],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个人所处在不同的工作、生活、家庭环境中,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所遇心境困难得不到正常的开解,就会产生各种不适之症,茶饭不思,严重者会有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自杀或自伤。本研究发现柴胡疏肝汤联合心理治疗,收效显著,通过联合心理干预,可以开解患者心境难题,重塑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柴胡疏肝汤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疗效影响最明显的因子是患者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越好,遵医嘱执行力越高,能听从医生的治疗性建议,能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及时反馈治疗的效果,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助于提升。
综上,柴胡疏肝汤可以缓解抑郁症状,关注与疗效相关的因素,有助于提高柴胡疏肝汤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