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探讨

2020-09-14 12:08董福天王志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作用机制中药

董福天 王志英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中医药学以整体调整人体的病理状态为目的,药物的效应来自调动机体的“生生之气”(机体自身调节人体气化、维持脏腑平衡的功能),药物的作用只是激发机体的潜能,辅助或加强自稳调节能力;中医学的最大特点与优势是把调动患者自我痊愈能力放在首位,而用药则是辅助手段。现代网络药理学可能成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之一。

【关键词】中药;生生之气;病—证辨证;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

引言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中医药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在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关于人体疾病防治的医学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人体及人类疾病,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医学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鲜明的东方色彩,其中凝聚着几千年东方文明的智慧,因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必须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沿着中医药思维正确地开展研究。

1 目前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1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阶段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作用机制的最早研发的主要形式,体外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药效追踪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寻找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群。中药复方的体外研究通过提取和筛选临床确有疗效的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成分,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并结合分子药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学科,深化了对中药效应成分、药效作用和相关机制的认识。对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目前有人认为存在“主要有效物質基础论”与“复方整体论”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前者从便于研发角度考虑,或强调提取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单体、部位,或强调复方药味宜少于8味,以3-5味为最好,或追求有效单体复方、有效部位复方,尽量减少每次用量。后者则认为中药复方是一个整体,其治疗作用是复方中各药物的共同作用,因此应从整体的角度对复方予以研究并寻找其有效成份,这样才能不丧失中医药特色。但这两种观念都明显背离了中医药作用和愈病的机理,不论是单体或者整体的研究,均未认识到中药愈病的整体观念,即中药与机体病—证的整体性,割裂了二者。

1.2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体内研究

传统中药多采用口服给药。中药口服后,药物成分或经过消化道直接吸收入血液;或经消化液、消化酶及肠内菌群的作用分解成次生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液;或经肝微粒体酶代谢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无论经过上述何种途径,其有效物质必须以血液为介质输送到靶点,从而产生作用。因而给药后的血清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制剂”,血清中含有的成分才是中药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以药物代谢来寻找入血成分是近期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模式,是一种药动学的研究思路。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体内研究已经触及到中药疗效关键在于依赖于机体这一核心机制。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体内研究目前大都采用动物实验。另外,由于缺乏证的互动,此类研究的方法大都是静止的,缺乏动态研究思路。总的看来,西医学的研究方法是,从物质一元论的观点出发,用还原论的方法,分析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注重实体和属性,把目标放在疾病的定位、定性、定量上。而中医学的研究方法则是从气(物质的运动)的一元论出发,用整体论的方法,追求气的运行的平和(动态平衡),注重关系和过程,把目标放在健康求因、求属、求势上。中医学的最大特点与优势是将调动患者自我痊愈能力放在首位,而用药则是辅助手段。

2 药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应在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及机理研究应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要立足于临床,立足于人体,立足于病证,立足于药物与人体的连结和互动。故应基于临床,与病证结合,采用方、证、量、效的系统—系统整体动态的循证研究模式开展研究。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体系,即“方—复方中药干预系统”,与病理条件下药物作用病证靶点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即“病、证—生物应答复杂系统”,这两个复杂体系相互作用,才能获得临床疗效,达到治疗和治愈疾病的目的。今后开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及作用机制,可借助全球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对正常人群和各类疾病患者群的代谢组学图谱(比如血液代谢组学、尿代谢组学、体液代谢组学等)进行比较,找出差异模式,把这些差异模式与细胞内化学反应网络的化学反应单元对应起来。另外,各中药的代谢组学成分图谱也要大规模研制出来,以从理论上推导出哪些中药(单味药或方剂)对上述差异模式进行代偿。该复配方案开启于干扰多个信号传导系统,终止于在实现局部调整的前提下尽量维护整个细胞生物分子网络的正常运转特征,这是网络药理学的内涵,是西药现代化的核心特征[15],也将成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

结语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调整人体的病理状态为学术特点的,调整一定是双方的,要把药物与病理状态的机体病—证联系起来进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离开机体病—证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只能是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因此,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需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原则。无论何种研究中医的证和复方方法,一旦背离整体性原则,割裂方证的关联,无视动态的观念,都将可能失去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杜武勋,张少强,朱明丹,等.复方中药时效关系和“效应拐点”研究及其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2):2401-2403.

丛紫东,杜武勋,朱明丹,等.杜武勋教授论中医气化与冠心病的中医中药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4):917-919.

马培之,李文荣,邵同珍.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马氏医论、知医必辨、医易一理、和缓遗风合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的“人事档案”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疏肝活血方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中药也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