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法刚, 崔宏伟, 耿彦峰, 李保春, 周海涛
(山西大学a.物理电子工程学院;b.教务处;c.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太原030006)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研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1-3]。许多高校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4-8],如黄开胜等[5]对比分析6 所英美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结合清华大学实际,建立学校的实验室安全体系架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贯穿其中;姜周曙等[6]开展了高等学校化学试剂库设计规范研究,提出了化学试剂库的设计规范,解决高校由来已久的危化品库建设难题。这些工作为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思路。
我校是涵盖文、理、工科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对比“985”“211”高校相对紧张,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化学类学科仅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一部分,经费投入有限。同时,学校为推进“双一流”建设,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以及学科特色领域的拓宽,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使得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种类和数量也逐年增多。我校涉及化学品购置的实验室111 个,所用化学试剂具有种类繁多、单类用量少、总用量大和使用分散等特点,涉及化学品含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强氧化和其他试剂等,形态包括固态、液态、半固态、气态。为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顺利进行,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以往的危险化学品与废弃物安全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安全管理要求。在有限资金的条件下,探索强化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与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就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我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令法规的基础上,梳理管理存在问题,逐个分析把脉,采取有针对性、切实有效措施,构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危险化学品的闭环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危险化学品采购把关不严。学校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 号)规定,执行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和剧毒品的采购需要在公安、禁毒等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向有经营资质的企业进行购买[9]。然而,其他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主要以院系、科研中心(所)为单位,单独与供应商联系自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因各单位独立采购,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复采购、采购价格标准不一、无规划、种类与数量账物不符、种类与入账品名不符等不规范问题。作为学校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危险化学品采购的种类、数量等信息,更谈不上对危险化学品的领取、用途等过程的监管,给实验室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危险化学品过程管理不到位。学校很早就建有危险化学品库,用于存放全校各单位购置的危险化学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本科生、硕士、博士生人数的增加,尤其是教师科研实验室的大幅增加,危险化学品库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危险化学品存储。同时许多实验室为了领取使用上的方便,将购置的危险化学品(除管制类)用普通办公柜保存,放置、领取等环节管理松散,不能严格按照“五双”制度进行管理[10],并且由于放置地点缺少专门通风、防火、防泄漏等安全设施,导致化学品存在丢失、被盗窃等安全隐患[11-12]。
(3)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放置分散。学校一直重视危废物暂存的安全问题,但目前国家危化品库建设的相关设计规范,主要针对化学试剂种类相对较少而容量很大的工业与商业企业,其目的是确保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并未针对高校的危废物暂存库提出标准规范,高校常陷入“想建而不知如何建”“建成后是否达标”的困境[6]。实际上学校在实验中产生的废液、过期化学品等危废物由使用单位自行放置,对于产废量大的单位,无法找到合适地点放置大量危废物,出现危废物超量存放。同时各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会将相近种类或者彼此不反应的废液放置在一起共同存放,给分类回收与处置带来极大不便[13-14]。
(4)无法实时监控。由于危险化学品购置、领用等环节的管理不强,各院系、科研中心(所)各自为战,学校对危险化学品管理无法整体掌握,导致在危险化学品的领用、使用、库存、产生废液数量等过程环节监控不强,出现如化学品的采购量与危废物的回收处理量不符;学期末或检查报告,进行事后人工数据统计;上报数据统计要求不同,不断重复统计,事半功倍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实现全过程的实时监控。
学校过去实验室化学品的管理过度依赖使用单位广大师生的自律,管理部门以人为检查与督促为主,提交检查报告,上报各种数据报表,常常出现,‘事做了’但师生怨言一片,导致检查质量不高,检查效果不好,安全隐患问题依然存在,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学校从2013 年开始进行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探索,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建立一套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模式。该模式基于大数据技术,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按照“严把源头,规范过程,加快处置,实时监控,事前预警,监管到人”的原则,开发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将全校化学品购置、使用、存储、废弃等基础环节数据纳入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基础数据,协助管理部门决策,帮助使用单位预测潜在风险,实现从危险化学品购置到危废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和全痕迹管理。
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加强高危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废弃处置全过程管控,以及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此文件为高校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15]。
为了保证危险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学校相继出台或修订包括“山西大学试剂、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10 余项规章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严格规定各环节相应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图1 为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示意图,分采购管理模块、化学品库管理模块、危废物管理模块共3 个模块。采购管理模块采用申报与审核结合方式,院系、科研中心(所)教师提交年度采购计划申请,各单位负责人及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到网上商城选购化学品,商城所有供应商需经过学校审核,采购完成后化学品进入化学品库;化学品库管理模块采用申请与预警结合方式,教师向化学品库发出领用申请,库存充足直接出库领用,库存不足直接发出采购申请,同时根据实际使用频次、计量等要求设置不同化学品的库存预警值,当达到预警值,发出采购申请;危废物管理模块采用申请、审核与预警相结合方式,化学品消耗生成危废物申请进入危废物暂存库,暂存库设置库存预警值,当达到预警值,向环保部门申请危废物处置,审核通过后,向危废处置单位发出集中处置危废物申请,危废物出库完成整个流程。
图1 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示意图
目前,国家对于高校危废物暂存库尚无规范标准,学校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做法[16-17],购置集装箱式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作为危废物暂存库,用于全校实验过程中产生废液、过期化学品、其他危险化学品等危废物的临时存放。暂存库全部数据通过“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系统”监控,包括危废物入库包装方式、主要成分、数量、重量、暂存库容量等相关信息,暂存库与危废处置单位、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当暂存库达到预警,直接向环保部门申请处置,加快运转周期,减少危废物在学校存留时间,降低危废物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达到危险化学品从采购到危废物的全过程、全痕迹、实时监管,根据学校实际管理流程和要求,开发了“山西大学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图2 为管理系统框架示意图,系统按照危险化学品使用状态分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3 部分,使用前包括计划申请、审核、商城选购、下单、入库环节;使用中包括领用申请、危化品出库、库存预警、计划外申请、危废物登记环节;使用后包括危废物申请入暂存库、暂存库预警、暂存库出库环节。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实施管控,危化品的领用全程在线审批,使用过程全程记录,完成了危化品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将业务处理从线下搬到线上,最终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的全生命周期及全痕迹管理。
图2 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3 为网上商城选购截图,实验室教师根据需求,在商城选购化学品;图4 为某研究所硫酸领用情况统计图;图5 为危废物暂存库库存量截图。系统可按照时间、单位、化学品种类、课题组等字段进行相关查询,方便教师及管理人员灵活统计购置、使用、库存等各类报表,并且系统对申请人、使用人、审核人、管理人、入库及出库方式等环节明确各自职责,各环节节节相扣,互相衔接。当出现问题时,可对整个流转过程进行痕迹追溯,倒查到每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实时全过程监控,实现危险化学品的智能化管理。
图3 网上商城选购截图
图4 领用情况统计截图
图5 危废物暂存库库存量截图
经过多年的管理探索与实践,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危废暂存库,开发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系统,构建起危险化学品的严把源头、信息共享、事前预警、痕迹追溯、加快运转、动态监控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实现了危险化学品的智能化管理,规范了危险化学品使用与管理行为,极大地提升了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效能,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