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维, 滕洪辉, 任 新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环境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基础[1]。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效果[2-5],从卓越工程师[6-7],到“新工科”建设[8-9],近年来,一直强调要与社会实际接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10-11]。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我国大部分重点院校及部属院校环境相关专业,尤其是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提升帮助巨大,环境专业相关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也逐年提升[12-13]。而普通省属高校,学生相对于重点院校数量众多,把他们培养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人才,则对我国未来的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大量省属高校教学资源并不强势,社会信誉度并不突出[14-15],这类院校的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就业形式又如何?他们的毕业去向出路在哪里?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调研和深入思考[16]。现以吉林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为例,对102 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匿名调研,现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为众多省属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裨益的参考。
本次调研样本数量为102 名毕业生,毕业年份从2006 年到2019 年,73 人为环境工程专业,30 人为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调研生源地、工作地、职业岗位方向、薪资收入、理想职业方向、未来发展可能性等几个方面的基础数据。整体统计数据前后问题答案印证吻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学生就业地域分析。102 名毕业生生源信息如图1 所示,涵盖吉林、山东、安徽、甘肃、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南、江西、辽宁、内蒙古、青海、山西、天津、浙江、重庆等19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吉林省生源59 人,占比57. 8%。毕业生回生源所在省份就业为53 人,占比52%,回本省就业的女生数量多于男生,分别为39 人和14 人,占回家乡省份就业总人数的73. 6%和26. 4%。其中,重庆、天津生源地的学生一共5 人,全部回到生源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及天津、重庆直辖市、海外就业的学生人数为28 人,占总样本28. 4%。吉林省本地生源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人数为39 人,占吉林生源总数的66. 1%,比样本平均回乡就业比例高出14. 1%,其中女生29 人,占吉林生源总数的74. 4%,占吉林省女生生源总数的76. 3%,由此可见吉林省生源总体更愿意在本省就业,尤其女生这一比例更高。
图1 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点对比
(2)职业与薪资待遇分析。职业与薪资待遇分析统计结果见图2。本次调研样本中,有55 名同学目前正在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占比53. 92%;目前为教师的8 人,占比7. 84%;公务员12 人,占比11. 76%;仍在读研读博17 人,占比16. 67%;仍有10 人从事工作与本专业不相关,占比9. 8%。可见,该校环境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近65%工作在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一线。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
图2 调研样本中毕业生职业分布统计结果
从薪资待遇上来看,刨除17 人读书收入低于3 000元每月以外,55. 88%毕业生月收入在3 000 ~10 000 元之间,16. 67%毕业生月收入在10 000 元以上。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及天津、重庆直辖市、海外就业的学生高薪的几率更大。本次调查还考察了工作年限和收入的关系,发现收入与工作年限并未出现正相关规律。这表明,目前环境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仅与工作地点和具体职责职位有关,与毕业工作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目前环境就业市场薪资待遇仅与学生能力、工作性质、工作地点有关,并未有随着工作年限增加而出现收入必然增加的现象。可见现今环境就业市场是以人才能力作为定价标准的,优秀的人才即使刚刚进入职场也会有好的机遇和收入,但如果学生个人能力有限,则收入待遇、职业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当问及毕业生是否对现在的薪资水平满意时,仅有25 人表明对自己的待遇满意或非常满意,占比24. 51%;认为待遇一般,仅能糊口而已的有61 人,占比59. 8%;另有16 人对目前的薪资待遇不满意。而另一方面,认为待遇一般和不满意的样本中,并非都属于月薪低于3 000 元的群体,甚至月薪20 000 以上的3 名同学都对自己的薪资并不满意。但当问及未来5年,在薪资待遇和岗位职位方面是否有上升空间时,有65 人认为肯定会的,占比63. 73%,回答可能会的23人,占比22. 55%;只有16 人回答不确定。由上述调研结果可见,虽然该调研样本中毕业生的心理和能力各异,导致薪资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这可能主要得益于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力投入,使得环境保护从业人员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巨大商机和红利。另外对薪资水平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可以反映出不同能力层次的毕业生,对自己现有价值的认同感由不同。统计中,月薪在5 000 ~10 000 元之间的中等收入毕业生,对自己的待遇满意率较高,达43. 5%。而月收入在10 000 元以上的毕业生,满意率反而下降至29. 4%。可见,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对自己的收入预期是呈上升趋势的。
(3)专业认同与学习效果。专业认同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也是其毕业后是否会从事环境相关专业的基础。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您会推荐自己的或者身边的孩子报考环境相关专业吗?”这个问题时,有25. 5% 的毕业生答案是肯定的,而有22. 5%的毕业生回答却持相反态度。另有52%的毕业生,回答要根据高中毕业生具体情况而定。人员分布上来看,从事环保工作的毕业生,更趋向于鼓励身边的人报考环境相关专业,而从事其他与环境专业关系不大的毕业生,则更加趋向于否定环境专业的前景。同样,当问及“您认为自己的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就业有帮助?”时,有19. 6%的毕业生选择“有很大帮助”,66. 7% 的毕业生选择“有一定帮助”,有4. 9%的毕业生认为“本科没学好,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另有8. 8%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而认为专业知识“没有帮助”的毕业生,全部从事非环境相关工作。当问及“您认为环境专业本科生最好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时,有38. 2%的毕业生认为是“环保企业单位”,28. 4%认为是“政府环保部门”,29. 4%认为是“考研”,另有3. 9%的毕业生认为是“跨专业就业”。
由上可见,环境相关专业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效果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如果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高,其学习兴趣就会增加,进而掌握的专业知识就足以为其专业内就业而服务。但如果专业认同不高的话,学习效果也会打折扣,毕业时学生就会趋向于跨专业就业。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培养合格环保人才的基础。
通过上述调研结果,针对省属院校环境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毕业生专业内就业比率仍有待提高。本次调研虽然有53. 92%的毕业生从事环境相关专业,但本数据仍略显不足。经过4 年的系统专业教学与培养,仅有半数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这无疑是对国家和高校的教学投入的一种浪费。调查中发现,很多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有一定的偏差,如有些同学理想的工作是“公务员”“教师”等,另有少数同学的职业理想甚至是“开饭店”“活少、钱多、离家近”等。可见,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职业前景与规划知之甚少,专业认同感不高,这种认同感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就业方向不聚焦,就业范围发散的问题。
(2)毕业生就业心态差异较大。调查结果还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差异性明显。这种差异性是因为生源地域差别、家庭背景差别、大学期间学习能力差别而引起的。以生源地域差别为例,生源地为吉林省的学生,更趋向于留到吉林省工作,不愿意到其他省份乃至北上广深去工作,即使目前在一线城市工作,将来也打算回到吉林省。工作首选一般为政府公务人员,其次为事业单位,而选择专业相关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较低;而生源地为重庆、天津、广东等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学生,毕业同样趋向于回归生源所在地,但就业方向以企业为主;南方省份的生源,在毕业时,更趋向于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打拼。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差异性明显,想要更加深入了解这种差异性,进行细化分析总结仍需更大的样本数量和进一步深入分析。
(3)毕业生发展潜力与前景差异较大。毕业生能力参差不齐,就业能力、就业层次、发展前景千差万别。调研发现在同一个公司中的同班毕业生,工作5 年以后,其专业能力、人事能力已经出现明显的层级区分。另外,有些毕业生可以实现月入几万元,也有些毕业生则仍待业无业。这种能力上的差异,是和毕业生个人能力、在校学习情况、家庭初始背景差异、就业机遇差别都分不开的。但调查中仍有个别靠自己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案例存在,因此,认为学生个人的后天努力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
毕业生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直接指标。经过本次调研发现,就普通省属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毕业生而言,总体质量良好,为基层环境保护事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专业认可度不高、学生职业能力仍有待提高等。针对上述问题,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以解决。
(1)强化专业认知教育,提升专业认同感。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其学习效果、职业理想与意向及最终工作岗位职位息息相关。往往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主动性也较强,掌握专业知识较多,注重职业实践与能力培养。因此,毕业后其就业更趋向于环境相关专业内就业,同时因为能力较强,其工作地点、薪资、待遇、职业规划等均有较好的前景。而相反,当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不高,甚至厌恶所学专业时,大学学习期间就会出现抵制情绪,因此对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好的帮助。有些学生因为放弃本专业课程而自学某些自认为更好的专业方向,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本专业没学好,第2 专业也没学明白的困境。这些学生毕业后也会因为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托,其职业发展的上限会受限。所以,在学生入学以后,通过不断地专业认知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很多高校在学生入学后的第1 学期通过各种环节,强化专业教育。但更多是局限于新生入学时。虽然新生的专业教育十分重要,但仅仅靠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对学生形成专业认同感还是不够的。因为环境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常在第4 学期以后才能开设,而大一和大二仅开设如高等数学、基础化学等基础课程,这些基础课程虽然重要,但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并无直接关系。因此,需要在不同学年,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行专题讲座、培训学习等多种途径,在大学前2 年不断强化专业认同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认同感,才能从思想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突出专业发展特色,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众多省属院校的环境相关专业设立时间并不长,很多高校并未形成自身的专业发展特色,或者有特色但并不鲜明。专业发展不具特色会导致学生学习和毕业就业时失去热点,不知道自己该重点学习什么方向,在哪些职业领域具有优势,这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不利。因此,从长远来看,省属高校环境相关专业应重点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尽快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与特长。这样才能在某一个或几个职业方向迅速突破,使毕业生在这些专业方向立住脚跟,久而久之形成校友共识与社会共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培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在一个或几个职业方向着重培养“专才”以外,在其他领域拓宽培养范围,逐级形成“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
(3)构建全新教学体系,夯实学生综合能力。目前省属院校环境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仍普遍落后于各个部属重点院校,这也是省属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在有限资金和政策支持的条件下,改革创新,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进而提升学生培养效果,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是省属院校环境相关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学院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作为学生培养的重点之一。通过改革调整学分制培养方案,将重点专业课程提前至大三上学期,同时与数十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将大三下学期及大四的学生分派到各个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 年到半年的顶岗实习。通过实际顶岗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企业事业单位实际定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提前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内容的机会,可以使其尽早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兴趣,对其毕业后顺利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102 名毕业生进行匿名调研,得到了样本省属院校环境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环境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毕业生专业内就业比率仍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心态差异较大,部分同学需要及时调整;毕业生发展潜力与前景差异较大等突出问题。经过样本院校实际改革与发展结果分析表明,通过强化在校生专业认知教育、突出学校专业发展特色和构建全系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实现强化毕业生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与职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