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涵化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2020-09-14 07:57贺腾飞刘文英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蒙古族问卷个体

贺腾飞,刘文英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一、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之间文化差异很大,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不断加快,近些年表现尤为明显。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到内地工作或学习,他们处在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氛围里;也有不少汉族人到边疆地区工作或学习。他们也身处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所以不同文化群体由于不同亚文化之间的迁徙会造成文化冲击与适应问题。而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地区,拥有55个民族。汉族、蒙古族是两大主要居住民族,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游牧文化和马背文化,汉族的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还有其他民族,也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1]。因此内蒙古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在内蒙古地区生活与学习的大学生群体,不仅能够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还不同程度地体会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大学生在应对文化多样性时,选用不同的涵化策略,会对其创新能力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涵化是通过不断接触,使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双重过程[2]。而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运用一切知识与技能,将创新想法能够实际应用,创造出有实用或市场价值产品的智力品质[3]。有关涵化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积极适应与认知整合能够有效促进创造性[4]。例如,个体对异国文化的充分适应可以使思维中的不同观点和行为进行无意识整合而得到充分扩展,形成创新思维[5]。Friedman&Foerster认为,通过对异文化中的新信息接受和理解,并进行认知整合形成新的观点,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降低功能固着,从而提高创新能力[6]。Chi Yue Chiu等人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认为已有的概念与其他看似不相关的概念通过涵化可以将其整合起来,从而形成创造性概念扩展[7]。还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学习是涵化的重要内容。而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新能力的心理机制是涵化[8]。Cheng等人研究发现,高整合性的个体比其他类型个体具有更好的创造性[9]。以上研究说明,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够有效促进创造性。所以本研究假设内蒙古地区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涵化策略,可以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本研究考察同化、整合、分离和边缘化四种涵化策略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何影响,了解哪种涵化策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并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为民族地区开展科学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学生涵化与创新能力现状调查,遵循经济而有效的原则。通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样本选取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4个地级市的7所高校632名蒙古族大学生,其中男生259人,女生373人;大一74人,大二188人,大三199人,大四171人;来自乡村249人,来自县城163人,来自城市101人,来自牧区119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创新能力量表。自编创新能力量表分为创新基础能力和创新操作能力两个部分,共有10个维度,40个题目,两个部分评分相加总和就是总创新能力得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该量表整体Cronbach’S a系数为0.873,分问卷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77,0.870。

移民青少年文化心理适应量表[10]。采用Berry编制的“移民青少年文化心理适应量表”,包括同化、整合、分离和边缘化四个方面,共20个题目。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该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5。

(三)研究程序及数据处理

在大学课堂和自习教室发放纸质版问卷并详细讲解指导语,填写问卷的被试者均对研究的目的取得了知情同意。这种方式被试填答较为认真和详细,不容易出错,无效问卷较少,但比较费时费力。通过网上填答问卷,并附有详细讲解指导语,填完有红包赠送。这种方式被试填答比较随意,容易出现不认真的填答,且容易出现无效问卷,但比较经济高效。本研究主要采用发放纸质版问卷的方式,并结合一部分网上填答问卷来进行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方差分析,使用Mplus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相关矩阵如表1所示,创新基础能力与同化呈负相关,与整合呈正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创新操作能力与整合呈正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创新总能力与整合呈正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离、边缘化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创新总能力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涵化策略中只有同化、整合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创新总能力具有相关的关系。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n=632)

(二)创新能力与涵化策略的回归分析

由于涵化策略中分离、边缘化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创新总能力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涵化策略中只有同化、整合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创新总能力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只把涵化策略中的同化与整合作为自变量,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创新总能力作为因变量,采用强迫回归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将自变量中的同化与整合策略设置为预测变量,即假设此策略得分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预测作用。

表2 涵化策略与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n=632)

表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化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基础能力具有预测作用,且回归具有统计学意义(F=4.286,p<0.05);整合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基础能力具有预测作用,且回归具有统计学意义(F=14.923,p<0.01);整合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操作能力具有预测作用,且回归具有统计学意义(F=5.070,p<0.05);整合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总能力具有预测作用,且回归具有统计学意义(F=11.328,p<0.01)。这说明整合策略和同化策略,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预测作用。

(三)创新能力与涵化策略的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发现涵化策略中的整合、同化与创新能力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把涵化策略和大学生创新能力根据假设模型带入结构方程进行模型的拟合。

图1 涵化策略和创新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通过表3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发现各项指数都符合要求,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较好。从图1结构模型中能看到涵化策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作用(γ=0.26,p<0.01)。涵化态度对整合、同化的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γ=0.57,p<0.01;γ=-0.24,p<0.01),其中,“整合”对涵化策略影响最大;创新能力对具体10项能力的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γ=0.59,p<0.01;γ=0.72,p<0.01;γ=0.76,p<0.01;γ=0.71,p<0.01;γ=0.70,p<0.01;γ=0.70,p<0.01;γ=0.71,p<0.01;γ=0.82,p<0.01;γ=0.71,p<0.01;γ=0.69,p<0.01)。其中,“创新思维”对创新能力影响最大。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涵化中的整合和同化策略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整合策略对创新能力影响最大。

四、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涵化策略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发现蒙古族大学生创新基础能力与同化显著负相关,与整合显著正相关;创新操作能力与整合显著正相关;创新总能力与整合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说明涵化中的个体如果积极接纳外来文化,而对本民族文化不愿意去保持,甚至希望本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所融合,那这样不利于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个体能够既保持自身的原文化,还能够积极接纳外来文化,那对个体的创新操作能力与创新整体能力来说是有利的。说明个体对于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创新能力的关键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可以最终使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变得多方面和复杂化。

本研究探讨了涵化中的不同策略对蒙古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发现积极的涵化策略确实能够对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Padilla和William等人研究表明,文化适应是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新能力的心理机制[12]。他们通过实验考察了文化适应在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新能力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结果发现,没有启动适应异国文化被试的分数显著低于启动适应异国文化被试的创新能力分数,而且发现在异文化地区生活与高水平的创新是紧密相连的。这表明身临其境所获得的多元文化经验对创新是特别重要的。此外,以往的研究表明,个人必须积极适应多元文化与做一些认知工作的探索,来了解多元文化之间的异同之处,才能有效增强其创新能力[13]。因此,我们推测涵化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居住在异文化地区具有更强大创新能力的关键心理元素。因为文化具有无处不在的广泛力量,能影响和塑造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体对新文化的适应,学会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使个人在处理平常和异常的问题时,能够习惯性的运用多元文化视角与行为方式,就可以有效增强其创造性,而且异文化地区的文化适应与生活经验,确实能够激发个体创新过程[14]。

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哪些涵化策略对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发现整合和同化策略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整合策略对创新能力影响最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Tadmor和Galinsky发现采用整合策略的个体比采用同化和分离策略的个体在工作和学习中更有创造性,说明整合策略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15]。因为整合策略可以促进个体的双文化认同整合(BII),即指个体如何组织其对两种文化的认同,BII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文化冲突对文化和谐维度。它体现了双文化个体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主观情绪困惑和冲突,第二个维度是文化距离对文化融合,它体现了双文化个体能够知觉到两种文化的区别性与重叠性,较低水平的文化距离知觉和文化冲突意味着良好的认同整合[16]。Tadmor等研究也发现,文化整合对于双文化个体来说,具有领域的普遍性,在生活、工作、文化等领域,个体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整合复杂性[15]。文化适应策略与整合复杂性关系密切。当个体面临文化适应压力时,比起采用其他涵化策略的个体,能够采用整合性适应策略的个体大多具有较高的整合复杂性,更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整合策略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中的要素融合为一种整体性的认同,这个综合多元文化认同的形成可以被看成一个增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文化认同被“加入到”现有的文化认同中[17]。此外,情景的特定方面可能会更多地唤醒与某种文化有关的自我认识,更少地唤醒与其他文化有关的自我知识[18]。所以采用整合策略的个体能够高度认同接触的每种文化。他们在使用这些认同时,会在不同语境中选择最能适应于文化的方式。因此,涵化既是对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重新估价、反思和改铸的过程,又是对外来文化、异文化系统吸收、改造和重建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两种文化系统相互对流、相互作用,共同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内蒙古地区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蒙古族大学生主要采取整合等策略来接受不同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刺激。当不同文化给个体带来新的刺激后,个体就能增加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创造综合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证实了文化多样性地区的整合与同化策略确实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但本调查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发放问卷的地区和学校数量还偏少,发放问卷还需要进一步增大样本量等。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适当增加有代表性地区和学校的数量,增大问卷的样本量,使本研究更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蒙古族问卷个体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