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静
摘 要:信息技术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重要手段。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文章就此针对信息技术、小学语文的融合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积极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融合;问题;解决策略
分类号:G623.2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在融合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增强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融合成效。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不足,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甚至不了解信息技术。另外,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只是创建PPT课件。而这都会影响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其次,技术堆砌过多,导致课堂教学受到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还存在另一个极端。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多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手段过多,导致学生眼花缭乱,无法将注意力放在知识学习中。第三,主体错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早就提出: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点拨。所以,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之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显示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势,让学生配合教学。总之,若想实现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融合,教师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
2.解决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中问题的对策
2.1改革信息技术运用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之时,应当不断学习国内外最前沿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改革信息技术的运用观念。简单的说,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正确看待信息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所以,在应用信息技术之时,教师仍应当重视语文教学本身,不要滥用信息技术,导致信息技术喧宾夺主,起到反作用。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应当依据教学需求,确定是否要应用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而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其次,在应用中教师不能把所有的语文知识都用于信息技术传达。教师还是要重视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口述授课等传统教学方法。譬如将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呈现知识的工具,教师仍然采用面对面讲述方法进行授课。最后,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之时,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选择信息的应用方式。如用于呈现与知识内容贴合的图片、视频等;用于师生课下交流等。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把握其应用程度。
2.2突出学生主体
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之时,教师一定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保证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首先,应当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抽象能力都比较差。在学习中难免会陷入思维困境。对此,教师就可利用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以生字教学为例,为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生字的发展历程。例如一个人字,由最初真实的人一步步演变成“人”字。显然,这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或者也可创建网页小游戏,帮助学生识字。其次,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认真汲取语文知识。所以,在语文教师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创建有效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新奇的纳米技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以图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我国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如在人体血管中迅游的纳米机器人、纳米天线、纳米滤网等。这些新奇、有趣的纳米产品、技术正能满足学生对纳米技术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最佳状态。最后,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信息技术。语文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比如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微信交流群、QQ群,实现师生一对一的教学,从而保证教师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疑问。或者是创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在课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项巩固教学。总之,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能有效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2.3丰富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首先,可应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烘托课堂学习氛围。如在“猴王出世”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引入《西游记》片段,让学生观看猴王出世视频。其次,化抽象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在“宝葫芦的秘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情绪变化,而后再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再次进行人物心情、心理变化的分析。这样就能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线下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交流。如在学习网站共享学习资源,利用社交软件改革师生交流方式。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成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改革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并坚持以学生为本灵活选择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丰富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瑜.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
[2]包少锋.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97.
[3]赖爱莲.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J].数码设计,2017,6(10):18.
(注:本文系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课题名称及编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编号:L190601050)